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江南,一個充滿了儒雅風情的名字,而水鄉於江南而言,如影相伴;江南小鎮皆是水鄉,而之中最為勝者當屬“落花流水人家近,小橋側畔有青旗”的烏鎮了。

烏鎮之名從何而來,據說當時此地的房子都是被塗成黑色的,而當地的人們又將‘黑’常稱作‘烏’,於是,烏鎮之名便由此而來,而這,與她水墨圖畫般的景色更加相得益彰。

烏鎮,一個擁有1300年曆史的優雅古鎮,一個充滿唐詩宋詞韻味的古鎮,這裡充滿了馬致遠筆下的“小橋,流水,人家。”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初入烏鎮,抬腳步於青石板鋪就的古街,兩邊形態各異的民居以及仍舊居於此地的鄉民,讓人有一種瞬間穿越歷史的感覺,這裡沒有繁華大都市的浮躁,多的是一種清新的寧靜,似乎在此地多走一步,都是一種奢侈的享受。青石板古街大約綿延一公里左右,兩邊白牆灰瓦鑄就的房舍,無不透露出烏衣巷口夕陽斜的韻味。穿過古街,身旁靜靜流淌的河水,搖櫓而過的船家,家門口聞茶品味的老人,在他們的臉上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只有一種幸福與安然的享受。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江南水鄉,最不能缺的就是一座座拱形石橋,於江南而言,拱橋似乎成了一種文化,來到江南,來到烏鎮,不在拱橋上走一走,都不能說來過江南。烏鎮橋多,多如盧溝橋的獅子,據史料記載,烏鎮在康熙年間就有多達124座石橋,可謂是真真正正的‘百步一橋’,不過現在留存的只有30多座,最早的建於南宋年間,更多的都是在明清時期所建造。斑斑駁駁的橋身,見證了歷史滄桑的變遷,橋下潺潺的流水,日夜不停的向世人講述著每座橋的傳說。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說到橋,就不得不說眾橋之中最負盛名的烏鎮西柵的通濟橋和仁濟橋,此二橋相交成為直角,不論是在哪一座橋邊,都能望到另外一個橋洞外的另外一座橋,因此也得了一個“橋裡橋”的美名,這算是烏鎮中最美的古橋景緻了,堪稱一絕,立於橋下,立時便有了水中有我的景緻,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的詩句。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走橋,又稱‘走十橋’或‘去百病’是烏鎮人過元宵特有的一個習俗,於元宵節當夜,人們便三五成群外出遊玩,行走之中不能少於十座橋,線路自定,但是不能重複,之所以會有這個習俗,主要還是為了幫助婦女們驅禍避災,相傳古時的婦女們在走橋的同時,也會將手中所帶平時熬藥的藥罐丟入河中,寓意流水帶走病痛,新的一年無病無災,現如今已經沒有了丟藥罐的行為,只剩下單純的祈禱平安和遊行之樂。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走完了橋,就應該坐船了,船有單櫓或者雙櫓,最美的乘船時刻當屬入夜,河道兩邊的人家和店鋪相繼都亮起了各色的燈光,河道也有專屬的燈光,船行其中,隨著流水輕輕搖晃,彷彿是遊走於科幻的時光隧道一般,真怕下一刻就穿越了。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夜深了,烏鎮也逐漸靜了下來,勞作一天的人們都相繼睡去,而對於遊客來說,在烏鎮留宿,就像是學生時期的選擇題一般,有多中選擇,若是白天意猶未盡還想要繼續領略烏鎮的臨水風情,體會古鎮居民的生活,那就要留宿在烏鎮本地的民宿中了。這裡的民宿基本上都是臨水而建,出門即可步入綿延不絕的西柵古街,隨時體會老街的風情韻味,在屋內,推窗即可欣賞河道兩岸的絕美景色,真的是好不自在快活。夜已深,是時候進入夢鄉,而伴隨著流水入眠必然是可以做個好夢了。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天不亮,艄公的搖櫓聲就會提醒你該起床繼續欣賞美麗的烏鎮了。揉著惺忪的睡眼,緩緩推開臨河的窗戶,薄霧繚繞下,整個小鎮陪著你一起甦醒,小船在艄公的搖櫓西之下,宛如絲帶一般劃過水面,船尾盪開層層漣漪,緩緩而去,從容不迫,像極了這千年的烏鎮。待日頭高照,烏鎮人家便掛起色彩各異的衣裳,猶如彩旗一般迎風招展,而更加快樂的便是那些孩童,他們只管玩耍,只管開心。而終於等待黃昏的日落,餘暉下,烏鎮就像一個遲暮的老人,帶著溫和的笑容,迎接每一個外出歸家的孩子,此時的行船似乎也鉚足了勁想要回家。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要感受烏鎮的美,就要感受她的晨與昏,從薄霧繚繞的初晨到韻味綿長的黃昏,只有你真的將自己融入其中,才能明白烏鎮的美出自哪裡。

烏鎮----一座中國的威尼斯水城

烏鎮,一個簡單純樸卻不遺歷史的厚重,一個澄淨,清幽卻不失濃墨重彩的靈秀之地,來到烏鎮,需要乘船而行,順水蜿蜒,看小橋流水,看古道人家,用心去感受這千百年來的綿長韻味與厚重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