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百度最近可能比較水逆。

CEO李彥宏人在臺上講,冷水當頭澆,“宏顏獲水”全網瘋傳,怒刷百度搜索熱詞榜。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5月 17日,百度公佈了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在總營收同比增長15%,達人民幣 241 億元(約合 35.9 億美元)的同時,百度第一季度淨虧損為人民幣 3.27 億元(約合 4900 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人民幣 67 億元。

按照彭博社的說法,這是百度 2005 年上市以來錄得的首個季度虧損。

業績不如預期,高層動盪,財報公佈當天,華爾街就以-10%的大跌給出了自己的態度。

或許比起冷水澆頭的憤怒,資本市場的這盆冷水才真正讓李彥宏感受到瞬間的“透心涼”。

他在百度內部公開信上寫道:作為領軍人物,說“我們盡力了”沒有用,要確保在必須贏的戰場上取得勝利。

無論官方是否認可,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百度都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廣告公司。如今十年黃金期已過,百度在水逆期後,會迎來光明嗎?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一年一換將,李彥宏到底想明白了什麼?

和百度第一季度財報同時公開的,還有百度搜索業務總裁、14年老骨幹向海龍辭職的消息。

從公開的個人履歷上看,向海龍在2005年正式加入百度,此後一路高升,最終出任百度高級副總裁和搜索業務總裁,有“海龍王”之稱。在2018年7月,時任集團總裁的陸奇卸任後,向海龍一度被認為是百度的二號人物。

而在5月10日,向海龍還在 2019 百度聯盟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做了主題演講。在他的展望中,百度構建開源生態,打通信息壁壘,將百度聯盟從流量聯盟升級為用戶聯盟。

一週後,向海龍就毫無預兆地離開了百度。

隨後,百度方面宣佈:沈科晉升為高級副總裁。在此之前,沈科的直接彙報對象正是向海龍,如今看來,其中的鋪墊關係讓人想忽視都難。畢竟,李彥宏曾公開表示,百度將堅定地推動幹部年輕化進程,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相比向海龍,2012年進入百度的80後沈科,顯然更符合。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這一人事變動相伴而來的,是百度重大戰略轉型:百度搜索公司戰略轉型為移動生態事業群組,眾所周知,搜索一直是百度最核心的現金流業務。李彥宏求變的心,看來是非常明確且堅定。

算上向海龍之前的陸奇,2016年魏則西事件後,三年內百度搜索業務已經三易大將,從陸奇的“ALL IN AI”,到向海龍的“從流量聯盟升級到用戶聯盟”,再到如今沈科主抓的“健康繁榮的內容生態”,百度或已走在一條艱難轉型之路。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畢竟形勢嚴峻,在BAT的十年財報對比中,從規模來看,百度已經遠遠掉隊了。

新舊引擎更換,核心是AI+移動

2012年開始,大家逐漸接受了BAT三分天下的中國互聯網格局。這一年,“天貓”面世,“雙11”橫空出世,“買買買”成為全社會的一致選擇。

若以十年為一個週期,儘管三足鼎立的格局沒有變,但相比2015年實現營收超千億的騰訊和阿里,百度直到2018年才達到這個“小目標”,在增速上顯然已經掉隊。歷史數據顯示,2015年是個關鍵轉折點,騰訊和阿里在這一年實現了大逆轉,百度卻坐上滑滑梯,繼續一路向下。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在魏則西事件影響下,百度2016年的營收增速僅為6%,創近十年新低;淨利潤僅為116億元,相比2015年下降65%。時至今日,百度再也沒有達到2015年337億元的淨利潤。

對比堅挺的騰訊和後發制人的阿里,百度數據報表實在是不好看。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轉型”是百度唯一的選擇,也是最後的機會。

2014年以前,線上營銷業務(主要代表就是大家熟悉的“競價排名”)一直是百度營收的“頂樑柱”,佔比一度穩定在令人咋舌的99%。經歷2016年的輿論危機後,百度全力轉型“ALL IN AI”,並大力打造“一超多強”的移動生態事業群。目前看來,新業務穩定增長,佔比從2016年的9%,2017年的14%,上升到2018年的20%。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Q1,百度小度智能音箱出貨量超過2018全年銷量,百度智能雲在IaaS和PaaS整體市場份額進入行業前五。在移動端,百度整體信息流用戶時長增長了83%,百度APP日活用戶(DAU)達到1.74億。(百家號其實也廣招詬病,百度APP也是強制引流轉換)。

對於現階段取得的成績,李彥宏在內部公開信上明確這是個“以投入換增長”的策略,表述可謂十分中肯了。

用戶注意力爭奪戰,百度剛起步

現在最紅火的獨角獸公司,恐怕非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母公司)莫屬。

隨著用戶的使用習慣從圖文向音視頻轉變明顯,使用場景更加碎片化的今天,短視頻使用時長增長11.4%,在所有泛娛樂典型細分行業中一騎絕塵。受益於這一趨勢,頭條系的抖音短視頻月活用戶大漲557.6%。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7年,2018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MAU)的增速已經放緩至5%以下,增長紅利消退殆盡。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當入口井噴遇上有限用戶,緊張激烈的用戶注意力爭奪戰不可避免。哪裡有用戶,哪裡就有轉化的機會,在信息流廣告市場規模突破千億大關時,短視頻廣告增長率超過整體信息流廣告增長率,成為信息流廣告最重要的組成之一。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百度自然不願白白錯過這條賽道,通過私有域的流量引入,百度打造的短視頻APP“好看視頻”月活用戶規模達到2200萬,增長超1200%。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雖然數據好看,但好看視頻最大的問題在於其用戶與百度APP重疊率逼近50%,若流量過於依賴百度,入口過於單一,勢必會大大縮短產品的成長期。

2017年開始,百度 APP、信息流、好看視頻、百家號、百度新聞等的相關負責人都是最新走馬上任的沈科,擺在他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面對步步緊逼的今日頭條,如何持續發揮百度“搜索+信息流“的雙重優勢?

別忘了,除了頭條,百度的競爭對手還有騰訊和阿里。在信息流市場上,前者有騰訊新聞佔據綜合資訊類頭把交椅,後者有UC瀏覽器緊隨其後,強敵環伺,百度的突圍之路道阻且長。

宏顏獲水,百度艱難轉型為何總被潑冷水?

年輕用戶聚集的垂直領域上,內容依然是爭奪用戶注意力的主要途徑。比起百度,知乎、小紅書、好好住等APP或許還算“小而美”,但產品DNA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看看人家拼多多,秉持社交電商的基因,在白熱化的電商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

5月10號,百度方面表示,百家號將繼續堅持垂直化、精細化和品質化;另有消息稱,百度今年將投入20億流量、3億補貼扶持品質化原創內容,但動作顯然落後對手幾個身段。

中長期來看,5G帶來的新一輪信息爆炸,只會讓搜索引擎越來越不可或缺,但搜索人群已被更多的分化到了各個垂直APP上,還有多少流量留給百度這個互聯網老兵?

巨大的負資產以及“惡貫滿盈”的品牌加持,能夠踢完互聯網球賽的全場,百度或許沒有足夠的勝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