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邁向“度假購物天堂”--12國內新聞--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刊雜誌--版權渠道--首頁

海南三亞的亞特蘭蒂斯度假區
張麗芸攝 新華社發

“十一”黃金週,海南迎來了今年的旅遊高峰。海南旅遊業已是千億元產業,產品體系豐富,新業態不斷湧現,接待能力日益提升。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開局之年,旅遊作為三大主導產業之首,海南加快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免稅購物已成為海南遊不可或缺的環節,海南正在從“度假天堂”升級為“度假購物天堂”。

復甦回暖走在前列

海南旅遊業復甦走在全國前列,8月份,海南接待國內過夜遊客522.49萬人次,同比增長2.0%,旅遊收入同比增長6.5%,今年首次雙雙實現同比正增長。

從5月開始,海南開啟國內旅遊市場振興,有序推進旅遊企業復工復產,多措並舉激發市場活力,出臺“支持海南旅遊企業共渡難關六條措施”“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等提振旅遊業,舉辦“海南自貿港熱浪購物節”“千萬人遊海南”等活動推動市場復甦。

加速回暖的海南旅遊不僅重新吸引了大批遊客,也受到眾多旅遊企業的青睞。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中國旅行社協會和中國旅遊集團共同主辦的“2020海南旅遊採購大會”近日在海口舉辦。大會是疫情以來全國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線下采購大會,旨在建立旅遊企業採購交流的平臺,共商海南旅遊業復甦之道,激發國內旅遊企業研發海南旅遊產品,為海南旅遊輸送更多的遊客,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推動海南旅遊市場快速復甦及發展。

海南旅遊振興有強大的政策紅利。今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海南旅遊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等深度融合,提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發展水平,支持建設文化旅遊產業園,發展特色旅遊產業集群,培育旅遊新業態新模式,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

多元業態豐富供給

自2018年4月13日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得到長足發展。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廳長孫穎介紹,2019年,海南共接待國內外遊客8311.2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57.80億元,海南旅遊業正式邁入千億元產業行列。海南旅遊業已培育形成了海洋、康養、文化、體育、會展、購物、森林、小鎮、鄉村和婚慶旅遊等十大旅遊產品體系,科技、航空、房車等旅遊新業態不斷髮展,擁有9個成熟濱海旅遊度假區、54家國際知名品牌酒店、66家A級景區,接待能力日益提升。

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開局之年,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三大主導產業之首,旅遊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海南旅遊充分利用自貿港政策,率先重點發展免稅購物遊、康養旅遊等。

康養旅遊已成為海南最具競爭力的旅遊產品之一。海南地熱資源居全國前列,溫泉或依山傍海,或臨河分佈。遍佈全島的溫泉度假區深受遊客歡迎。

記者來到瓊海市萬泉河畔的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這裡生態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形成了“水—島—林—田”獨特的景觀資源,是休閒康養之旅的好去處。先行區目前已有16個項目開工建設,9家醫療機構已開業運營,醫療體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產業集聚,融醫療、康養、養老和休閒於一體,持續探索國際健康旅遊和高端醫療服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免稅購物刺激消費

今年海南哪裡遊客最多?免稅店位居榜首。記者來到三亞國際免稅城、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只見遊客熙熙攘攘,各個品牌門店門庭若市,一些知名大品牌門店前更是排起了長隊,化妝品區域聚集了最旺的人氣。北京遊客劉女士告訴記者:“由於疫情原因,今年泰國遊計劃取消了。原本在首都機場和泰國買免稅品的需求,我消費在了海南。現在免稅店有買5件打8折的優惠,我正在找朋友湊單呢。”

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迎來最大力度調整: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上調為10萬元人民幣;增加了手機、酒類等免稅商品種類,免稅商品多達45大類;化妝品每人每次離島可購買30件、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等新規定,大大刺激了遊客的購物慾望,滿足了消費需求。尤其在暫停出境遊的背景下,極大拉動了境內免稅消費市場。

據海口海關統計,海南離島免稅新政7月1日實施以來截至8月31日,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55.8億元,同比增長221.9%。離島免稅購物對海南加快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釋放消費潛力,引導境外消費迴流,讓全國人民從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增強獲得感都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三亞國際免稅城、博鰲免稅店是遊客必到之處。免稅購物已成為海南遊不可或缺的環節。到海南休閒度假 免稅購物,幾乎成為所有遊客的必選行程。海南正在從“度假天堂”升級為“度假購物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