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宮一年恍如夢,李白被貶是因為楊貴妃,還是自己?

李白,歷史詩界頂峰的男人,唐詩背誦天團的領軍人物。才華橫溢的李白名篇佳作讓人朗朗上口,可是他的仕途卻不像他的詩那般灑脫,一直不那麼順暢。

公元742年,唐玄宗下詔令李白進京。李白收到命令以後,非常的高興,以為自己通達的官途就此開始。

唐宮一年恍如夢,李白被貶是因為楊貴妃,還是自己?

李白入宮以後,唐玄宗並沒有給他實際的官職,只是讓李白待詔翰林,留在自己身邊做一位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專職詩人。

其實唐玄宗的用意也可以理解。李白在未入宮前,他的詩已經受到許多人的追捧,儼然是盛唐時期的一位明星,可是僅僅表現出作詩的能力便能得到官職,唐玄宗也是不願意給的。加上唐玄宗自己也很欣賞李白詩,既然李白已經被他招來了,不給自己和楊貴妃做幾首詩怎麼行呢?

唐宮一年恍如夢,李白被貶是因為楊貴妃,還是自己?

於是李白就留在了唐玄宗身邊,每天陪玄宗和楊貴妃遊山玩水,吟詩助興。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李白為唐玄宗和楊貴妃作了《宮中行樂詞十首》、《清平調詞三首》等許多的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一段時間裡,李白的詩受到唐玄宗的高度喜愛,因此玄宗也把李白敬為上賓,常常為設宴李白設宴,禮遇有加。

這一切對李白來說就如一場夢,雖然他有入仕為官的心,可是在短短的一年裡就從閒散詩人成為了皇帝跟前的大紅人。

好景不長,在天寶三年李白就離開了長安。並非是他要主動離開,而是被“賜金放還”,就是被放逐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位才高八斗,皇帝又頗為喜愛的詩人突然間就被放逐了呢?

據《新唐書》中記載著這麼一件事。李白愛喝酒是大家都知道的,在一次玄宗的宴會上,李白喝的伶仃大醉,讓高力士給他脫鞋。高力士是一個自識高貴的人,李白居然讓他脫鞋,就覺得是在羞辱他,於是高力士便拿他的詩句:“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去激怒楊貴妃,說李白暗諷楊貴妃是趙飛燕,挑撥楊貴妃與李白之間的關係。

唐宮一年恍如夢,李白被貶是因為楊貴妃,還是自己?

當唐玄宗想要給李白一個實際官職的時候,楊貴妃就站出來阻止,也因此斷了李白的官路。

其實楊貴妃並不討厭李白,李白陪伴在唐玄宗和楊貴妃身邊的這段時間裡,雖沒有才子佳人的情節,但李白也作了很多描繪楊貴妃美貌的詩。李白用唐朝最流行詩稱讚楊貴妃,是不會導致楊貴妃對李白產生怨念的。

問題還是出在李白自己,即便是在皇宮裡,他狂傲的性格依舊沒有收斂。在唐玄宗的盛寵下,使得李白不適合做官的性格特點更加突出。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李白自己也不想繼續在皇宮裡呆下去了,從他在期間作的詩裡就能看出:

唐宮一年恍如夢,李白被貶是因為楊貴妃,還是自己?

當從入朝為官的喜悅中冷靜以後,李白發現唐玄宗把他留在身邊主要的目的還是作詩,與自己理想抱負相差甚遠,便有了迴歸民間過清貧日子的念頭。


唐宮一年恍如夢,李白被貶是因為楊貴妃,還是自己?


或許,這就是李白的命運。在唐玄宗身邊他展現出的才能依舊只是一位詩人,為官的政治能力並沒有讓玄宗看到。

一位被冠以“詩仙”名號的人,一生也只有詩與酒為伴,無論到哪裡讓人最先想到的還是他的詩,若想要走出已被世人公認的圈又怎麼會容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