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走強,颶風繼續困擾墨西哥灣,美國欲對伊朗新增制裁

週四(10月8日),國際油價上漲,因石油工人繼續在颶風“三角洲”來襲之前撤離位於墨西哥灣的海上鑽井平臺,且美國欲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但由於美國新推刺激措施前景尚不明朗,且美國原油庫存增加,燃料需求前景依然令人擔憂,繼續牽制油價回升。


國際油價走強,颶風繼續困擾墨西哥灣,美國欲對伊朗新增制裁


北京時間16:40,NYMEX原油期貨上漲0.88%至40.30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1.00%至42.41美元/桶。

國際油價走強,颶風繼續困擾墨西哥灣,美國欲對伊朗新增制裁


颶風“三角洲”預計將增強為三級風暴,風速將達到每小時120英里(193公里)。包括雪佛龍在內的廣大石油生產商從總共183個海上鑽井平臺撤離工作人員,導致約150萬桶/日的產能停擺。
根據美國政府提供的數據,7月份墨西哥灣海上石油產量為165萬桶/日,佔據全美石油佔良的17%。過去幾個月,該海域遭受了多次風暴襲擊,但每次對石油生產的影響都是短暫的。
挪威石油工人罷工也支撐了油價,因北海鑽井平臺面臨潛在生產中斷。如果罷工按計劃於10月10日擴大,那麼康菲石油公司位於北海的Ekofisk 2/4 B平臺將被迫關閉。
油田運營商Equinor表示,除非罷工在10月14日之前結束,否則北海最大油田Johan Sverdrup將不得不停止生產。該油田的產能達47萬桶/日。
市場對美國燃料需求進一步回升的希望逐漸減弱。白宮官員週三(10月7日)重申,新推刺激措施的談判已經結束。之前一天,總統特朗普叫停了白宮和國會就廣泛紓困方案進行的談判。
美國尚無即將推出經濟支持措施的可能性,這強化了由新冠疫情帶來的破壞性影響——能源需求急跌的。政府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煉油廠對石油的需求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2%。


澳新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Vivek Dhar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採取碎片化的刺激措施不太可能改變美國不斷惡化的石油需求前景。”他指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國會批准對航空業和小型企業的薪資保護計劃,並向納稅人發放刺激支票。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汽油庫存下降143.5萬桶,降幅遠超預期的50萬桶;精煉油庫存也有所減少。 但是隨著產量和進口量的增加,原油庫存增加了50.1萬桶。

美國欲徹底封鎖伊朗金融業

美國在總統大選前幾周擴大對伊朗施壓。一位共和黨國會助手錶示,美國正準備最快在週四對伊朗金融業實施新的制裁。此舉實際上是將伊朗拒之全球金融業門外。專家們表示,新的舉措可能打擊伊朗取得藥品等人道主義物資的能力。
美國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目標從石油銷售到運輸和金融活動無一倖免,不過食品、藥品和其他人道主義物資除外。伊朗的重要收入來源——石油出口,今年稍早已降至數十年來最低水準。許多外國銀行已經不敢與伊朗做生意,包括與人道主義有關的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