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帶娃,感覺活不下去了怎麼辦?如何輕鬆帶娃?

不美麗88488


孩子的父親呢?你這情況判斷:

1,孩子父親為掙錢無法分擔家務,你沒有職業,全職帶孩子。

2,跟孩子爸爸離婚了?孩子歸你?

3,跟婆家關係不好,不想把孩子給爺爺奶奶帶。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沒有職業起碼要帶好孩子。

第二種情況跟第一種差不多,孩子是親生,必須要撫養好,吃苦受累應該,都經歷過。

如果是第三種情況,不想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也不讓男方見孩子,這種情況最不令人同情。

孩子需要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雙方親人共同的愛護才能健康成長。一人之力很微弱很辛苦,但如果因固執自己單獨撫養孩子,就怨不得別人。


田納西華爾茲w123


我十分理解題主的這種感受,一個人帶娃的確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僅需要消耗媽媽非常大的精力,還對媽媽心理素質以及綜合技能的要求很高,沒有一個全職媽媽是容易的。

一個人如何輕鬆的帶娃?這也是很多媽媽們在帶娃的過程中不斷摸索著的,這裡主要想給題主建議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心理上要懂得去適應一個人帶娃的生活,再來就是要學會掌握帶孩子的一些竅門和方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輕鬆一些。

  • 從心理層面來說:

為什麼要先從心理層面來講呢?因為如果你無法從心底接受自己要一個人帶娃這個事實,總感覺自己是被逼無奈的,那麼你永遠都不會輕鬆起來。我們來具體說說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有些什麼優勢。

一,自己帶娃對孩子好處多多。

1,媽媽自己帶的寶寶更有安全感,和母親的連接更緊密,這對孩子今後的性格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2,母親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更容易讓孩子自信,這樣的孩子能更直接地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自信心的建立也比不是被父母自己帶大的孩子更牢固一點。

3,年輕人更懂得科學育兒,這樣帶出來的孩子在認知發育和習慣的養成方面要比不被父母帶大的孩子更優秀一些,孩子良好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習慣是基礎,對他今後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自己帶孩子對大人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成長體驗。

1,自己帶娃更容易適應自己身份的轉變,帶娃的過程雖然艱辛,但是你能體會到那種責任心,知道自己需要擔負的重任,這是沒有孩子之前你無法體會到的。

2,自己帶娃會讓你的世界觀徹底發生改變,整個人的格局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你看待事物的態度和觀念也和從前大不一樣了。你會變得更有耐心,更有同理心,更懂得知足感恩……毫不誇張的說,我覺得這些都是孩子帶給你的一種昇華。

3,一定程度上來說,孩子還會提高你的學習能力和上進心,你必須時刻學習好的育兒知識,這樣才能更清楚自己寶寶的發育進程,以及怎樣解決他們這個階段容易出現的問題,上進心就更不用說了吧?想要讓寶寶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我們必須要鞭策自己努力。

所以其實帶孩子並不是想的那麼難受的事情,它所帶來的未來潛在優勢是很大的,相較之下目前的艱辛都是暫時的,且是十分值得的。不要總是把自己帶孩子視作一場災難,他帶給你的樂趣也同樣有很多,不是嗎?獨自在家帶娃的媽媽一定要:

01,正確認識和接受自己一個人帶娃的事情,這並不是一件很糟糕,很難以讓人接受的事情,孩子長大後和你的親密感會讓你覺得今天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02,學會正面引導疏通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要總是一個人悶在心裡,可以找人傾述一下,最好能有個適合自己的,可以發洩出來的方式。

03,多做些能讓自己心情好起來的事情,不要沉迷於負面情緒了,努力讓自己走出來,多參加一些媽媽群裡的活動,大家都是同樣的處境,會比較讓你有認同感,很多事情大家一起聊一聊,也就讓你覺得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雖然自己帶孩子有那麼好處,但又的確是一件很勞累的事情,如果你能善用工具,利用好孩子發育的規律,其實你會發現也沒那麼難以忍受。

  • 學會一些方法和技巧,能讓自己帶娃變得輕鬆起來。

第一,學會了解孩子目前階段的發育特徵,掌握住基本規律來對孩子做一些調節。

1,每個孩子在不同的發育階段都有著一些特徵,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特徵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一些調整,這樣可以極大地減少帶孩子的困擾和憂慮。

2, 孩子從出生開始,其實吃喝拉撒睡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雖然不可能每個孩子的發育狀況都是一樣的,但是大體方向不會變,摸到了孩子的生活規律,這樣你也可以有時間安排自己的事情,不會總感覺自己沒有了自己的時間。

3,生活規律的孩子相較於不規律的孩子來說,身體發育得更好一些,免疫力也更強一些,不容易生病,會減少大人的很多煩擾,大家都知道孩子生病是件多令人煎熬的事情。

第二,學會偷懶,利用起現在的高科技產品,最大程度減少自己的家務負擔。

1,現在市場上許多專門為減輕媽媽的負擔設計的產品,都可以利用起來,這樣你就不用又帶娃又做許多的家務,帶起娃來也沒那麼焦慮了。

2,洗碗機,吸塵器,恆溫熱水器,兒童專用洗衣機,這些都是我在一個人帶小C時用到的東西,真的幫助非常大,減少了很多做家務的時間,也能讓我有更多時間去陪著孩子。

3,推車,兒童安全座椅,這些都是可以極大解放媽媽雙手的工具,能讓孩子坐著,就絕不要抱著他走,揹帶也是哄娃睡覺的一件神器,孩子也喜歡你揹著他,你還可以在家揹著他同時解決一些家務。給自己騰出一些休息時間來。

第三,學會放輕鬆,不要太緊張,過於糾結孩子的一些細節問題,那樣你會很焦慮的。

1,這裡指的放輕鬆是指不要總是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比如喝奶,要是覺得母乳太累了就喝奶粉或是混合餵養,這並不會給寶寶帶來多大影響,完全看你怎麼舒服怎麼來,不要過於糾結母乳餵養,一旦你出現什麼問題了,孩子也不好過。

2,過於糾結細節還給自己增加很多勞動量,一個人帶娃夠累了,真的沒必要,比如過早訓練孩子上廁所之類的問題,有些生活習慣真的到了一定的階段,你不用訓練孩子也會主動要求學習的,自己又何必徒增煩惱呢?

3,我一直信奉只要大方向上沒有問題,那麼很多小細節上的東西沒必要去太在意,孩子沒準備好走路前我就一直牽著他走,不會太在意同月齡的寶寶是不是都會走了,孩子不吃米飯就吃饅頭,照樣是主食,現在不吃就等一會兒再吃,不會因為孩子吃飯的問題搞得身心俱疲,這些都是對自己放鬆的一些方式,自己放鬆了,帶孩子時才能輕鬆起來。

第四,帶娃的同時也不要放棄尋找樂趣。

1,媽媽有了寶寶後也不能全世界都只有寶寶了,要學會在帶娃的同時也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是能令自己放鬆的事情,比如遛娃的時候也可以去逛逛商場,不一定非得要去公園,也可以推著寶寶找個露天的咖啡廳坐坐,既不耽誤寶寶曬太陽,在那樣的環境下自己也能稍微放鬆一點。

2,可以利用寶寶睡覺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最好是可以發展成自由職業的那種,這樣自己既能有個精神寄託,又可以擺脫一些對全職在家未來事業發展的憂慮。何樂而不為呢?

3,多帶寶寶去戶外活動,他們能玩的開心,媽媽在一旁看著他們玩兒也能稍微休息一會兒,體力消耗夠了的孩子無論是吃飯還是睡覺都能好一些,小C我每天都基本帶他出去玩夠近三個小時,大人在外面走動著的時候,心情也會好很多,你會發現在外的時間比待在家好打發多了。

4,帶著孩子也同樣可以社交,沒必要因為全職在家帶孩子就和朋友們都失聯了,除了娛樂場所外,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飯聊天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全職媽媽並不意味著就失去圈子了。

養育孩子是件十分考驗媽媽全方位技能的事情,媽媽要學習的地方很多,也是能使自己最快時間成長的機會,雖然24小時全年無休,但是孩子的成長過程帶給你的歡樂和成就感也是其他事情無法比擬的,不要因為帶孩子就覺得自己失去了自我價值,覺得孩子影響了自我的發展,體現一個人價值的舞臺有很多,只要你做好了準備,屬於你的機遇總會到來的。

最後再強調一下奶爸的作用,孩子並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除了不得已必須媽媽一個人帶孩子的情況,比如因工作需要異地等,爸爸也要和媽媽共同擔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

孩子的成長中,奶爸的角色尤為重要,請各位爸爸們加油吧!


小C和C媽


看到這個題目,我特別能理解題主的心情,因為幾年前的我就是這樣的。

生大寶的時候,從待產到大寶一歲,婆婆都和我們一起住,而且大寶性情溫順,體質也好,所以我覺得帶孩子其實真的沒想象中那麼累。

於是放寬心態,沒想到一次沒避孕就來了二胎,於是搬走了的婆婆再次搬回來幫孕期的我料理家務,照顧1歲多的大寶,大家都說我好幸福啊。

然後二寶出生,老公弟弟和他老婆拼死反對婆婆幫我們帶孩子,為了保證這個大家庭的和平、公正。婆婆在二寶3個月,大寶兩歲3個月的時候,棄我們而去,那時正好老公每天都忙的暈天暗地。

幾乎是我一個人在帶兩個這麼幼小的娃,有時真的感覺活不下去了,和題主的狀態一模一樣。但只是想想而已,看著兩個可愛的娃娃,怎麼會真的去幹傻事呢。

如何輕鬆帶娃呢?

1、多利用安全工具

帶孩子很累,尤其是幼小的孩子,時刻都不能離人。所以多利用一些安全的工具就是我們的好幫手。比如吃飯用嬰兒桌椅,出門用嬰兒車,做輔食買些齊全的工具,都可以省時省力。

2、多學習育兒知識

要想輕鬆帶娃,那帶娃知識必不可少,我們只有掌握好育兒知識,才能在帶娃過程中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有個親戚的孩子因為打預防針而發燒,她特別著急,一大家子三更半夜跑到醫院折騰了很久。如果她提前瞭解有些孩子打預防針時確實會有發燒的情況,那她至少沒必要太過擔心,如果實在不放心,至少也可以第二天抱去簡單看看醫生就好,沒必要如此興師動眾。

3、多出去溝通交流

一個人帶娃確實身體累,心累,很容易產生一些不好的思想。所以一定要多走出去和朋友、鄰居、親戚多溝通。

第一,可以學習別人的育兒經驗。第二可以和對方傾訴,緩解自己的焦慮。

4、尋求家人幫助

寶媽可以試著尋求家人幫助,比如婆婆,老公,甚至讓大寶偶爾幫忙照顧一下二寶。帶娃任務繁重,如果有人分擔你就會輕鬆很多。

最後希望題主早日走出陰影,天下的媽媽們都能開心健康,我們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無論從能力上還是心理上都變得更強。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點個贊並加關注,育兒路上我們一起講講故事,育育兒。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