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建議:長青路如果改建商業步行街,老城必煥發第二春

大膽建議:長青路如果改建商業步行街,老城必煥發第二春

五一期間,北海的景點熱熱鬧鬧的,老街、銀灘、僑港......相繼爆滿閉園。

反觀北海市區(老城區),靜悄悄的,跟景區是一個天一個地,在365發佈“景區”塞車的相關帖問,我還看到網友發出“我們逛的可能不是同一個北海”的疑惑。

今天是五一假期最後一天,針對這種情況,我有些不吐不快!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北海沒有一條步行街。

當然,北海曾經也有,那就是——長青路!

確切的說,曾經的長青路應該是美食街才對,但很長一段時間裡,它確實是北海最好的步行閒逛街了。

改造之前的長青路,是一條讓北海人又愛又恨的路,愛是因為它的煙火氣,他包容和開放,讓許多人在這裡找到生路,讓許多食客在這裡滿足口腹。

恨,是徹夜的喧譁,是響徹天際的猜碼,是煙火過後滿地的狼藉,是沒完沒了的髒、亂、差。

如今的長青路早已改造完畢,乾淨了,清靜了,卻也沒有了人氣,我支持這樣的改造,但我也為這條全北海,乃至整個廣西都有人氣的街道遺憾。

我覺得,它還可以再改!怎麼改?我的建議——改成步行街。這樣遊客來北海有地方逛,北海老城區也可以煥發第二春。

下面有些不成熟的小看法,吃飽沒事做的,大家可以一起來探討一下。

大膽建議:長青路如果改建商業步行街,老城必煥發第二春

步行街(網圖,侵刪)

這些年,北海的旅遊業暴露出的問題——

1、外地遊客只認景點,不認城市。一旦景點玩完,頓時覺得北海乏味。在這個城市,只有旅遊,沒有生活,沒有城市味,更沒有夜生活!五一期間最明顯了,看了北海交警的數據,車流量是上升的,但大家在城區,有感覺麼?沒有吧,但潿洲島、銀灘、老街,哪個不是爆點?

北海全域旅遊喊了很多年,但還是隻停留在景區旅遊,沒能很好將遊客紅利,從景區紅利上升到整個市區的紅利,白白浪費了一年又一年飆升的遊客數據。

2、市區周邊景點耐玩度不足,稍遠的景點開發不行。最吸引人有特色的只有銀灘。冠頭嶺配套嚴重不足,園博園更是大眾化的公園而已。老街景點有一定特色,但旅遊經濟模式重複,特色店鋪少。而且老街的建築老舊,大幅度改造的機會,很渺茫。

3、一旦特殊原因銀灘景區限流,外地遊客很難有其它地方去。看到微博熱搜上,一個個錯過銀灘,無功而返的遊客,眼鏡哥恨啊,大腿都拍紅了!人都揣著人民幣來,北海卻沒能掏空他的身體,讓他滿意而歸.....

大膽建議:長青路如果改建商業步行街,老城必煥發第二春

再來看遊客經濟——

我發現外地遊客對北海當地商場的感知度和關注度不高。假期一般是遊客在景點,北海人在商場,大家各玩各的。遊客也不為北海的其它經濟做大貢獻。

但我覺得,一個城市的旅遊經濟,光靠外地人,這是不健康的。如何讓外地遊客和本地人水 乳 交 融,玩到一塊?答案就是步行街。

每個城市都有一條步行街,簡單、膚淺,卻吸引遊客記住,樂此不彼地去逛。上海有南京路、廣州有北京路,南寧有民生路步行街。北海有什麼?北海也有“北京路”,但路不同路,一想到這,眼鏡哥就肝疼。

無論是誰,在城市駐足,產生消費,更多接觸,需要一個理由。北海城區目前缺乏這樣的理由和地點,零碎的商場,對外地遊客來說,沒什麼稀罕。北海的商場也沒有達到南寧萬象城的級別,村佬出城可以去膜拜一下。

大膽建議:長青路如果改建商業步行街,老城必煥發第二春

北海打造步行街的必要性——

1、步行街的特別,就是業態豐富,從檸檬工坊到美特斯邦威,從耐克阿迪到回力,都可能出現,夠多選擇。有時候在步行街,不需要花多少錢,卻可能吃喝玩樂都有收穫,帶妹仔叫她隨便點,都不心疼。滿足她的收穫,我也一定有收穫。

2、人性是喜歡湊熱鬧的,趕集的感覺,從小到老都會回味,那種淳樸的步行街,適合。北海目前就是缺少那樣的街道。老街?太外地化了,太景區化了,街頭和街尾賣的,並沒有什麼不同。北海人不會總去買珍珠粉、椰子水、蝦仔餅吃吧?

3、讓北海人,乃至外地人,都有一條真正有城市味、生活味的步行街可以逛,那裡充滿煙火氣息,也足夠熱鬧。

大膽建議:長青路如果改建商業步行街,老城必煥發第二春

南寧步行街(網圖,侵刪)

為什麼選擇長青路做步行街?

1、徹底打通北海舊城區的經濟動脈,融為一體

北京路——大潤發——長青公園——長青路步行街——北部灣廣場——老街,整個舊城區的各個熱鬧點無縫對接,有得玩有得吃有得逛。北京路到老街,足夠玩一天,並且外地遊客和北海城市有一個深度接觸。

2、長青路可開發、打造的潛力巨大

長青路兩邊有高樓,高檔百貨公司可以進駐。長青路兩邊也可以建鋪頭,可以大刀闊斧統籌,自成風格和體系。有後現代的特色。不用像老街那般,歷史和景點的屬性太強,不好大動干戈去改。長青路,完全做成一條新的商業步行街。包括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都可以大力建設,也有那個可能。

3、北海土著生活得更有滋味

北海舊城區,真的住有很多老北海,北海土著其實這幾年滿尷尬的。逛個商場,都要趕去比較遠的地方。我們正常老北海的生活,應該是這樣的:吃飽飯,穿對拖鞋,散散步,就到商業中心,然後可以逛一逛晚上。多愜意!

4、有強大的人氣基礎

當年的長青路,人氣比之現在的僑港人氣過猶不及!網絡上有大量的遺留痕跡,如果打造步行街,光“長青路”三個字,就是票房保障,不怕不火!不用擔心招商,也不用擔心沒人逛

5、可以盤活舊城區的經濟體

一條步行街貫穿。外地人、本地人,肯定不只是逛步行街。周邊的商場,比如和安、新力、大潤發等,都可以迎來第二春。

改造後的長青路,乾淨、寬敞,具備成為新型步行街的潛質

大膽建議:長青路如果改建商業步行街,老城必煥發第二春

寫在最後:街區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它構成了城市的風貌和風格。這段時間,我們這些“前浪”,總在說,要幫助後浪,要把時代交給他們,要給他們喜歡的生活,要給他們展示自己的專業的平臺,要讓他們的愛好發光.....我在想,如今的北海,有什麼禮物,能比一條特色的商業步行街更適合,我們這些優秀的“後浪”呢?

來源:北海365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