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商隱,餘暉晚唐裡,抑鬱不得志的專情才子

兩百多年的唐朝歷史,我唯獨喜愛晚唐,它就像秋日裡的黃昏,帶著少許的落寞與悲涼,有中化不盡的哀愁。在晚唐的文學史上,李商隱享譽盛名,許多人都想見一見大才子的真容。他的詩真實不做作,沒有刻意追求詩的形式,反而是這種獨特的寫法,讓他有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詩人李商隱,餘暉晚唐裡,抑鬱不得志的專情才子

李商隱並不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從小家庭清貧,他的父親更是在他小的時候便離開了人世。身為家中長子的李商隱,知道家中的經濟形勢不太樂觀,當家作主的父親走了,母親又是一個弱女子,底下還有懵懂單純的弟弟妹妹。他彷彿一夜之間長大成人,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為別人抄書賺取報酬,補貼家用,有時甚至抄到深夜。在這樣緊迫的情況下,李商隱仍堅持對文學的信仰,練字讀書,長期下來,他已經可以寫個好文章和好書法了。

詩人李商隱,餘暉晚唐裡,抑鬱不得志的專情才子

當時,盛行士農工商等級制度,百姓以能讀書當官作為一生的夢想。李商隱,也是如此。長期不斷刻苦讀書,就是想有一天能當官,實現夢想。但是,社會是現實殘酷的,窮苦人家的孩子,要是沒有什麼機遇,是很難當上官的。李商隱努力了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漸漸的,他沒有了當初的自信和意氣風發,他逐漸老了,開始害怕這一輩子是不是都這樣了。

詩人李商隱,餘暉晚唐裡,抑鬱不得志的專情才子

值得寬慰的是,努力的人是有回報的,李商隱十多年日日夜夜付出的汗水有了成果,他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在任職的過程中,上司的排擠、同事之間複雜的關係,都使他萬分屈辱,無法忍受,最終他回到了家鄉。在他備考、做官的十幾年間,他的妻子王氏在他身後一直鼓勵他、支持他。

詩人李商隱,餘暉晚唐裡,抑鬱不得志的專情才子

王氏的家庭和李商隱的家庭不同,她出生於富貴家庭,衣食無憂。在她還是一個少女的時候,偶然讀過李商隱的詩,覺得李商隱十分有才華,偷偷的愛慕著他。他們的結合,也是一個絕美的愛情故事,李商隱花費了很多心思,才獲得王氏父親的認可,成功娶到王氏。兩人婚後感情特別好,平淡如水。王氏是個賢惠溫柔的女人,她知道李商隱不該居在這小小的地方,他應該往高處飛。

詩人李商隱,餘暉晚唐裡,抑鬱不得志的專情才子

所以李商隱常年在外遊歷,王氏也沒有埋怨李商隱,在背後默默的支持他、鼓勵他。這樣溫柔的王氏,讓李商隱充滿力量,不斷為夢想努力著,同時又讓李商隱十分的愧疚,愧疚於與王氏聚少離多,讓她一人承擔家庭的責任。愛情故事的結尾,王氏病逝於春夏之際,李商隱痛不欲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