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邀功,就别指望领导会主动关注你!

原创| 菩提摆渡者

阅读时间| 约6分钟

不懂邀功,就别指望领导会主动关注你!

丽萍和安娜同一年到公司的。

安娜外向,丽萍内向。两人曾共同负责一项工作,工作圆满完成,领导却只表扬了安娜,丽萍感觉无所谓。

直到第二次,还是两人负责一项接待任务,完成的很出色。领导仍旧大力表扬了安娜,丽萍只是象征性地表扬了一下。丽萍觉得有些委屈,自己承担的工作繁重且琐碎,安娜只是承担了一些辅助性工作,凭什么啊?有职场老司机点拨她:安娜会邀功!

更令她郁闷的是,没过多久,安娜被提拔为部门副职,成为丽萍的顶头上司。

难道踏实肯干,不邀功有错吗?

错就错在,老实人,不懂得展现自己。

不懂邀功,就别指望领导会主动关注你!

一、邀功没有错

1、与人的天性有关

职场有时就像斗兽场,一不留神可能就会遇上各类“妖魔鬼怪”。

职场就是“打怪升级”的过程。

身在职场,你若完全不懂得自我展现,还一味酸别人的成绩,你也不也正是一枚柠檬精吗?

英国普斯茅斯大学心理学教授雷迪研究表明,6个月大至三岁的婴幼儿会懂得用假哭与装笑,来达到吸引父母注意的目的。专家说,从小就精于此道的娃,大多数在成年以后,比不会这招的孩子更聪明。

可以说,展现自己这件事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

2、传统教育的悖论

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就是”多干活少说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笔者理解,少说话,并不等于就不敢说不要说了,而是要善于学会说话的艺术和分清说话的场合。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性格内敛、忠厚的人都有一个显著特征:害怕不必要的风险,不想自找麻烦。心理学上称之为规避风险心理,其实,这种心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只是在某些人身上格外明显。

他们独特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害怕各种突发情况和风险,在这种“规避风险”心理的支配下,他们不但不愿主动争取,甚至还会丧失自己的既得利益,与升职加薪无缘。

不懂邀功,就别指望领导会主动关注你!

”邀功“其实是一种能力,意味着在改变游戏规则和游戏标准,“会说”的人是在“颠覆游戏规则”,而“会做”的人只是在最大限度地顺从游戏规则而已,高下立判。

二、你不邀功,别指望领导会主动关注你

就像《欢乐颂》里的关关,因为性格内向,一直埋头苦干不争不抢。谁知道工作转正遥遥无期,还经常背锅,最后还是在其他姐妹的点拨下,改变工作方式学会向领导汇报工作后才在公司立住脚。

不懂邀功,就别指望领导会主动关注你!

一般情况下,领导的日程安排得很满,忙于商务应酬、会议、出差等,关注点在人事变动、计划执行、项目收益、投融资比例等,无暇关注一些边缘的人和事儿。如果不主动汇报,不沟通,边缘化或出局在所难免。寄希望于领导良心发现或是主动看见,那就是YY了!

要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

事实上,大部分有格局的老板都很喜欢那些敢于在他面前邀功的员工。因为你敢邀功证明你做出了成绩,对公司有贡献,公司为了留住人才自然会对你升职加薪。而且你的积极主动也会像鲶鱼效应那样刺激到其他同事,这样好的效果是优秀老板都愿意看到的。

三、正确邀功的姿势

那么,在职场上展现天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儿,但是赤裸裸的展现天性,就是缺心眼与没情商。

不懂邀功,就别指望领导会主动关注你!

真正厉害的邀功精,不会被人一眼看穿。合理邀功,是基于你值得展现的资本,在适当的场合,把它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

正如罗振宇老师阐述的观点挺好的:邀功要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人,合适的时机让别人看到你!换言之:就是邀功的时候要带着脑子,做一个高情商的“邀功精”。

1、不要抢夺他人的功劳。

清晰表达自己的工作成绩,但不要夸大自己的成绩,贬低他人的功劳,如果这么做了,即使一时蒙骗过关,但纸里包不住火,这会透支你的信用!

正直善良永远是职场上的通行证。

2、有效沟通,高情商表达。

美国知名培训师迈克·费廖洛说,级别越高的人,越没有时间听详细的解释。结构化思维正是输出极简结果的一种高效能的思考模型。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呢?《极简思考》一书中提出,结构化思维是一种思考模型,它以论点为核心来构建整体方案,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提出容易理解的假设上,找出沟通对象的利益触动点,再通过合理引导让对方得出我们的结论,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不懂邀功,就别指望领导会主动关注你!

3、成绩说透,缺陷说足

复盘成绩时,注意把握汇报时间,立意要高,对成绩要说透,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原因是什么?提出问题时,要准备几套方案,分析利弊得失,让领导做选择题。

对缺点和不足,不要遮盖,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有数据有案例。

写在最后

职场不是养老院,不是慈善总会,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邀功“!

掌握以上几点干货,主动展示自我价值,那么职场就会顺风顺水!


(完)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菩提摆渡者,一起来聊聊职场那点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