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好的方法,預防小麥倒伏?假如倒伏了有解決方法嗎?

老白驛站


對於小麥防止倒伏的辦法主要有如下幾個方式:

第一、選擇抗倒伏品種,在小麥種植中,倒伏多因為品種不一樣而差別明顯。因此購買良種的時候,選擇抗倒伏的性狀;豫麥18,冀麥38,晉麥48,皖麥26、28,淄農033,魯麥22、23,川麥24,綿陽25等;

第二、適度的施足基肥,在基肥中以磷鉀肥為主,氮肥要適度,一旦氮肥施用過多,會造成植株細胞壁薄,容易受病害和損傷,因此會在小麥開始灌漿的時候容易受風雨影響產生倒伏;純氮含量不超過15公斤/畝。

第三、在拔節期後揚花期前施用多效唑,一般按照葉齡為7-8葉,每畝施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28克,兌水60公斤,均勻噴施可以提高抗倒伏能力;

第四、灌漿期噴施葉面肥,以磷酸二氫鉀0.2-0.3%濃度,加入硼砂0.05-0.1%濃度均勻噴灑葉面可以保持葉面的狀態,有效防止早衰出現;可以抵抗病菌侵害,而且可以抗倒伏;

以上是個人在農場大規模種植小麥的高產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技術在不斷進步,只要多注意種植細節,倒伏問題不難解決。


嘛斯克


大家好!我是甘肅大叔老宋,能有機會把自已在田間管理中的一線務農經驗,分享給大家,我很高興。

在小麥種植的田間管理中,小麥遇風雨倒伏的現象,令我們麥農非常頭疼,輕者減產15%左右,重者減產80%以上,有些甚至麥穗無粒,只收麥杆的嚴重後果,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預防小麥倒伏呢?依本人多年的經驗,可歸納以下幾種方法加以預防。

關鍵詞,選好品種,適宜密度,肥水適當。

A,選好品種

小麥後期出現倒伏的主要因素是,小麥品種不對路,在西北地區的山地斜坡地,沒有澆水條件的麥田,要選耐旱長杆型抗旱品種,一般不會發生倒伏,但是,在平川地要嚴控種長杆品種,精選粗短型坑倒伏的優良品種,這是從根本上防止小麥發生倒伏的關鍵方法,切記!

B,適宜密度

小麥發生倒伏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種植密度過大,通風透光性差,小麥因群集密度過大,使小麥株幹得不到充足的光照而長成細長莖軟,造成頭重腳輕,尤其在小麥灌漿期及易發生倒伏,所以要嚴控小麥的種植密度,據本人經驗在平川地一般每畝下種量不迢過35斤為宜,山地不迢過40斤為好。

C,肥水不當

在小麥的田間管理中,肥水管理也非常重要,在小麥起身拔節期如發現有旺長,徒長的勢頭,要以控主,防止肥水過飽,造成小麥莖杆瘋長,杆節間伸長隨風易倒伏的現象,肥水管理的具體方法是精準時間,控旺促弱,預防倒伏。

小麥已倒伏,如何進行解救?

題主的這個問題,也是廣大麥農非常想知道,待探索解決的問題,說實活,到現在還沒有行之有效的好辦法,根據本人經驗可用以下方法加以解救,把因倒伏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程度。

首先,把已倒伏嚴重的小麥稍作托起,防止疊壓壞爛,然後進行用葉面噴藥肥挽救的方法加以噴打,具體的方法是,用粉鏽靈加磷酸二氫鉀,蚜蟲靈和少許食醋配好藥液進行間隔七天連續噴打數次,可有效挽回30%的產量,這點本人已驗證過,希望麥農借鑑試用。

總之,在小麥田間管理中,要有效防止小麥發生倒伏現象的發生,必須按以預防為主,解救為次的原則,才能把因倒伏造成的小麥減產降到最低程度,

以上愚見純屬本人一線務農經驗,僅供參考,有不正確之處,希望批評指正,謝謝瀏覽!歡迎關注,下期再見,(原創首發,圖片源於網絡)。


甘肅大叔在新疆


預防小麥倒伏,主要做到:

一、根據土壤情況選擇品種。

二、合理密植。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位置來定,雨水偏多、陽光不充足、土壤較肥的宜稀。雨水偏少、向陽的地方可適當密點兒。總之,偏移不偏密,我們這裡常說:麥多一把須,谷多一把草,稀點收得少,密了空搞了。

三、施肥。重底肥,輕追肥,如果苗肥過多,會造成後期頭重腳輕,就容易倒伏。我們這裡一般施肥原則是:小麥水稻老來窮,玉米老來福。

在有豐收的景象下,萬一遇到了大風颳、暴雨水衝或者野生動物害倒了,我們這裡採取的措施是用草捆,3~4蔸一捆,雖然費人工,可保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