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遊戲化思維設計產品(下)

通過遊戲化思維設計產品(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講到了遊戲化思維的前三個步驟,分別是製造有趣的用戶體驗、設置自動化反饋以及社交分享,今天我們來繼續看剩下的幾個步驟。

四、快速循環。

要想讓遊戲化過程變得完整,第四個步驟是快速循環。

就像你玩遊戲總是停不下來,一局結束,馬上就要開始下一局一樣,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你也需要讓用戶快速進入到下一個使用虛幻中。

關於這一點,我們之前介紹的戶口模型剛好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我們說過,戶口模型分為四步:處罰、行動、獎勵和投資。

你需要結合這四步讓用戶在你的產品中完成一個使用循環。舉個例子,有一款產品設計是這樣的,如果用戶對某個問題好奇就可以發佈這個問題,APP會自動推薦一個邀請清單,你可以邀請清單上的用戶來為你解答。

此外,APP還會給你推薦相關問題,如果你還對相關問題困惑,就再次開啟這個使用循環。

類似的思路也被另一款產品學會了,這是一個有關社交的app,如果你在某個地方遇到一個人,但沒有留下聯繫方式,就可以嘗試去這個app中去搜索他。

如果找到這個人,你就可以嘗試和他建立聯繫,而且通過查看他的人脈,你可能會發現更多需要認識的人。

在你想要和更多人建立聯繫的時候,事實上就進入了一個新的使用循環。

五、編織一張龐大的社交網絡。

如果前幾步做的不錯,你的產品可能會因為良好的體驗吸引到不少用戶,但是這顯然還不夠,怎麼樣讓更多人加入進來呢?

剛開始的時候,你不一定要直接觸及到數百萬用戶,而是可以嘗試去觸及數百萬個可能被連接的人。

比如說,你可以打通其他社交網絡,讓用戶邀請其他社交平臺上的朋友,並且在具體實現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競爭和協作機制。

我們還是用上面的例子來講,它有一個邀請回答的功能,就像我們之前說的,當你發佈問題之後,會向你推薦擁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

這個解決方案之所以有效,第一是因為他給用戶推薦了更可靠的答案來源,第二,這個方式很尊重答主,會讓他們更有動力參與進來,這其實在知乎上也是一樣的,甚至還誕生了一個標誌性的詞語—謝邀。

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這款產品就運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競爭機制,誰的答案被系統認為質量更高更匹配,就具有更大可能被推薦回答一個相關的問題,這是優秀答主們希望繼續回答新問題的一個巨大的動力。

六、展示可量化的行為和影響力。

遊戲化的核心之一就是量化用戶所做的事情以及它所處的位置。

所以,產品裡的幾乎所有東西都可能被衡量,正是這些量化的數據和記錄使得用戶感知到自己的成就,所以才有下一步行動的可能。

例如推特,在這個平臺上,幾乎所有行為和影響都是量化的,比如關注人數點贊數、轉推數和收藏數,這些都可以在個人中心中查看。

再比如上述的例子,在這個平臺的個人頁面,也有大量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回答的內容、時間、點贊數和瀏覽量等。

以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遊戲化思維的六個關鍵步驟,瞭解了這些,你就能更系統地設計自己的產品。

我們再來做個簡單的回顧:

第一,良好的遊戲化產品需要直接針對用戶行為並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

第二,遊戲化依賴自動化反饋,可以嘗試用一些基本的行為規則,使得激勵用戶這件事變得簡單;

第三,遊戲化需要社交分享,核心在於邀請朋友賺錢,這是讓老用戶邀請新用戶的一種好方法,並且容易產生病毒性營銷的效果;

第四,快速循環,可以試著結合我們之前介紹的戶口模型來設計相關機制,通過及時的行為反饋,讓用戶受到激勵,給他們提供進一步嘗試的動力;

第五,構建社交網絡,並且通過協作和競爭機制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最後一點,衡量用戶的行為和影響,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都能感知到自己在這個產品上都付出了什麼,並且收穫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