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課堂和中學課堂有哪些區別?

博士愛教育


一,大學課堂老師以啟發式教學為主,比較寬泛,需要學生自己去理解去領悟,而且許多知識點老師以點到為主,不可能很細很詳的去教,需要學生課後大量大量的時間去查參考書查文獻(特別是文科相關的),而理科則需要學生課後花一定時間去通過實驗再探討多次反覆得出結論(如化學生物物理等)。

二,高中課堂相對大學課堂,老師還是以講課為主,多注重講解後分析,學生需要配合做一定量的理科作業,經過刷題後把定理定律掌握熟練,做到舉一反三,文科學習需要老師上課前上課後筆記的完善,加上背記相關知識點和相關信息文獻,比如歷史,在學習某個時代社會歷史事件會有因果關係的人物或事件,導致重大的歷史變化。前因後果,不是單一形成的。所以高中課堂文科擴展知識點還需學生花點時間去學習,但相對大學文科學習所花時間擴展和理解知識會稍容易許多。較多以聽課為主,課外擴展為輔。


武漢初數理化賈老師


有人說上了大學就無比懷念中學老師。中學老師起早貪黑和他們一起復習,一起猜題壓題。而大學老師則相反:明明期末試卷就是他出的,他還在那裡裝?

開個玩笑,從學習方式來看。中學學習方式類似保姆式,而大學則相對開放自主。中學教育以升學為短期目的,而大學教育則以專業和就業為長期目標。中學老師要坐班,一天到晚你都能逮到,很多時候是班主任逮你……大學老師不用坐班,所以課後交流的機會很少。

以上因素決定了大學課堂和中學課堂有很大的不同。中學課堂以考點的鋪成,複習,練習為主線。大學由於課時原因,每節課的知識量非常大,節奏也很快。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同學一覺醒來發現老師已經走過了20多頁。當然很多總功的學生下去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消化夯實和拓展學習。

正因為是大學,所以我覺得課堂上有了更多的互動和思辨,且話題還比較廣泛。而中學課堂更多的教授知識點本身,大學老師則傳遞的是一種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和技巧。最後中學的課堂補充就是作業和試卷。而大學課堂的補充也可能是乎知和(A+C)/2站。


秒懂編程


大學課堂和中學課堂的區別:

年紀上的區別

年齡上的區別是大學和中學課堂上最明顯的區別吧!肉眼可見。

大學課堂上都是成年人了,而中學課堂上基本上都是未成年,相對來說,中學課堂上的面孔更加稚嫩,青春,陽光,有活力。

教育方式上的區別

中學教育屬於灌輸式教育,一切都是為了中考和高考服務,考什麼老師教什麼,老師負責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讓他們聽懂,會做題,考試分數考的高一點,考個好高中或者是好大學,一切為考好學校服務。

大學教育則屬於啟發式教育。目的在於引發學生的思考與討論,老師只是一個問題的發起者,而學生才是問題結果的探索者,這和高中的老師全部給你準備好是不同的,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作用更大,對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的訓練更有效果。

這也是大學和中學最本質的區別,學生和老師角色定位的轉換。高中老師像是一個輸入器,學生是一個桶,高考考什麼,老師就是往桶裡輸入什麼。

大學老師是引導者,更像是一個禪師,只是提點學生,學生屬於苦行僧,能夠悟出什麼,看自己的努力。

課堂氛圍的區別

高中課堂上大部分人還是認真聽課的,為了考個好學校,而且老師上課把關也比較嚴格,因為一個人懶散會影響到周圍其他同學的學習。這樣就會導致全班的水平下降,這是老師不能容忍的關係到績效獎金,所以會比較嚴厲。

大學課堂上則不一樣,愛聽就聽,不愛聽拉倒,睡覺的,玩手機的,聊天的,熱鬧非凡,老師也不用對此負責,你不願意聽完全不影響他的工資,只會影響你自己而已。學不好,掛科了,拿不到畢業證,找不到工作,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要對自己負責就認真學,不然就隨意。

以上就是中學課堂和大學課堂的三個比較突出的區別,其餘的歡迎大家補充。


關注教導主任說,教導主任每天和您胡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