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詩賞析與口才鍛鍊之崔顥《黃鶴樓》

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名詩賞析與口才鍛鍊之崔顥《黃鶴樓》

崔穎《黃鶴樓》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而得名,傳說費禕登仙駕鶴於此,這首詩詩就是從樓名之由來寫起的。詩人登臨黃鶴樓,覽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詩興大作,創作了這首詩。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民國初年被火焚燬,1985年重建,傳說古代有一位名叫費禕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

詩意

傳說仙人已乘黃鶴飛去,這裡只留下空空的黃鶴樓。黃鶴飛去不會再回來了,而千百年來白雲卻依舊悠然自得地飄來飄去。“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樓臺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面因白雲的襯托愈顯宏偉壯觀。受此景象的感染,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在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麼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捨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

名詩賞析與口才鍛鍊之崔顥《黃鶴樓》

《黃鶴樓》

口才運用實用法

菜譜也“風雅”

現在人們都講究“吃”,“吃”成了一種文化。所以酒家、風味菜館到處林立,人們吃來吃去,不就是那幾個菜,所以巧設菜譜就成為店家贏得顧客青睞的一招。比如把雞翅說成“展翅高飛”、“鼠鵬展翅”……相信不少人在看了那些離奇的菜譜之後,都有欲嘗之而後快的衝動,食慾便大開,錢包也大開。(見例一)

口才舉例

例一:節選《還珠格格》

這時,紫薇上菜。一盤炒青菜。

“老爺,我臨時做菜,這鄉下地方,只能隨便吃吃,這道菜味道普通,名字不錯!叫“燕草如碧絲’!”眾人不禁哈哈大笑,乾隆笑得尤其高興。

紫薇又上了一盤炒青菜。

“這是‘秦桑低綠枝’!”

紫薇又上菜,還是炒青菜,上面覆蓋豆腐。

“這是“漠漠水田飛白鯊'!”

紫薇再上菜,還是炒青菜,上面覆蓋炒蛋。

“這是“陰陰夏木轉黃鵬'!”

乾隆大樂,一群人笑得東倒西歪。

好不容易,來了一個暈菜,是烤鴨子。

“這是什麼?”乾隆問。

“這叫'鳳凰臺上鳳凰遊'!”

乾隆大笑。所有的人,都跟著笑得嘻嘻哈哈。

終於,一餐飯在吃吃笑笑中結束,杯盤狼藉。大家酒足飯飽。乾隆有意跟紫薇開玩笑,指著叫花雞的泥殼間道:“這是什麼?”

“這是……“黃鶴一去不復返’!”

乾隆撫著吃飽的肚子,笑得合不攏嘴。

“黃鶴一去不復返'?哈哈!太有意思了!真的是一去不復返了!哈哈!”

例二:魯迅在1933年1月31日寫的《崇實》文章裡寫過一首剝皮詩:

“闊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專車隊隊前門站,晦氣重重大學生。日薄榆關何處抗,煙花場上沒人驚。”

當年日寇佔領東北,大舉進逼華北之時,北平一片混亂。國民黨達官貴人大肆蒐羅國家珍寶倉皇逃離,使北平成了“空餘文化城”,更可笑的是,有些達官貴人還沉醉在煙花場上,頗有“錯把杭州當濘州”遺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