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的战锤;细看二战德军大口径火炮阵地

导语:本文提到的火炮阵地是指德军步兵师的师属炮兵阵地和集团军属的炮兵阵地。

德军步兵师师属炮兵阵地

德军步兵师装备的榴弹炮有两种一种是105mm口径的Le.FH18,一种是150mm口径的sFH18。这两种火炮阵地的建造方法大同小异,差别只在于尺寸,它们的固定火炮阵地通常用的都是圆形或者类三角形的发射阵地。

德军的战锤;细看二战德军大口径火炮阵地

150榴弹炮

它们的火炮阵地都会从地面向下挖掘出来一定的深度,这个深度通常来说要比步兵炮阵地的要深,多出来的泥土会在上面堆成一道弧形的防护墙。通常来说圆形的150mm火炮发射阵地直径在10米左右,中间建有一处圆形发射平台,直径在6.4米左右。它的炮弹储存点分两种,一种是待发炮弹存放点,一种是炮弹存放点,待发炮弹就是要发射的炮弹,这个存储点通常位于火炮的前面,在前面的内壁处挖出来一个沟壕作为待发弹药存放点;炮弹存放点通常会多挖几个,一般位于火炮发射阵地的后壁,在后面的内壁处挖出来宽1.2M的壕沟,这个壕沟不是直线式的而是类V形的,带有拐角的,这个主要是防止被敌方火炮命中弹药储存点,削弱弹药殉爆造成的伤害,类V形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就类似于战壕的W形。火炮阵地的正后面是一个斜坡通道,供火炮进出使用的,通道的宽度根据火炮的尺寸来定。

德军的战锤;细看二战德军大口径火炮阵地

火炮阵地

炮组成员的遮蔽部,通常都在火炮发射阵地后面的内壁处,从内墙处向下挖掘出来一个阶梯式通道,通道底部是一个矩形的防空洞,这个防空洞的大小示人员多少来定,一般每个遮蔽部有6人。除此之外,在火炮发射阵地两侧还挖有两道坦克防护壕,或者狭窄的人员防护壕,毕竟炮兵阵地经常遭到敌方空军的袭击,比如说你在开炮的时候,敌方的空军刚好来攻击,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躲到狭窄的防护壕中,这些防护壕通常来说都会挖的比较长,呈之字形远离火炮阵地,一般宽度在40~60厘米,深1.6米左右。这种防护壕除了挖在火炮发射阵地的内墙上,在远离炮兵阵地的后方也挖有一些防护壕,这些防护壕有种:一种是两米长,1.6米深,40~60厘米宽的直线式壕沟;一种是三条直线式壕沟连接成的之字形防护壕;这些壕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上面还会盖有用原木制成的顶棚,顶棚上面是泥土和草皮。

德军的战锤;细看二战德军大口径火炮阵地

火炮错列布置

为了防止对面的空中侦察,火炮上面会进行伪装,比如盖上伪装网等。每个火炮阵地与火炮阵地之间相隔为30~50米,以炮兵连为例,德军的炮兵连有四门火炮,这四门火炮的部署方式有多种,一种是直线式的部署;一种是错列分布,类似于W形;还有一种是方形部署,就是四门火炮布置在正方形的四个角。然后炮兵连的指挥部位于炮兵阵地的后方,再就是牵引火炮的卡车和骡马都在火炮阵地后方200米之外的地方,主要是为了防止遭到敌方的炮击,毕竟敌方最想干掉的就是炮兵阵地。除了固定的火炮阵地之外,还有临时性的火炮阵地,临时性的火炮阵地通常就在地面挖个深坑,然后把多出来的泥土堆在前面形成一道防护墙;或者干脆啥也没有,直接摆在地面上进行炮击。

德军的战锤;细看二战德军大口径火炮阵地

集团军属炮兵

通常集团军军属炮兵都编为独立的炮兵营或者连编制,装备着170mm和210mm口径的重型炮,当然有的可能还有其它口径的,因为阵地类型都类似,基本上都是类三角多边形,所以这里我会重点讲210mm重型榴弹炮的阵地。德军的210mm重型榴弹炮也就是Mrs18式,这炮太大了,过于笨重,一般运送的时候可以分成两部分,炮管可以单独用拖车运送。210重榴弹炮也可以用于岸防炮,这种岸防炮阵地很大程度上是用混凝土制成的,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中。

德军的战锤;细看二战德军大口径火炮阵地

210榴弹炮

独立炮兵营装备的210重榴弹炮阵地大多是类三角的多边形,往地面挖一定深度,这个深度不一定一般在0.5~0.6米,主要看周围的环境。周围用多层原木围成一道防护墙,木墙外面用泥土加固,通常防护墙的高度在2.5米左右,多层原木墙的厚度在1.3米左右;如果没有原木的话外面会用泥土堆成一个高0.6米左右的防护墙,有的时候可能会有1米多高主要看地形,以及你能挖多少土,然后这个墙最底层的厚度在2米左右。火炮阵地前面是一道弧形的土墙,火炮两侧的土墙处会挖有两道1米宽的人员防护壕沟;火炮的发射炮位会建有一个发射平台,如果210榴弹炮用作岸防炮的话,这个发射平台通常会用混凝土制成;如果是野战的情况,地质坚硬的话,那就啥也不用;如果土地比较松软的话,可能会在上面垫上一层原木。这个发射平台一般有12米长、10宽。

德军的战锤;细看二战德军大口径火炮阵地

210mm榴弹炮阵地

火炮阵地再往后沿着土墙的两侧是弹药储存点,土墙是呈扩散型往外延伸的,毕竟是个类三角,不是垂直的土墙,这个弹药储存点从土墙内壁上往外挖成一道宽1.5米的通道,这个通道是类V形的,沿着V形通道一直往里走,建有一个矩形空间储存点,空间有2.5米高、宽4米,长度不一定主要看存放弹药数量,一般长度会超过6米,上面会有一个顶棚,这个顶棚厚度在2米多,也就是说这个弹药储存点从最低点到顶棚有4.5米高。再往后就是人员的遮蔽部,遮蔽部通常都是往下挖的,通道一般在0.6~1米之间,最底下是一个长3.4米、宽2.4米、高1.8米左右的矩形空间,上面用原木制成一个顶棚,顶棚的厚度一般在0.6米,资料里面写的是0.6米,这个厚度我有点怀疑,感觉太薄了。

德军的战锤;细看二战德军大口径火炮阵地

305mm榴弹炮阵地

再说一下德军装备的305mm火炮阵地,也就是斯柯达M16型305mm榴弹炮。这个炮兵阵地是多边形的,两条正对着的边距离是16米,防护墙是用原木与泥土制成的,它这个是两层原木,原木中间填充上泥沙,原木墙厚是1.6米,双层原木填充上泥沙后用铁丝固定,防护墙的底座是锥形的土墙,最底下是2.5米宽。火炮阵地后侧的防护墙,边上留有一个宽4米供火炮进出的通道,后边的另一侧则向下挖有两个人员遮蔽部,供人员进出的通道在1.2米左右。如果是临时性阵地的话基本上不需要建造的这么复杂,直接在地面开炮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