孩子讀繪本突然大哭,是共情建立的過程,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很重要


孩子讀繪本突然大哭,是共情建立的過程,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很重要

家裡孩子兩歲半,最近給她讀愛上表達系列的圖書,其中有一本叫《專心聽,等一等再說》,每當讀到小狐狸丟丟的媽媽腿受傷了,不能下床只能躺在床上的時候,孩子就會突然抱住我,然後哭起來……

這種情況不是第一次出現,記得之前也讀過一本繪本,裡面提到過有個小朋友在公共場合跑的太快,迷路了找不到媽媽,她也會突然哭起來。

因此我特地觀察了一下,我家寶寶性格敏感,只要是碰到跟媽媽不見了、走丟了之類的話題,她就會哭。

兩歲的孩子處於懵懂階段,好奇心很重,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只能用哭來表達。

孩子被帶入故事情節,以至於分不清現實和故事,這跟孩子認知的發展,共情能力的建立都有關係,也是孩子正常的成長曆程,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孩子讀繪本突然大哭,是共情建立的過程,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很重要

孩子認知發展的過程

兒童的思維是在活動中、操作中形成和發展的。

瑞士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皮亞傑最先提出了兒童思維和認知發展的觀點,他認為孩子的每一個活動都含有一定的認知結構。

孩子的認知和大人的認知是有區別的,孩子的認知過程簡而言之是在探索,通過摸索和觀察,形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而成人的認識大多數是建立在已有的價值觀上,更多的是接受的過程。

孩子處於不同的認知階段,閱讀心理也會不同,在最初的感知階段,孩子由於分不清現實和故事,感覺大於認識,更多的是通過情緒來宣洩感知。


孩子讀繪本突然大哭,是共情建立的過程,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很重要

孩子共情能力的建立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共情心理早在嬰兒時期就開始萌芽,比如小寶寶會跟照顧自己的人互動、微笑,看到別的孩子哭,自己也會跟著哭,這些都是共情的表現。

共情也被稱為同理心,研究表明共情能力是衡量孩子情商的重要因素,共情在人際關係交往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孩子讀繪本,突然被故事情節感動落淚,也是孩子共情的一種表現形式,這時的孩子處於懵懂時期,容易將自己帶入故事,同時有沒學會如何用言語表達出來,於是便通過情緒展露出來。


孩子讀繪本突然大哭,是共情建立的過程,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很重要

家長注重情感引導,孩子收穫更多

孩子將來能給世界帶來什麼貢獻不重要,成人對孩子的價值判斷也不重要。至關重要的是我們能從兒童的角度看待他們的處境,設身處地用他的觀點來對處境進行解釋,這樣我們才能理解兒童。 ——阿德勒

從實際情況來看,孩子情緒敏感是多重因素綜合的結果,也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瞭解到這一點,家長需要做出正確引導:

1、學會觀察孩子,不要急於解釋,先給她一個擁抱,安撫好她的情緒。

孩子在哭的時候聽不進去任何東西的,先讓孩子把情緒宣洩出來,再慢慢引導。

2、找到孩子的情緒敏感點,對症下藥。

可以告訴孩子這只是書裡的內容,就像我們平時看的動畫片一樣。例如,針對我家寶寶看繪本哭的原因,我會告訴她,小狐狸的媽媽很快就很痊癒,就像寶寶平時摔跤了,一會就不疼了。

3、用情感引導的方式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並且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

孩子被故事內容擊中突然感動落淚,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沒有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感。情感引導是在孩子表現出情緒的時候準確地教會他這種情緒叫作什麼,我們可以怎麼做。


孩子讀繪本突然大哭,是共情建立的過程,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很重要

寫在最後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現象都是階段性的,那是他們成長的標誌。孩子讀繪本容易被帶入故事情節,或者突然大哭,都是正常的現象,不要因此覺得孩子膽小、愛哭。

養育的過程既漫長又短暫,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只有瞭解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過程,才能想方設法,讓孩子成長的更好。這也需要父母多一點耐心,親子關係的終極意義就是要做到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