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關善:專業制勝 信譽制勝,鋪就“靜水流深”律政人生路

在人的一生中,有效從事工作的時間不過短短三四十載。有的人把工作看作謀生方式,有的人把工作看作畢生事業。無論初衷為哪般,都有值得欽佩與尊重的內涵,但後者更接近於“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純粹。

楊關善便是後者。無論市場風雲如何變幻,他始終秉持“專業制勝,信譽制勝”的原則做事。從世俗的角度看,一位年近五旬之人,仍對事業持有這份“不近人情”的堅守,未免過於理想化。但恰恰是這份始終如一的堅守,才讓我們從楊關善的過往經歷中,窺見到了以其韌性與品格澆灌出的碩果。

專業制勝——業務領域的佈道者

2015年9月14日,楊關善正式加入大成律師事務所,如今已經在大成律師事務所服務了整整5年。“專業制勝,信譽制勝”是楊關善加入大成律師事務所伊始,給自己立下的規矩,更是信仰。

5年間,楊關善響應所內推行的“1+3”模式,以不動產與建設工程為主專業,公司與併購,能源、自然資源與環境,爭議解決為輔專業,深耕PPP領域業務,將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法律服務模式,引入到其他領域,有效結合,獲得了較高的市場評價。楊關善同時抓住中國企業合規管理的風口,深入研究,成果頗豐。

時間追溯到2003年。

楊關善從中國政法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後,入職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其後調至中鐵資源集團,在法務崗位一干就是12年。中鐵所能提供的平臺無限廣闊,足以充分施展一個人的才華。如果一生只為中鐵服務,也不失為一種成功。但如此度過一生,楊關善總覺有些許缺憾。他認為人生是一個不斷探索和認識自我的過程,他希望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並把自己的光與熱輻射到更多的地方。抱著這樣的想法,2015年,他毅然放棄中鐵的“金飯碗”,加入大成律師事務所。

大成律師事務所作為全球最大的律師事務所之一,服務客戶遍佈全球,追求高品質與高價值的法律服務,並始終保有創新的活力與魄力,這一點與楊關善的個性十分契合。

在加入大成律師事務所以後,楊關善的業務模式從公司法務轉變為社會法律服務。2015年適逢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蓬勃發展,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面向全國推廣這一模式,鼓勵社會資本與政府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開展合作。實踐中PPP社會資本方大部分是建築業企業,這一業務範疇恰與楊關善以往專注的行業領域吻合。但同時由於PPP模式法律關係複雜、週期長、不確定性大等特點,不僅對律師的專業性要求較高,也非常挑戰律師團隊的綜合服務能力。這對楊關善而言,是機遇,更是挑戰。以此為契機,他依託十幾年來積澱的資源優勢,將自己的業務領域確定為以不動產與建設工程為主,公司與併購,能源、自然資源與環境,爭議解決四板塊同步推進,在PPP業務方面持續深耕。

他接手的“第一單”PPP項目是呼和浩特市地鐵一號線,投資總額達160餘億元。此後,楊關善陸續在PPP領域服務了政府、央企、地方國企以及一些民營企業,開展了一系列軌道交通、公路、地下綜合管廊等大型PPP項目,並憑藉專業實力入選財政部PPP專家庫以及湖北省PPP專家庫,迅速在PPP領域贏得了聲譽。

2018年,楊關善律師團隊研發的《政府或社會資本、項目公司參與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全流程法律服務》項目成功入選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項目(產品)目錄(第一批)》,並獲得大成總部2018年度評優專業品牌影響力突出貢獻獎。優質的全流程法律服務,展現的是楊關善律師團隊在專業領域的長期積累,是豐富實戰經驗基礎上鑄就的系統法律服務,是整體實力的象徵。這也是他們團隊諸多法律服務產品創新中的一種。

在經年累積了PPP業務豐富經驗後,楊關善認為,PPP模式可以與其他諸多領域業務很好地融合。以其目前正在開展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為例,該項目是在2019年12月自然資源部發布的《關於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之後啟動的。楊關善熟知PPP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認為上述意見的主導思想是希望政府引入社會資本,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方式實施礦山生態修復,進一步明確地說,便是可以充分引進PPP模式。其實,在2018年6月,楊關善就撰寫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主體責任與PPP模式的引入》一文。因此,他熟練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PPP模式與礦山領域以及建設工程領域緊密結合在一起,融會貫通地開展業務。

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7年正趕上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公開遴選法律顧問。楊關善律師與大成律師事務所其他高級合夥人組成強大的律師團與三十餘家全國知名律所參加競爭,憑藉團隊綜合實力一舉奪魁,自此開始擔任自然資源部法律顧問,現已進入第四個年頭。自然資源部主管土地、礦產、自然資源,這與他“一主三輔”的專業方向完全吻合。

2019年中國機場建設領域的旗艦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邀請大成律師事務所參與常年法律顧問一職的比選,按照大成律師事務所公共案源分配流程,這一選聘機會被分到楊關善所在的業務部。在履行公開公平公正的選聘程序後,楊關善律師團隊以其出眾的專業表現,從10家強勁的競爭對手中勝出,順利簽約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常年法律顧問。

以上成功競聘,無疑是對楊關善律師團隊專業能力一種很好的認可。

在企業合規方面,楊關善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早在2014年,國務院國資委就提出,要在中央企業推行合規管理,彼時楊關善就敏銳地洞察到,合規管理將是今後國有企業管理的主旋律。

近年來境外面臨美國等國家的長臂管轄和西方大國、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嚴厲制裁,國內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嚴監管措施逐步出臺,楊關善撰文稱:中國已開啟企業合規管理“新時代”。當然,不僅是國務院國資委在中央企業系統推出了“零容忍”的合規管理政策,即便是地方國企或者民營企業,都必須面對新的合規形勢。

楊關善認為,受此影響,律師開展各方面的業務,都需要從合規角度審視客戶的需求,從而為客戶打造符合合規標準的法律服務產品。所以,對於律師業務而言,僅僅立足於法律已遠遠不夠,不僅要評判法律符合性,還要考慮政策符合性以及規章制度符合性,從而讓企業對合規風險有全面的認知,強化其應對各類風險的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一名律師的專業水平和服務價值。

近年來,企業合規的呼聲越發高漲。幫助企業構建合規管理體系,打造合規產品更是發展成律師的熱門業務,楊關善也投身其中。

由於他早在2014年便抓住了這一行業風口,累積知識,開展研究,所以起點更高,這方面的業務一經市場化,他便找準切入點,將合規管理與自己的各項業務有機結合,在實務中深入推廣。楊關善先後撰寫了《中國已開啟企業合規管理“新時代”》等一系列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業文章,同時圍繞合規管理這個主題為多家國有企業授課10餘場。

專注,所以專業。楊關善不斷以實際行動詮釋著這一真諦。

信譽制勝——華麗轉身背後的艱辛

楊關善這5年看似華麗的職業形象背後,實則充滿了不為人知的艱辛。

2015年,對於從體制內投身商事業務領域的律師而言,並非一個很好的時機。一方面,宏觀經濟層面,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對律師行業的影響未消,另一方面,國內法律服務市場接近飽和,從政府部門、司法機關、高校和企業湧進律師隊伍的大批人才,使本已激烈的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其中不乏惡性競爭等市場亂象的存在。

早年便在律師行業摸爬滾打的楊關善,坦陳對律師行業當時的狀況有充分的認知,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但即便如此,在這5年的搏擊中,他還是切身感受到了律師的“行業之痛”。

經濟下行、市場飽和激烈競爭,律師同行之間低價競爭現象已常態化。客戶雖看重律師的專業能力,但更在意律師費報價的高低,往往價格會決定業務的得與失。這是楊關善眼中律師行業痛處之首。

痛點之二是招標亂象。隨著合規管理的強化,政府、國企在選聘律師時,採取招標方式成為普遍做法。不分大事小事,急事緩事,一律招標的做法在實際操作中給律師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首先是律師獲取業務的成本增加了。楊關善提到,他團隊編寫一份標書的成本在2萬至5萬之間,如果不中標則損失較大,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大大削弱了他團隊的市場競爭力。更讓楊關善和廣大同行無奈的是,“內定”現象普遍存在,不知情的盲目投標則會變成“陪標”。

痛點之三是客戶的“法外之情”。客戶涉訴業務在選聘律師時,除將價格作為重點考量因素外,對律師人脈關係格外關注,這兩點基本決定了律師能否拿到業務,因此進一步加劇了律師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

痛點之四是免費諮詢。客觀地講,免費諮詢不可能有效解決諮詢人遇到的問題,由於信息不對稱律師提出的諮詢意見甚至可能對其構成誤導。但現實中,尋求免費法律諮詢的現象普遍存在,由此增加了律師很多壓力與時間精力的投入。

痛點之五是支付業務介紹費。商業領域向中間人支付業務介紹費完全符合市場規則,但律師行業有特別監管要求,律師獲取業務不得支付介紹費。律師不僅不能違反法律法規,也不能違反行規,這是基本的合規要求。市場規則與行業規則之間的衝突導致了業務關係人的利益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如果有人踐踏這一行規,必然擾亂律師市場秩序,無形中給遵守這一規則的律師帶來傷害。楊關善因內心的那份堅守,也因此“錯失”了不少“大單”,但他並不後悔。讓楊關善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前領導、同事和朋友以及服務過的客戶,不乏主動為他介紹業務而不求回報的人。這也讓我們看到了堅守和信譽力量。

切身體會到律師行業之痛,令楊關善進一步加深了對“律師”的行業理解和包容。

談及律師職業性質,他坦言,目前大眾對律師的期望有時過高,認為律師就應該是正義的化身或正義的守護神,然而,依據他個人的執業體會,更準確地講,律師只是“法律服務提供商”,也就是從專業角度為委託人提供法律諮詢、建議和解決問題的方案。

但是,他強調,法律服務商畢竟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商人,行有行規,每一位有職業操守的律師應在個案的處理中自覺地維護正義,推動法律的正確實施。

楊關善深知,律師行業的變革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但是他堅信,他以及其他千千萬萬的律師會堅守自己的底線與信仰,共同創造整個行業規範化時代的未來。

他表示,要實現這一點,律師其實可以主動有所作為。比如,律師在提供諮詢服務時,不能任由自己處於被動狀態,要堅持從專業角度依據法律提出相對獨立的觀點。也即律師與客戶產生互動,引導客戶接受並採納自己的意見。楊關善認為,與客戶溝通是一門藝術,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嘗試。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參與社會活動、舉辦培訓講座、開展研究、發表專著等形式,逐步推動中國法治的進步。

楊關善認為,律師獲取案源的理想狀態不過有兩點。一是律師對案源的選擇權,二是律師對法律服務的定價權。所謂對案源的選擇權,並不等同於出租車拒載乘客,這是專業化的需要。每個律師的專業領域不同,如希望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就要做到在自己專業領域精益求精,專業領域之外的業務,不要為了創收而盲目接受委託。所謂律師享有定價權,並非是鼓勵律師罔顧市場規則,唯利是圖,恣意抬高價格,而是為確保法律服務質量收取合理的費用,避免低於成本的惡性競爭。

堅守初心——執業道路行穩致遠

在大成律師事務所的這五年,對楊關善的事業而言是重大轉折,這種轉折,不僅僅體現在業務板塊,更是一種思路的變化。

在楊關善看來,經過5年的探索,雖距離既定目標還存在差距,但慶幸的是自己所追求和秉持的“專業制勝,信譽制勝”理念從未動搖,也正是這一理念讓他在法律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律師行業給予了他經歷、成長以及榮譽,他也樂意盡己所能回饋社會,同時,也希望借用這個機會與更多企業、律師產生思想碰撞,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

本著這樣的初心,楊關善堅持開展法律培訓和講座。2015年至今,面向央企、國企、律師協會以及大型民企,他一共做了55場,主題主要圍繞PPP模式、建設工程、礦業能源、企業合規等專業領域。

從2017年開始,楊關善還萌生出運營一個屬於自己團隊的公眾號、把研究與實務同步推進的想法,因為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把過去的研究成果系統地記錄下來,還能夠進一步促進業務的研究。不過,作為一個非常理性的人,但凡決定做一件事,楊關善都希望做到最好,並長期堅持下去,因此,他思考很久,直至2018年4月,認為團隊的力量足以支撐起持續維護公眾號了,才放手去做,正式啟動了“法務善論” 公眾號的運營。

“法務善論”公眾號推出之後,楊關善團隊經常放棄週末和節假日等休息時間,除業務之外,專注於專業文章的研究和輸出。因此,公眾號運營至今,即便中途團隊有所變動,也從未中斷。在兩年多的時間裡,楊關善帶領團隊一共輸出了一百餘篇原創文章,詳實記錄著他的執業歷程和研究成果。

這個小小的公眾號承載的,不僅僅是楊關善的學識、成就,還承載著他“專業制勝,信譽制勝”的初心,也是窺見他做人做事態度的窗口。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2020年8月份,國際知名評級機構《亞洲法律雜誌》(ALB)公佈“2020客戶首選律師”名單,全國共有20名律師入選,楊關善是其中之一。楊關善的入選客觀地反映了客戶以及市場對其個人的評價和認可,也是對他迴歸律師行業5年曆程一個最佳的總結。

在談起未來規劃時,楊關善淡然且堅定。

他笑言,在加入大成律師事務所之前,自己也曾是一腔熱血,對未來滿懷憧憬,如今,5年時間過去,當初的理想並沒有完全照進現實,但是自己努力過,嘗試過,沒有可遺憾的。

楊關善說,不會為了業務進步更快一點而委屈自己。“比如,這些年我雖然放棄了一些業務,甚至是標的額很大的業務。但不符合我宗旨的,我寧可不做,今後也當如此。”在這一點上,他態度堅定。

未來,楊關善仍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持續深耕,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法律服務。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放棄誘惑,堅守內心,雖然執業道路會變得更加“道阻且長”,但事業和人生卻能夠細水長流、既穩且深。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初心堅守中持續深耕,終有一天楊關善必定能夠和中國法治建設事業一樣“會當凌絕頂”,一覽“法治中國”的無限風光。

楊關善:專業制勝 信譽制勝,鋪就“靜水流深”律政人生路

楊關善律師

高級經濟師,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自然資源部法律顧問,教育部學位中心論文評審專家,財政部PPP專家庫專家,湖北省PPP專家庫專家,天津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寧波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市法學會物權法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金融與財稅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經濟糾紛調解中心調解員,中國政法大學國土資源法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校外實踐導師,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企業聯合會第六屆維護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工作委員會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