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軍事集團的興亡

中華民國的整個歷史中,有一個軍閥的存在是是不可忽視的。他就是是馮玉祥。

馮玉祥軍事集團的興亡

馮玉祥

馮玉祥原來是一個北洋軍閥的營長,後來在河北招募了自己的一個營。而這個營成了他的第一桶金。隨著隊伍的擴大,他的地位繼續上升。他從營長一步步升遷為旅長。在抗擊護國軍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領導能力,受到袁世凱的讚揚。當時他指揮五個團,共十三個營,這些營長都是他的心腹。被人稱為十三太保,五個團長被稱為五虎。正是這樣,後來才有了“西北五虎十三太保”的說法。

馮玉祥軍事集團的興亡

西北軍進行軍事演習

1915年,馮玉祥皈依基督教後,在軍隊中開展傳教活動。1924年,他為5000名士兵舉行了洗禮儀式。在基督教教義的影響下,馮玉祥的軍隊紀律嚴明,素質優良。嚴禁賭博、賣淫和吸毒。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抗日戰爭中不畏犧牲、百死無悔的張自忠、季宏昌、宋哲元、童靈閣、陸仲林,都與馮玉祥的修養密切相關。

馮玉祥軍事集團的興亡

張自忠

馮玉祥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1921年發動的政變。此後,他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變得極為強大。當時,他可以動員的軍隊已經達到15萬人。同時,他在政治站隊上也從沒有出現過錯誤。

馮玉祥軍事集團的興亡

西北軍構築防禦工事

1925年秋,由於馮玉祥的親共傾向,直係軍閥和奉系軍閥在帝國主義支持下的軍閥向馮玉祥宣戰。第二年,馮玉祥獲得了蘇聯提供的5萬人的裝備,並最終贏得了戰爭。到1929年,整個西北軍達到了40萬人。

馮玉祥軍事集團的興亡

西北軍進行日常訓練

西北地區是馮玉祥的大本營,但後來由於民國要對軍閥的兵力進行改編,地方軍閥的軍事實力被削弱,使得中央軍隊佔據了主導地位。這導致了部分軍閥的不滿,最終爆發了中原大戰。這時,西北軍的五虎十三太保,因為每個人的選擇不同而分道揚鑣。而中原戰爭後,西北軍作為一個軍事集團的歷史已經消失。那些倖存下來的人變成了所謂的雜軍,要麼消失在抗戰中,要麼消失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