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迟早走那条路,你别担心”,父母安康是中年人最大的财富

茫茫人海,欣喜相逢,你关注我,余生我陪你走。

“人老了迟早走那条路,你别担心”,父母安康是中年人最大的财富

在外打拼的人,特别是到了中年还在外打拼的人,会对父母的电话特别敏感:

无论多忙,都会定期打电话回家,哪怕只是寥寥数语。相反,突然接到父母的电话或有父母的未接电话时,内心是不安的,回拨电话的等待过程,内心是焦急的。

因为,父母老了,换子女牵挂和不放心他们了,他们不再像前些年一样,隔三岔五打电话让自己在外要务正业,走正道。他们眼里,孩子长大了,知轻重,明事理了。

“人老了迟早走那条路,你别担心”,父母安康是中年人最大的财富

年纪大了也更“固执”了

工友于飞告诉了,他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湖南老家的老父亲得了糖尿病却不愿去医院治疗,老妈妈拿他也没有办法,决定趁着放假回去带父亲去医院治疗。

于飞快40岁了,在广东打工接近20年了,在广东安了家。期间多次让父母来广东住,可父母就是舍不得那片耕耘一辈子的土地,始终不愿离开老家。

这次父亲生病的事,都是妈妈悄悄地给于飞打的电话。

“爸,你抓紧去医院检查下!钱转到卡上了”,于飞第一时间转了一笔钱回去,然后打电话给自己的爸爸。

“没多大个事,去什么医院,不去了!”老父亲在电话那头说道。

“这不是开玩笑的,你不再年轻了,扛不住的。”于飞焦急地说道。

“我没事,你忙你的事吧!”电话那头,老父亲说完挂了电话。

于飞再打电话过去,老父亲再也不接了,妈妈也劝不动他。于飞只好回去一趟。

40,50年代的父辈,年轻时吃过不少苦,他们总以为身体抗得住,在生病看医生这事上,基本劝不动,非得亲自拽着他们去看医生。

“人老了迟早走那条路,你别担心”,父母安康是中年人最大的财富

苦了一辈子,仍是放不下

对于于飞的心情,我非常能理解,因为我也曾经历过一样的揪心。

我们家是农村的,老爸因这些年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得了疝气,听我妈说,痛的时候在床上打滚。

在外地务工的我,也只能电话里苦口婆心地劝父亲去医院做手术,当时父亲的回答,我哽咽着说不出话。

“人老了迟早走那条路,你别担心 !等把种下去的庄稼收了我再去做手术,听说做了手术三个月不能下重力。”父亲的一番话,我第二天就从广东回去了,带他去做了手术,那年我雇人收了地里的庄稼。

在父亲的眼里,干活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认为,不干活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拿什么生活。

即便我每个月都有转钱回家,但父母却从未去取过,他们认为,自己还能劳动,就不要给子女增加负担,甚至还在帮着子女攒钱。

心疼,可又始终不能劝服他们歇息。

“人老了迟早走那条路,你别担心”,父母安康是中年人最大的财富

中年人的痛:顾左还是顾右?

​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父母。

这其实是大多数漂泊在外的70后,80后内心的呐喊。父母年纪大了,按理说应该陪伴在其左右,在他们需要的时候,不会失望和无助。

可转念一想,回到老家,经济收入会明显减少,甚至入不敷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父母还在需要花钱的时候囊中羞涩,那不但会让他们失望,自己也会自责。

一边是自己牵挂着的年迈父母,另一边是子女和事业,顾左还是顾右?没有答案,甚至有时只能用更加努力赚钱来麻痹自己。同时,又不断地开始寻找机会,一个可以平稳过渡的机会,摆脱漂泊,回归故里。

“人老了迟早走那条路,你别担心”,父母安康是中年人最大的财富

结语:

人到中年,家人的安康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气,才能心无旁骛地去打拼,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怕就怕两头都要兼顾,来回奔波,结果两头都没有顾好。

然而,这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希望天下的父母,能够理解孩子的不易,珍重自己的身体,该放下的就放下,过度操劳带来的后果,不是减轻子女的负担,反而是加重子女的负担。

“人老了迟早走那条路,你别担心”,父母安康是中年人最大的财富

​最后,作为中年人中的一员,希望所有同龄和面临相同问题的中年朋友们,不要浮躁,静下心来才能处理好问题。

也给还年轻的朋友们一个建议(忠告):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路线,别过着走一步看一步的生活,没有规划的人生,最终将会被生活逼到墙角,无路可退!

我是@左手执笔 专注分享情感生活,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阅读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