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關於愛,我們到底能夠承受多少?

車禍、絕症、殉情……曾幾何時,這樣的故事總是能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但我們不會一直年輕,幻想和激情過後,我們會變得更加理性和真實。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關於愛,我們到底能夠承受多少?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中,張哲凱(劉以豪 飾)從患病被母親拋棄開始,就成為孤單的個體,而宋媛媛(陳意涵 飾)失去父母和妹妹之後,遇見了和她一樣孤單的張哲凱,兩人選擇一起生活下去。愛,讓他們彼此的內心掙扎。

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依偎,共同取暖,卻對彼此的愛秘而不宣。他愛她,為她籌謀未來,送她走上紅毯,親手交付給一個穩妥的人,盼求替為看顧;她愛他,假裝一場愛情,配合他的周旋,嫁為人婦。這是一場相愛的故事,愛而不得。他的病越來越嚴重,做不出“永遠”的承諾,只希望她不必再次經歷只剩孤單一人的痛楚;她留不住他的時間,只敢祈求“下輩子”的相守,願意配合他的演出,只為予他一份心安。他們的悲傷在於求而不得,而比悲傷更悲傷的,是那些出自真心的假意,是那些在生活裡無奈的周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關於愛,我們到底能夠承受多少?

如果愛情是“失去對方几秒鐘,都會感到窒息”,那我們為什麼又要為這種逃避自我的故事而感傷呢?我想,大概是因為“逃避”是大多數人的習慣,而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的感受過愛一個人是可以擁有超越害怕傷害、不製造傷害的能量。泰戈爾說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電影卻在講遺憾,世界是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彼此站在對方面前都知道對方愛自己,卻把對方推進悲傷的黑暗裡。害怕傷害對方,在不斷退縮中失去,是電影想要表達的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影院裡不少姑娘在觀影時哭的稀里嘩啦,有人哭是因為腦子裡裝了太多的事;有的人哭是因為腦子裡裝了太多的情。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不管你是哪種人,出了影院都得迴歸現實。

意料之中的是,電影被冠上“矯情”的標籤,頗受質疑。從片名到故事,再到敘述方式及營造氛圍,都形成強烈的催淚攻勢。車禍、絕症、孤獨、死亡、愛而不得等元素的集合,也是經典老套的韓劇情節。

以真情與錯過之間的矛盾張力為核心,固然能戳中觀眾的痛點與淚點,尤其是男女視角的錯位敘述模式,將真相以男主角張哲凱死後的補充敘事方式和盤托出,悲傷的渲染愈加濃烈,但依然是常見的虐戀模式,在賺取眼淚的同時,沒有任何的衍生意義。恰恰是在作品中放入一個無辜受連累的備胎楊佑賢(張書豪 飾),既服務於主線,豐富了故事內容,又引發共情、憤怒等多重情感的投入,增強了故事內涵的層次性,激發觀眾的理性思考與批判性討論。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關於愛,我們到底能夠承受多少?

一部好的藝術作品,不僅僅承擔敘述理想的任務,還要在大眾可接受的範圍內進行順應道德與觀念的書寫。優秀的作品正是要深入現實,在表現理想、講述現實的同時,挖掘突破道德底線與正面價值觀的部分,勇於表現負面與爭議。適當的引入爭議是對作品內涵的豐富,也會推動觀眾在討論辯駁中更加理性。

這世上的愛情都是你情我願的。兩個在一起的人,沒有因為對方的存在感受到愛,卻不得不習慣那份孤獨,這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吧!

文 | 小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