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V20的盲孔屏和友商的通孔屏有何不同?

2018年年底的全面屏手機更是百花齊放,什麼滑蓋屏、開孔屏手機一臺接一臺

12月10號,榮耀在香港發佈了“魅眼全視屏”的技術,讓全面屏的體驗朝著更極致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

今天上午,榮耀業務部副總裁@榮耀老熊就發文淺談榮耀V20屏下攝像頭,實際上,在劉海屏之後,榮耀同步展開了多個方案實現全面屏,屏下攝像頭就是其中之一。最初選擇的方案是將屏幕挖孔,這個方案最終因為孔徑不夠小,不夠穩定從而被拋棄。

屏下攝像頭是改變全面屏體驗的理想方案之一

全面屏概念從出現到現在已經幾年時間了,但實際到目前為止市面上還是沒有一款量產機型能夠達到100%屏佔比的效果。第一代全面屏將屏幕比例做到18:9,讓前攝、聽筒等器件設計在更窄的空間內。

第二代全面屏採用不同形狀的異形切割方案,但屏幕的頂部空間依然不能完整利用。可以說全面屏的每次升級,都繞不開“前置攝像頭如何安放”這個命題。


華為nova4/榮耀V20的盲孔屏和友商的通孔屏有何不同?

劉海屏和傳統屏幕攝像頭模組侵佔屏幕空間

榮耀Magic2用滑蓋的設計,在平衡了技術和實用的前提下達到了前置攝像頭的隱藏,類似的方案還有前置攝像頭伸縮、旋轉等等方案。但是如果堅持目前流行的直板並且“一體化”的設計,那麼把攝像頭模組放到屏幕下方則是一種理想的方案。

榮耀的魅眼全視屏方案是當前屏下攝像頭技術最優解

在劉海屏之後,我們同步展開了多個方案實現全面屏,屏下攝像頭就是其中之一。我們最初選擇的方案是將屏幕挖孔,這個方案最終因為孔徑不夠小,不夠穩定從而被拋棄。


華為nova4/榮耀V20的盲孔屏和友商的通孔屏有何不同?

通孔屏方案示意

經過不斷的努力,我們發明了更佳的方案,將孔徑控制在極限的4.5mm通過這種方式,孔區面積縮小一半,前置攝像頭完全嵌入到屏幕之下,與顯示屏融為一體,我們使用了業界首創的點膠和全貼合技術,保證了外部光線最大程度的進入camera,並排除了其他光線的影響,減小視覺干擾。這就是榮耀V20的魅眼全視屏了。


華為nova4/榮耀V20的盲孔屏和友商的通孔屏有何不同?

盲孔屏方案示意

相對而言,魅眼全視屏的方案優勢有很多,首先從視覺效果上來講,通孔punch由於panel玻璃需要挖穿,黑邊要做得比較大,在0.8mm-1mm左右;而盲孔punch由於panel玻璃不挖穿,沒有液晶的密封問題,黑邊最小可以做到0.4mm寬。在cam尺寸一致的情況下,通孔要做到5mm以上,盲孔可以做到4.5mm以下,從而在視覺效果上相差很多。而另一方面,通孔屏的方案在強度上也要劣於榮耀的盲孔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用石頭砸了一個洞的冰面和完整的冰面,人站在哪種上面更安全,道理差不多。

可以說魅眼全視屏或許是當下最極致最完美地全面屏解決方案了。

榮耀不推崇簡單的拿來主義

魅眼全視屏的方案雖然優勢很明顯,但在生產工藝上卻沒辦法一蹴而就。這一方案完全是榮耀自己提出的,在產業鏈沒有先例,更談不上成熟的代工方案。

在榮耀V20的生產中,經歷了數十種工藝的嘗試,並與合作伙伴多次進行試製試產,最終形成了供應鏈可接受並且品質達標的整套工藝流程,並申請了多項專利。

在榮耀的歷史上,類似的過程反覆上演,原因在於榮耀不滿足於供應鏈現成的技術,不做簡單的技術拼裝產品,而是結合產品、用戶需求,用強大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打造更完美的解決方案。沒有現成的方案,就創造新方案,沒有現成的工藝流程,就與合作伙伴一起研發新的工藝流程,直到最終能夠讓擁有更完美體驗的產品付諸生產。

雖然在這樣的過程中,榮耀的投入幾乎是成倍增加,但結果就是榮耀的技術方案往往最後成為了產業解決方案,並不斷樹立行業設計與工藝的新標準,帶動產業鏈進步的同時,也讓更多廠商有機會享受到因此帶來的紅利。

對於即將發佈的榮耀V20來說,魅眼全視屏只是它的眾多技術突破中的一項,大家對於這款產品還有哪些期待?歡迎大家關注這款榮耀領先技術的大成之作。

​​​​​

榮耀老熊

本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