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任期間貪得無厭製造江南三大案最後卻成了忠臣

說到朱國治大家一定會想起《康熙王朝》中的那個封疆大吏形象。殺子女怒罵吳三桂以示抗議。儼然他是一個忠君愛國的好官。但是這只是小說演義中的文學中的文學形象。

大家會問歷史上朱國治是怎樣的?

其實他是一個具有複雜多重性格的人物。

他在任期間貪得無厭製造江南三大案最後卻成了忠臣

朱國治

朱國治是清朝漢軍正黃旗,他是漢旗人如果以抗戰時期來說的話九相當於皇協軍。

順治四年他以貢生的身份進入仕途起點是固安縣令後升至部級高官大理寺卿,官運不可謂不順。

在江蘇巡撫任上搜刮百姓無度,人送外號“朱白地”可見他的貪婪成性。

順治十六年(1659年),鄭成功由崇明進長江,與南明兵部侍郎張煌言會師,六月八日至丹徒,十三日至焦山,直搗瓜州,一時間東南震動。

明室遺民暗中接應,準備恢復明王朝的天下。金壇縣令任體坤謊稱金壇士民造反納降,溧陽撫臣信以為真。七月二十四日鄭成功兵敗鎮江、瓜州,乘船遠去臺灣。

後清廷以"通海"論處,下令追查,株連甚廣。任體坤與王重、袁大受利用這次機會誣陷蔡默、於厚、周生等十名儒生及其他仇人,共列具了38人黑名單,又金壇誣告富紳於元凱。江南按察使姚延著秉持"不欲於無事中生事,更不欲以滅門事發於黌宮,恐株連不已",僅判處知縣任體坤一人。王重、袁大受不甘心,又疏通京城御史馬騰蛟,以為"不速殺此十生,金壇禍端百出,而蠆先中於鄉紳矣!"馬騰蛟因貪汙案發,被處死。周勉為救其子,攜重金去拜訪袁大受,希望他能放手,袁大受授意周勉告發王明試,方能贖罪。袁大受又拿著周勉寫好的揭狀去找王明試。這時王明試自是心驚,立求袁大受"力寢其事,許以千金"。袁大受請馮標送信給王明試,途中被馮標偷看,後來馮標與曹鍾浩、都察院御史馮班商量,由兵垣長科孫繼昌奏告,告發王重、袁大受與王明試"通海"之罪。順治帝特命戶、刑兩部侍郎與江寧巡撫朱國治一併審結。朱國治是個酷吏,"欲行殺戮以示威",提審王重、任體坤,全被拘捕入獄。蔡默、於厚、周生等十儒釋回。這便是 歷史上著名的“通海案”

他在任期間貪得無厭製造江南三大案最後卻成了忠臣

朱國治

不久更以抗糧為名製造了歷史政治事件江南奏銷案涉及江南四府官吏士子人數達1.3萬人之多。

清順治十八年,由於順治帝駕崩,哀詔於二月一日下達吳縣,府衙設靈舉哀痛哭三日。同時,蘇州發生了"抗糧哭廟"案。

蘇州吳縣新任縣令任維初,順治十七年,一面以嚴刑催交賦稅,杖斃一人,一面大舉盜賣官米,中飽私囊。吳中百姓不堪其苦。以金聖嘆為首的幾個秀才,因同情農民的遭遇,寫了"揭帖"到哭靈場所控告縣官,金聖嘆將矛頭指向包庇部下的巡撫朱國治。

《哭廟文》寫道:"順治十八年二月初四,江南生員為吳充任維初,膽大包天,欺世滅祖,公然破千百年來之規矩,置聖朝仁政於不顧,潛赴常平乏,夥同部曹吳之行,鼠窩狗盜,偷賣公糧。罪行髮指,民情沸騰。讀書之人,食國家之廩氣,當以四維八德為儀範。不料竟出衣冠禽獸,如任維初之輩,生員愧色,宗師無光,遂往文廟以哭之……"。

他在任期間貪得無厭製造江南三大案最後卻成了忠臣

金聖嘆

朱國治大為震怒,當場逮捕了倪用賓等五名秀才。後來被逮捕的十一名主犯中,有倪用賓、沈玥、顧偉業、張韓、來獻琪、丁觀生、朱時若、朱章培、周江、徐介、葉琪等人,其中並沒有金聖嘆。四月二十七日,金聖嘆、丁子偉二人才被逮捕,金聖嘆高呼先帝,被掌二十巴掌。朱國治將哭廟文的起草人金聖嘆作為首犯拘捕,冠以"搖動人心倡亂,殊於國法"之罪,最後倪用賓、沈琅、顧偉業、張韓、束獻琪、丁觀生、朱時若、朱章培、周江、徐玠、葉琪、薛爾張、姚剛、丁子偉、金聖嘆、王仲儒、唐堯治、馮郅等十八人被判死罪,七月十三日立秋,在南京三山街行行刑。

據《辛丑紀聞》記載:"至辰刻,獄卒於獄中取出罪人,反接,背插招旌,口塞慄木,挾走如飛。親人觀者稍近,則披甲者槍柄刀背亂打。俄爾炮聲一震,一百二十一人皆斃死。披甲者亂馳,群官皆散。法場之上,惟血腥觸鼻,身首異處而已。"《哭廟紀略》記載,沈大章由其叔收屍,倪用賓、薛爾張、周江三人由顧予鹹收葬;其餘十四人則由親人收葬。

"哭廟"是蘇州一帶流傳已久的習俗。當地經濟發達,人文薈萃,來自殷實之家、中產階級的讀書人成為一股重要的社會監察力量,當官府有不法之事不當之舉,士子們每每聚集文廟,作《卷堂文》,向祖師爺孔聖人哭訴後,更召集民眾向上級官府申告,在明朝,人多勢眾的"哭廟"申告往往能令官府不敢小視而採納。類似於今天的集體上方。被清朝演變為鎮壓江南士子的政治事件。

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中國白話文學運動的先驅金聖嘆也在這次事件中被害。

康熙十年這就到了《康熙王朝》中的橋段也就在1671年補雲南巡撫,加太子太保兼少保,在任期間還是貪得無厭由於其剋扣軍糧,導致雲南軍隊出現譁變。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起兵反清時欲脅降,他嚴拒,被殺用來祭旗。身體被吳三桂將士分而食之,骸骨無一存。

他在大是大非的時候站隊正確了。

他在任期間貪得無厭製造江南三大案最後卻成了忠臣

康熙

三藩之亂平定後,清廷將朱國治列入"忠義"死難臣子之列,加以褒揚優恤。

《清史稿》中被列入"忠義傳"中。

歷史是複雜的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明白得。只要在關鍵時刻站對隊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