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險首季信用險保費下滑 4月起業績或反彈

作者:時代財經 呂錦明

中國財險(02328HK)最新公佈的一季報顯示,首季實現純利63.5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22%;實現營業收入錄994.61億元,按年升幅近8%;期內原保險保費收入按年上升1.7%,至1276.43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期內除政府相關業務外,公司所有業務保費均同比下滑。其中,信用險保費同比大幅下滑48%。

另外,截至今年3月底止,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57%,較去年底增加5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01%;綜合成本率為97.1%。

中國財險首季信用險保費下滑 4月起業績或反彈

車險承保改善遜於預期

中國財險的一季報顯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期內除政府相關業務外,所有業務保費均同比下滑。其中,信用險保費同比大幅下滑48%。

“我們認為,這些變動主要來自公司承保更加謹慎,以及對信用風險敞口的主動控制。”中金的分析師表示,由於信用險保費的顯著下降,預計公司將會減少承保虧損。

“雖然公司一季度幾乎所有業務條線均受到疫情影響,但是企財險和貨運險保費僅同比下滑4%和11%,表現好於預期。另外,投資者預期一季度受疫情防控政策影響,汽車使用率較低會導致公司承保顯著改善,實際改善幅度卻弱於預期。”中金公司的分析師指出,“這可能是由於公司主動強化準備金以應對車險綜合改革導致的保險費率下調以及非車險業務承保疲軟。”

中國財險的車險業務一直以來憑藉品牌優勢和規模優勢,持續保持穩定。

公司財報顯示,2019年實現車險保費2629億元(市佔率高達32%),同比僅增長1.6%,但增速繼續下滑;車險業務綜合成本率為96.7%,較上年降低1.7個百分點,承保盈利能力改善,主要是由於車險費用率大幅下降4.3個百分點,賠付率提升2.6個百分點,符合監管目的。

外資大行野村證券的分析師則指出,中國財險的財務報告顯示,去年公司的車險業務利潤持續錄得可觀的表現,但同時市場擔心公司的信用保證險的表現,並憂慮公司今年承保盈利能力可能繼續惡化,“而新冠肺炎疫情為中國財險的資產素質帶來影響。"

招商證券的分析師指出,車險綜合改革序幕已拉起,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降低費用率、提升成本率,實現讓利於消費者,經過多年的監管經驗後以及保險公司自身的發展經驗,“我們預計車險綜合改革對車險車均保費和綜合成本率的衝擊將有限,公司憑藉自身優勢,有望從改革中受益。”

公司高層:疫情影響可控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持續,市場關注這對公司的經營影響幾何?

就此,中國財險管理層此前表示,疫情的確對公司業務產生一定影響,令公司在今年前兩個月保費收入按年下跌4.4%,除了受到疫情影響外,還有去年首季保費增速較快以致基數較大所致。

據悉,期內中國財險的車險保費收入按年跌7.4%,非車險保費收入跌0.9%。公司表示,車險的保費收入下跌主要由於疫情發生後,新車銷售幾乎完全停止,令公司相關業務銷售出現斷崖式下滑。同時,疫情防控導致政策項目延後,對非車險業務產生影響,尤其是農業險、社保等因此出現較大跌幅。

實際上,公司去年非車險業務量升質降引發市場擔憂,主要原因是受到信用保證險、大病保險、農險賠付超預期所致。

公司財報還顯示,2020年一季度有效稅率同比提升4百分點,至24%,而此前市場預期稅率將受益於2019年稅改而出現下滑。就此,中金的分析師表示,“稅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於農業險稅收優惠政策到期,影響屬於短期。我們預計2020年農險稅收優惠可能續期,屆時稅率將回歸正常。”

“但公司為此已充分計提準備金,對後續相應賠付風險敞口做了財務準備,並已及時控制相關業務規模,承保盈利能力將得到修復,投資者不需過度擔憂。”招商證券的分析師指出,公司“負債即賺錢”的業務模式使得資產端盈利壓力遠小於金融同業,“公司綜合成本率持續低於100%,使得資產端風險偏好和業務槓桿相對穩健,利率下行導致的財務壓力和抵抗能力較強,公司價值“受損”程度相對較小。”

談及公司的抗疫措施,中國財險方面表示,公司通過網絡等線上銷售手法確保業務基本平穩發展,並強調,疫情將成為行業數字化轉折點,公司將加快數字化,提升線上營運能力,以減低疫情的負面衝擊。雖然疫情為公司帶來影響,但3月份的保費收入負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因此相信疫情後隨著的經濟活動恢復,將推動公司業務快速增長,“整體而言,今年業務受疫情影響屬可控。”

大和總研的分析師指出,由於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期間的運輸活動大幅減少,中國財險首季車險在的理賠將會大大改善。因此,預計今年首季公司的理賠率將有所下降。另外,預期公司今年首季的非車險保費將按年增長5%,主要受惠於政策主導的保險續簽,“估計隨著內地商業活動的恢復,政策主導的保費將從4月份起出現持續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