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十年 星牽萬家——中星9號運營10週年不忘初心服務記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不久,當地情勢危急,餘震不斷,而此時位於四川省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即將迎來一次重要的發射任務,廠房內的中星9號衛星已經進入燃料加註前的準備階段。

作為衛星用戶方代表,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衛通”)高工李玉群當時正在衛星廠房內,給家裡報過平安後,她心裡還有些忐忑,應該不會影響發射吧?

經過各方迅速評估,發射如期進行,但李玉群的心情卻輕鬆不起來,電視中不斷傳來受災人數增加和災難現場的新聞,讓她和所有試驗隊員們在悲痛中更堅定了確保任務圓滿完成的信心,要用發射的成功為災區人民鼓氣加油。

距離發射不到一個月,大家鼓足幹勁,各項工作緊張有序推進。2008年6月9日,中星9號由長征三號乙火箭託舉一飛沖天,成為我國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專用電視直播衛星,從此我國偏遠農村地區收看電視難的問題得到了極大改善。這一飛,到如今已整整10年。

直播十年 星牽萬家——中星9號運營10週年不忘初心服務記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中星9號

中法雙星構建中國第一代直播衛星系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各行各業對廣電業務需求猛增,我國相繼加快了直播衛星系統的論證工作。2000年,廣播電視衛星直播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計劃中的高新技術工程。2004年,國家批准由國產衛星與國外成熟衛星同軌備份,組建中國第一代直播衛星空間段系統。

當時為打破美國製裁,中國衛通向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訂購了中星9號廣電直播衛星。衛星採用SB4000成熟商用衛星平臺,裝載22個Ku轉發器,設計壽命15年。

這並不是中法兩國的首次航天牽手,更早發射成功並投入運營的亞太六號和中星6B也是中法合作的果實。法國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今年年初,法國總統馬克龍來訪,在中法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兩個航天大國之間的合作又有了新進展。今天再回首10年前中星9號的發射成功,無疑也為日後源遠流長的中法合作鋪下了基石。

同樣回首10年前,時任中國衛通中星9號有效載荷負責人的蔣龍城,卻留下了一點遺憾。 “從初步設計、關鍵設計到監造,我一直陪著它。”中星9號就像自己待字閨中的女兒,但因為地震對進川限制,蔣龍城最終沒能到現場送女兒“出閣”。

據蔣龍城介紹,直播衛星與其他衛星不同,需要反覆進行覆蓋優化設計,使衛星下行波束有效覆蓋整個中國疆域。同時,中星9號首次使用了大功率放大器,其有效輻射功率滿足中國直播衛星系統使用要求,可使全國97%以上居民使用0.45米小口徑天線直接接收中國的衛星廣播電視節目。

發射後不到一個月,7月5日,中星9號開通4個轉發器傳輸45套電視和43路廣播,進入業務試運行階段;8月6日,西藏地區近7000臺衛星電視接收機從亞太IIR轉星至中星9號,標誌著中國直播衛星業務正式開通。同月,廣電總局專門對中星9號覆蓋進行實地測試,選擇阿勒泰、西沙、漠河、普蘭等27個測試點進行,結果表明中星9號性能良好。

直播十年 星牽萬家——中星9號運營10週年不忘初心服務記

中星9號衛星下行覆蓋圖

2013年,為確保直播星業務安全播出,規避中星9號孤星運行的系統風險,確保億萬群眾收看的廣播電視節目安全播出,中國衛通申請重啟中星9A建設工作。中星9A還增加了南海波束,解決了南海軍民收看電視難的問題。2017年6月19日,國產廣電直播星中星9A發射,隨後承擔了黨的十九大以來中星9號直播星安全備份的任務。

從“村村通”到“戶戶通” 直播衛星彌合數字鴻溝

距離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幾百米的大涼山深處,是彝族男孩邱木作哈世代居住的麻葉林村。雖然只有這幾百米的距離,駐紮在發射場的中星9號試驗隊隊員和麻葉林村村民在信息獲取上卻有著迥然的差異。來自大城市的試驗隊員對廣播電視和網絡瞭如指掌,而最遠只到過冕寧縣城的邱木作哈,卻幾乎沒有瞭解外界的渠道。

一道看不見的數字鴻溝就這樣橫亙在大涼山中,而從這裡發射升空的中星9號廣電直播星為消除數字鴻溝、縮小城鄉差距提供了技術手段。

通過中星9號,西藏農村的老百姓看到了當年北京奧運會的盛況;大涼山偏僻村落的屋頂上也架起了接收衛星信號的“鍋”,並且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國家把直播衛星定位為公益性服務平臺,主要向有線網絡未通達的農村地區提供廣播電視服務,從而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有效方式進一步滿足廣大農村群眾對電視節目數量和質量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直播衛星的全國覆蓋下,“十一五”期間,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全部實現通廣播電視,72.28萬個自然村中有53.03萬個採用直播衛星方式實現。全國已實現100%的行政村通電話、100%的鄉鎮通互聯網、94%的自然村通電話,數以億計的農民藉助電波搭上了信息時代的通信快車。從2011年開始,廣電總局在“村村通”的基礎上,在全國推廣衛星廣播電視“戶戶通”,直播衛星用戶規模不斷增長。

目前,中星9號已在軌運行10年,共傳輸15套高清、76套標清和67套廣播節目,直播衛星用戶數超過1.3億,確保了黨中央的聲音及時傳到億萬人民心中。

直播十年 星牽萬家——中星9號運營10週年不忘初心服務記

直播衛星業務穩健增長

推動業務轉型 探索直播星發展新模式

面對運營10年的中星9號及已交付使用的中星9A來說,啟動接替星項目是中國衛通下一步的任務。此外,直播衛星業務模式的創新也是一個課題。

直播衛星雖然大大改善了偏遠農村地區的廣電公共服務,在直播星業務用戶數量逐年迅速增長的形勢下,轉發器出租率雖有提升,但優質轉發器資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如今已經擔任中國衛通業務運行中心技術總監的蔣龍城,對傾注半生心血的直播衛星業務考慮得更加長遠,他希望呼籲加大直播星使用力度,特別推動重點區域業務應用,加速實施開展增值業務計劃,多方位挖掘眾多用戶價值。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這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要通過不斷轉型、創新發展模式來實現。對直播衛星來說,只有更好地更充分地發揮其優良的性能效益,才能更廣泛地滿足老百姓對廣電服務的需求,這也是未來直播星應該努力的方向。” 蔣龍城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