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白水出圣人 看凡尘印象之雷祥造碗二

自古白水出圣人 看凡尘印象之雷祥造碗二

室内雷祥塑像

(接上篇之一)雷祥在骂声中才知道崖下这块地盘早已被其他部落占领了。与是乎,雷祥就慌张逃跑,在逃跑时,他没有忘记带上那块做碗的土。跑回原来的住处后,他把这土就和当地的土做了对比,发现当地的土土质粗糙,带回来的那土有些细也有些面。可是,这带回来的那一小块土能做几个碗呢?于是,他就想,要是把那带回的土弄成细面面,用水和稀,抹在本地土制成的碗内再烧,会是什么样子呢?结果一试,果然很好。用手摸,竟也像油一样地光滑。雷祥高兴了,就给这土起了个名子,叫釉子土。把釉子土和成的泥浆叫釉子浆,上过釉子浆的碗叫带釉子碗。

高兴过后,雷祥又犯了难,这釉子土在别的部落手里,怎么能弄到自己这儿来呢?想来想去,只想出用肉和兽皮向人家换的办法。

自古白水出圣人 看凡尘印象之雷祥造碗二

民以食为天 无碗不能餐

第二天,雷祥就领着几个人去换,结果被打了回来,肉和兽皮也被抢光了。无奈,他只好领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去偷。第一次,没有被发现;第二次侥幸逃脱;第三次不妙,不但没弄到一撮釉子土,还被人家把雷祥的腿打断了。雷祥在大伙儿的奋力保护下总算回到家里,将养了百日之后,才能下炕走路。从此,他成了瘸子,走路一跛一跛的。雷氏家族人不服,要报仇,雷祥不许。有几个冒失的小伙子,偷偷跑去了,拼死打斗,把对方教训了一回,大伙儿总算出了点闷气。这事儿后被雷祥知道了,心里很不好受,他把这几个小伙狠狠收拾了一番,还要带着碗、肉、皮毛向人家赔礼,大伙儿阻挡,他却说:“冤仇宜解不宜结,这样打斗下去,何时能了?再说,咱们要用人家地盘上的土造碗,人家不同意,咱们去偷,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俗话说:“有理不打上门客”。那个不知名的异族族长,见雷祥如此宽仁厚德,深受感动,把雷祥一行热情招待了一番,收受了礼物,客气地送他们回去。但是他对雷祥送来的碗却存有戒心,谁也不敢去摸。有个胆大的,鼓起勇气,用那个碗盛水去喝,接着便赞叹个没完,大伙儿的好奇心被逗起来了,都争相用这碗喝几口水,你拿着不放,他争着去抢,争争抢抢,竟将碗掉在地上摔碎了,大伙都很心疼。

自古白水出圣人 看凡尘印象之雷祥造碗二

雷公村广场题名

过了几天,这族长亲自来拜见雷祥,恭敬地献上礼物,和和气气地商议用釉子土换碗。交易成功了,两族长和两族人也都很高兴。

从此以后,其他各族人都争着与雷氏家族做生意,争着到雷氏家族去换碗。这样,雷氏家族在附近各族中成了最有威望的部落。但是雷祥却忙坏了,他既要造碗,又要应酬各族来客,还要安排和处理本族的事情。想来想去,雷祥向大伙儿辞掉了族长,一门心思造碗,造的碗质量越来越好,换碗的人也越来越多。看到这种情形,雷祥就背起行李,到各个部落去传授造碗技术,教出了好多学生,人们都把他看成从天上来到人间的神仙。

百年后,各族人都尊他为雷公,把雷祥住过的部落也叫雷公部落。以后又演变为大雷公村。而碗窑上的人更把他奉为神仙,设坛塑像,早晚烧香叩头,尤其烧碗时,更是香火殷勤,求助雷公能给他们帮忙,烧出好碗。同时碗窑上还立了个硬规矩,不准说“贼”字、“偷”字,有人来偷碗,也不能喊“贼”,只能不出声地追。据说这是为了避讳雷公当年偷釉子土的事。这些规矩从古到今一直传了好几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