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來源:路橋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一、池州大橋簡介

池州長江公路大橋,位於長江下游貴池河段,連接池州市和銅陵市,是安徽省“四縱八橫”高速公路規劃網中“縱三”濟祁高速跨越長江的關鍵性工程,全長41.026公里,其中長江大橋長5.818公里。它的建設對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加快地區整體開發開放,帶動安徽沿江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二、03標施工概況

大橋跨江主橋03合同段由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合同金額5.61億,工期40個月。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主要施工內容:北引橋2540m上下部結構施工、30m、40m小箱梁預製安裝;北主橋基礎塔柱施工、鋼箱梁安裝和斜拉索安裝等。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三、工程特點

1、施工難度大:

1)施工線路點多面廣,工序複雜,施工組織難度大。在近3km的施工範圍內,村莊農田密佈,徵遷事務眾多,協調工作量大;樁基、承臺、墩身、架樑施工相互交叉影響,安全管理要求高;橋址區域毗鄰長江主航道,來往船隻多,航運繁忙,防撞措施要求高。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2)828米主跨在國內同類型橋樑中位居第四,大跨徑高塔施工難度大。北主墩基礎由36根直徑2.5m,深度80m的鑽孔樁組成。施工區域地處長江大堤壓浸臺上,鑽孔樁下穿地質軟硬交替,情況複雜;北主塔高237m,主跨828m,合攏技術要求高,每當工程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時都會出現一些新的技術難題。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2、科研要求高:

梯度混凝土工藝、分組集聚錨錨固於塔間鋼橫樑上施工工藝,均屬國內首創,需要大量科研攻關。同時,業主單位提出打造安徽精度、品質工程,建設一座安全隱患零容忍,安全生產零死亡,分項工程優良率全部達到100%的安全、優質大橋。

四、特色管理理念

自開工建設以來,03標項目部以交通部“五化”要求為方向,在汲取多個同類大型項目施工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本工程特點,制定了科技創新、標準化施工、精細化管理和文明施工生產的建設方針,大幅度提升車間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

科技創新:

項目部在依託中交二航局技術支持的基礎上,專門成立了創新科研小組進行材料、工藝、設備等方面的科技攻關,先後破解了分組集聚錨錨固於塔間鋼橫樑工藝研究、梯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及布料工藝研究等難題,填補了國內橋樑領域梯度混凝土施工工藝的空白,使塔柱施工質量和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標準化施工:

1)標準化駐地建設,項目部駐地辦公樓房建設寬敞明亮、舒適安全,員工生活區實現功能區劃。

2)標準化加工車間,項目部積極探索橋樑施工“由高空變平地,從野外到車間”的施工理念,模塊化、車間化並舉,建立標準化鋼筋加工車間,切實提高工藝水平和勞動生產率。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3)裝配式爬梯,項目部採用工廠化製作高空爬梯,現場分節匹配安裝,造型美觀,安全 耐用。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4)墩身鋼筋籠整體預製吊裝,墩身鋼筋籠製作在鋼筋加工車間內完成,運輸至前場吊裝,有效減少鋼筋安裝高空作業時間。工藝的改進使墩身保護層合格率達到95%以上,受到業主、監理的一致好評。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精細化管理:

箱梁預製從廠地選址到施工都融入精細化管理理念,預製廠規劃實現功能區劃且預製和安裝一體化,並通過不斷細化、優化施工工藝,使得箱梁預製水平顯著提高,打造了箱梁預製新的名片。職能部門成本月報制、現場施工信息日報制等細化管理,使成本、進度和安全始終處於管控狀態。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文明施工生產:

場地不硬化就綠化、材料堆放整齊劃一,施工區垃圾分類、每天保潔等,並實行安全文明施工流動紅旗考核制,有效加強了現場文明施工生產。

五、總體施工工藝

1、整體佈局

項目整體佈局本著“經濟實用、相對獨立、便於管理、方便施工、安全環保”的原則,按照“工廠化、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的要求進行駐地和場站的選址和規劃,兼顧考慮臨時徵地在施工完成後及時恢復,確保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項目部也因此榮獲了2015年度安徽省環保示範工地稱號。

2、主要工藝:

Z4#主墩採用填土築島的方式形成施工平臺。佈置3臺ZDJ-4000型、1臺KP-4000和1臺KTY-4000共5臺迴旋鑽機進行成孔施工,一臺80t門吊作為鋼筋籠下放、混凝土澆築的主要起重設備。鋼筋籠在後場採用長線法制作,現場使用機械接頭接長龍門吊分節下放。

混凝土澆注採用2臺120m3/h的攪拌站生產,輸送車運輸至施工現場,拖泵送至各施工點。承臺採用鎖口樁圍堰進行支護,內部設計兩層鋼管與型鋼組成支護體系。在高度方向分三次混凝土澆築,分別為1.5m+2m+3m。設置六層冷卻水管,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進行控制。其中第三層承臺澆築時,同步澆築80cm塔座榫頭。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索塔塔高237m,為更好融入池州地域文化特色,在花瓶型主塔的基礎上提出了佛手、佛珠、佛光的概念。在主塔的上塔柱間嵌固6顆球形的鋼橫樑,塔柱猶如合十的雙手,鋼橫樑如佛珠,集束呈放射狀的拉索寓意佛光,整體造型生動,實現了橋樑建築與美學、人文的融合統一。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索塔採取一種新型的梯度混凝土體系進行設計和施工。其中,外層採用30cm厚白色纖維耐久混凝土,內層採用普通C50混凝土。兩種混凝土的配合可以有效增強結構的耐久性和抗裂性,並且節約施工成本。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斜拉索為無粘結鍍鋅鋼絞線拉索,採用外置集聚式鋼橫樑錨固形式。且索塔從中分為兩肢,錨固區採用外露式設計。兩上塔柱通過鋼橫樑相連。斜拉索以集聚錨的形式分別錨於6個鋼橫樑內。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Z0~Z3號墩位於樅陽岸大堤外,墩高40.35~42.66m不等,上部結構採用全寬39m的現澆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形式,箱梁全長147m(含鋼混結合段),為整體箱型,採用單箱六室結構,兩端為斜腹板結構。現澆箱梁施工採用少支點鋼管支架進行,安裝兩臺塔吊作為施工的主要起重設備。

鋼箱梁分4個部分:輔助跨梁段、索塔區梁段、中跨側支架上樑段、標準梁段。輔助跨梁段、索塔區梁段利用800t浮吊逐段吊裝,逐段縱向滑移就位,逐段進行拼裝。索塔區梁段拼裝好後將梁段與索塔進行臨時固結。標準梁段採用1臺320t橋面吊機進行吊裝。

引橋樁基均屬於陸域施工,樁基直徑有1.8m、1.6m和1.2m三種形式、共419根,鑽孔樁採用旋挖鑽與衝擊鑽鑽孔施工工藝,配備10臺8t型衝擊鑽和2臺ZR-360型旋挖鑽進行樁基施工。承臺有矩形、工字型、樁頂系梁和王字形四種,共計152座,均採用陸域放坡開挖法施工。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針對種類繁多、工藝複雜的局面,項目部逐點突破,對截面形式變化較小的實心墩,採用在後場胎膜上整體同槽預製加工成型,分節打開並吊裝運輸,現場分節接高安裝的工藝。

北岸引橋上部結構採用30m、40m箱梁鋪設,總計763榀,全部在預製場預製完成,由200t門吊提樑,箱梁架設採用一臺雙導軌SN200型架橋機完成,箱梁的橋面運輸採用一臺200t專用運梁車實現。

池州長江大橋施工工藝詳解

在40個月的建設期內,二航人將始終秉承“爭科技領先、創管理一流”的企業精神,竭盡全力將池州大橋建成一座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百年大橋、放心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