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的下面,還有一座隱藏的冰山


家庭生活的下面,還有一座隱藏的冰山

家庭生活的複雜,超出了很多人的駕馭能力,而《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是這本經典著作,正是幫助我們走出困境的一道希望之光。


前言:維吉尼亞·薩提亞生於1916年,是國際著名心理治療師、家庭治療領域的創始人。美國著名的《人類行為雜誌》稱她為“每個人的家庭治療大師”,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五位治療師之一”。 她的這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是家庭治療的經典之作,影響廣泛,已被翻譯成十二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出版。


書中提到,家庭生活就像一座冰山:大部分人只意識到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十分之一——他們能夠看到和聽到的那十分之一。剩下的是什麼,大部分人就不知道了,而“不知道”會讓家庭置於危險的進程中。就像海員的命運依賴於他們知道冰山的大部分在水下一樣,一個家庭的命運依賴於理解日常生活事件下面隱藏的感受和需要。

家庭生活的下面,還有一座隱藏的冰山

針對這些問題,這本書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以發展出健康的家庭生活,如何進行清晰和坦誠的溝通,面對人與人的不同;教給我們如何在不能改變外部環境的情況下,改變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己的經歷和解;還將教會我們如何應對自己的失望情緒,將其對我們的人生及人際關係的影響降到最低,學會更多的接受、理解與自我照顧。


這本書將像一座指路明燈的燈塔,幫我們平穩駕駛生命之船,遠遠透過海面上的冰川的一角,及時調整航線,避免在婚姻航程中半路觸礁。


正如薩提亞本人所說,寫這本書最大的希望是幫助我們每個人獲得成為和諧的人的權利和義務。書中所展現的經驗和榜樣會引導我們用創造性的方式去理解彼此、關愛自身和他人,為孩子提供一個讓他們得以發展出力量和完滿人格的基礎。


書中一句特別打動人心:要記住我們用於和自身、彼此爭鬥的每一點能量都會分割和彌散我們用於發現和創造的能量,當我們能夠發現更為容易、更為有效的方式處理矛盾,我們會從中獲益,而不是毀掉我們自身。


今天,我就從本書的對自己深為觸動的三個內容原理方面,來分析對照我們的家庭生活。在第四部分我會結合本書談談我對於婚姻與情感的幾點思考。

家庭生活的下面,還有一座隱藏的冰山


01.你擁有一個怎樣的家庭,是你為孩子提供的人生底色


心理學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在治癒童年。可見,一個幸福的家庭生活對一個人終生有著多麼大的影響。人人都追求家庭幸福,人人都最愛孩子,誰都希望為自己為孩子創造一個幸福的婚姻與家庭。但是人性的複雜,觀念、習慣的差異,各種複雜人際關係的交織,註定家庭往往成為家庭成員頻繁發生戰爭的主戰場。


養育孩子恐怕是世界上最具有挑戰的任務,一切潛在的問題都有可能出現。和諧家庭的父母預見這些問題,因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因此他們無時不刻在尋求新的辦法來應對。而問題家庭的父母卻竭力而徒勞地想阻止問題出現,然而現實中總會有各種問題,一旦問題來了,這些人反而沒有精力來應對危機了。


書中大篇幅講到問題家庭與和諧家庭長什麼樣。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打碎了杯子。問題家庭中,會引發半個小時的訓斥,以孩子嚎啕大哭結束。而和諧家庭中,家長會說:你把杯子打破了?有沒有傷到?我給你拿個創可貼,然後你去用掃帚把地上的碎片打掃乾淨。”如果發現孩子杯子拿的不穩,就會加一句:你剛才沒有用雙手拿著杯子,它才會掉的。”就這樣,一個小事給了孩子學習機會,而不會成為損傷孩子自尊的懲罰的理由。在和諧家庭,你很容易體會到人的生命和情感是重於一切的。而問題家庭的家長,一不高興,就會對孩子動武。


在問題家庭,成員的身體和五官就可以將其狀態洩露出來,身體或僵硬或緊繃或無力;臉色或陰沉或憂傷或似面具般毫無表情;故意躲開家人的目光,對人充耳不聞。在這樣的家庭裡,人與人毫無友誼可言,更談不上能給彼此帶來換來歡樂了。大家都在忍受、煎熬著。做家長的沒有時間來教育子女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他們從來享受不到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幸福。對於問題家庭裡的成員來說,能夠彼此欣賞和喜愛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一些家庭裡,似乎還存有一線希望,至少他們還彼此吼叫、抱怨、發牢騷。最可怕的是那些表現出冷淡與默然的家庭。


這種家庭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已經不是少數。長期的家庭問題的積累,已經讓人無力甚至放棄去解決。原本小矛盾的積累,最終是失去的整個家庭的和諧和安寧。所以,在家庭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清理雙方的心結,將是保持和諧家庭的必須選擇。時時暢想和諧家庭場景,是維護建設家庭的一個極大的動力。


在和諧家庭裡,就是生機、真誠和愛意的存在,展現的是人的愛心、智慧和對生活的的熱愛。成員可以自由地傾訴,也樂於去傾聽。會得到關心也願意為他人著想。不會害怕去冒險,因為大家都能理解冒險就必然犯錯,就是成長的必然標誌。會受到關注、被珍視、被關愛,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人。他們身體健康,表情放鬆,享受著彼此相伴。他們對於計劃可以採取樂觀的方式來調整,從容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和諧家庭回饋我們的,不但是身體和諧愉悅,更是開朗樂觀、身心健康的孩子。所以,無論任何困難和阻礙,都值得我們去爭取、去建設,哪怕此時,你已深陷問題家庭的沼澤,請相信,只要你行動,就一定會改變。


家庭生活的下面,還有一座隱藏的冰山


02.自我價值,是正視家庭生活中的苦與樂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過去的問題會發生是由於你們無法看到家庭痛苦的原因,不是因為你們不想去面對,而是因為你們已經在頭腦中戴上一副眼鏡來看待生活,這副眼鏡讓你無法看清外面的世界。如何摘掉眼鏡來正視家庭生活中的苦與樂,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價值。


作者的童年是在美國一家農場裡度過的。他們家的後門廊放著一很大的黑色罐子,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他媽媽裝肥皂水用的,到了夏天,又換成了燉菜,其他時候,他爸爸在你們積攢肥料。漸漸地,他們就稱它為“三用鐵罐”,說要是想用罐子,就會先考慮兩個問題,一是現在罐子裡裝著什麼。二是罐子裝滿到了什麼程度。


後來,每當人向她諮詢,講述他們的故事,她就想起那個罐子,就給他們講述了這個故事。聽完之後,每個人就講起自己的“罐子”,這罐子或是盛著罪惡感、羞愧感甚至自我否定。這個簡單的代名詞使好多人表達出自己感覺。兒子可能會說:“我的罐子很空。”這是在告訴其他人它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了,他感到疲乏、無聊有挫敗感,尤其覺得自己不受歡迎。妻子以前可能會由於是否甘肅丈夫自己覺得空虛、沮喪、有挫敗感,現在她可以坦白地和丈夫說“別煩我。我的罐子已經讓我不堪重負了。”


在本書裡,“罐子”來指自尊或自我價值。自尊是一種自我評估的能力。正直、誠實、責任感、同情心、博愛和出眾能力等在一個高自尊的人身上都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當人們感到他們的價值很低的時候,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受騙,會被人羞辱鄙視。正是這樣,他們把自己推向受害者的深淵。他們總是設想事情會變得糟糕。為了自我保護,他們將自己封閉起來,不願相信別人,獨自吞嚥孤獨和隔離的苦果。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或一個面部表情都是一種信息,會影響孩子的價值判斷,自我價值的培養是需要一個氛圍的,在那裡,個人的特點得到賞識,人們從不吝嗇對別人的愛,犯下的錯誤是用被學習的,和諧的家庭就有這樣的一種氛圍,父母無論自己做得好不好,他們都願意讓孩子知道真相,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走到近前做他們的支柱。他們的幫助使受驚的孩子戰勝恐懼感和罪惡感,同時又達到了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有著上面氛圍的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自信、可愛、健康、能力出眾是很自然的事。


與之相反,問題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裡沒有真誠的交流,他們受到各種規矩的約束,與人不同就會受到指責,犯錯就會受到懲罰,也沒有機會學習什麼叫責任,這樣的孩子極有可能自甘墮落,孩子的潛力都得不到發揮。因為,人只有在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並被別人認可時,才能有所獲益。指責和懲罰可能有用,但傷害孩子自尊的方式,留在孩子心靈上的創傷卻不容易治癒。


令人欣慰的是,所有人的自尊都可以提高的,不管他現在處於什麼境地。“因為你總能學到新的東西,所以你的生活總是可以改變的”,這就是這本書最想告訴大家的一點。


擁有高自尊的人,自信心越強,就越有勇氣改變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多一點珍愛,就會對別人少一點要求,對別人要求越少,對自己就越信任,越相信自己和他人,就越願意付出愛,對別人多一點愛意就會少一點恐懼,就會增加與人多一點的溝通。由此,自信可以幫助你擺脫孤獨,不再疏遠他人、集體和我們的民族。


喚起孩子對自身與他人的相似性與差異的注意能夠進一步增強其自尊,你要以一種發現的心態而不是在競爭或比較的環境下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獨特之處。當你不斷地找機會激發孩子的興趣,並耐心地引導使其具有主宰感時,這些行為可以幫助其樹立信心。對孩子自我價值的支持可以使孩子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自我調整,並敢於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覺得自己惹人喜愛,能認識到自己價值的人更容易接受改變。


發展自我價值需要時間,耐心與干預探索新事物的勇氣。願意做出這些努力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不斷地認識自己的價值而釋放出自身的巨大能量。


家庭生活的下面,還有一座隱藏的冰山


03.交流的陷阱,家庭問題不斷的製造者


很多家庭會有這樣的場景:丈夫在看電視,妻子在看報紙,每個人的注意力都在不同的地方,卻談著一些重要的事情。一個人說:“我希望你希望今天能去付一下房屋抵押貸款”,另一個嘟噥了一聲。結果,兩個星期後,因為沒有付貸款,他們收到銀行逾期通知。


所以,千萬別愚弄自己說和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是禮貌的表現,作者認為,如果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超過一米,就會使彼此間的關係變得緊張。


良好的人際交往取決於一個人對他人意思的理解,因為我們的思維運轉速度比嘴要快,所以就會採用速記的方法說出要表達的內容,但說出來的話就有可能同講話人要表達的意思有很大的出入。儘管我們表面上在聽,實際上我們將聽到的一切重新組裝。


所以,要避免這個交流陷阱,你需要做到:

(1)聽者必須集中精神,投入全部精力;

(2)聽者不對說話的人將要說的話做任何猜測;

(3)聽者要描述性地說明自己聽到的,而不能枉加判斷;

(4)對有疑義的地方,聽者應該能夠覺察出來,並及時提問將問題澄清;

(5)聽者應該讓對方知道他在傾聽而且明白對方所講的意思。


如果想知道對別人的話產生先入為主的理解產生什麼樣的誤解,我來講個故事。一位年輕的母親,非常渴望能夠解答兒子有關性方面的問題,一天,她終於得到了機會,兒子問她:“媽媽,我是怎麼來的呀?”她全力向兒子解釋了“人之初”的問題,他兒子卻極度困惑地文:“媽媽,我的意思是,我們是坐火車還是坐飛機來這裡的呀?”


每一個人都假定其他人都徹底瞭解自己,這是陷阱之一,還有一個溝通陷阱是,假設不論一個人說了什麼,每個人都應該理解他。一個年輕人被母親指責他在出門的時候沒有按照約定通知她,這位年輕人坦然地告訴母親:“你那天看到我熨襯衣了呀,你知道我熨衣服肯定要出門。”


我們對彼此的猜測絕對不可能完全正確,這種猜測是造成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疏遠的重要原因。我已經上萬次聽到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嚷嚷“把那個停下來!”指明所指的事物,描述一下你的所見所聞,在說的時候儘可能具體,就能避免很多不良互動。


講到這裡,我要說一下我認為的人際關係中最大的障礙:假設你總能明白我的意思。前提是這樣的:加入我們彼此相愛,我們就應該能讀懂對方的心。


很多人喜歡這樣抱怨他們的家人:“我不知道他的感覺是什麼。”如果彼此間不瞭解的話,就會產生排斥的感覺。這種感覺會給任何關係帶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家庭關係。如果家人不願表現或表達自己的感情,任憑另一人再怎麼努力想要在彼此建一座橋,還是會覺得自己在無人的荒野。


然而,被人這樣責難的人,其情感反應往往很激烈。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一直沒有表達的感情,他們相信自己對於別人來說就像對自己一樣透明。


所以,直接地告訴某人他有口臭比繞圈子的效果更好,直接的交流更有助於感情的維持。我們不一定用刻薄的方式來指出別人的缺點,完全可以採用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方式,不同之處在於你如何表達:道歉的時候不必討好,反對的時候也不需指責,講道理時無須無情冷淡或者令人討厭,轉移話題時無須心猿意馬。


一個人的自尊是與自己的交流方式緊密相連的。就像一個旋轉木馬:開始我低自尊,和一些人交流很糟糕,我感覺更差了,行為將我的感覺反映出來,再次循環。比如,一個人早上不悅地起床,得上班面對一個自認為總是對著幹的老闆,你的妻子注意到你的鬱悶,問:“怎麼了?”“沒什麼!”你冷冰冰回答就出門了。你的妻子非常不開心,也會按你的樣子行事,下班後,發現她不理你。我們很容易就此抱怨他人對自己有多惡劣。


家庭生活的下面,還有一座隱藏的冰山


04.結合本書談談我對於婚姻家庭的幾點思考


每個家庭在建立之初,都是懷著無限希望向著幸福進發的。後來是怎樣慢慢地偏離軌道了呢?大部分還是因為生活中的一點點的小事,疏於溝通交流,或者像書中所寫,陷入交流陷阱,將一點點問題累積積成心裡的疙瘩,直至不可收拾。表面上的小事,背後都有其很多的情緒積累,如果不及時釋放,早晚會成為導火線,將一個原本色彩明媚的家庭變成死氣沉沉危機重重的戰場。


我的一個好朋友,原本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一次無聊玩抽籤,抽到離婚一詞,老公不屑一顧地說:像我們這麼甜蜜的婚姻,怎麼可能會離婚。誰知,一語成譖,後來隨著孩子的出生,婆婆的加入,一次次的矛盾紛爭,成為她心中解不開的結,一次次對他心懷希望,卻換來他鴕鳥般的充耳不聞,最終,在她結痂的心裡,已然再沒有他的位置,雖保留婚姻的形式,只不過是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在搭夥養孩子而已。


對照書中講到的幾個原則,在婚姻家庭中,我們一定要知道:


一是童年成長至關重要,建設和諧家庭,是一個合格的父母送給孩子最大的財富。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會是人到老年後最值得驕傲的回報。所以,不論此時,你身處何種家庭沼澤,請為孩子,勇敢改變,付出行動,將是你人生中最睿智的選擇。


二是孩子的心靈的底色,由父母繪就,不要小瞧自己日常對孩子的一言一行,你的稱讚或貶低,在孩子心裡掀起的波瀾超出你的想象。所以,在憤怒或者大腦沒有理智的時候,請一定要閉嘴,不要任意逞口舌之快,而毀了孩子的自尊自信,甚至傷害孩子情感,在兒童時代的長時間的傷害和被忽視,就會使得孩子緊閉心門孤獨終身。


三是時時提醒自己是否又陷入交流陷阱,是不是又想當然認為別人完全理解你,當你時時站在第三人的角度看問題,與人溝通時,你會原諒自己和他人的不完滿與侷限。


生活就是一個不斷產生問題不斷想辦法解決的過程。不要怕,因為你知道,平靜的表面下隱藏著這座冰山,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當你對家庭出現的問題逐漸明瞭時,就會意識到過去發生的一切可能都在告訴你今後該如何去做。

家庭生活的下面,還有一座隱藏的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