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20年,超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都在研究什麼?對我們有用?

在太陽落山的某個時候,你也許能看到,在西邊的地平線上,有一個明亮的物體,無聲地在天空迅速移動,它就是人類目前為止,建造的最大的太空建築,國際空間站。

作為科學研究和開發天空資源的平臺,國際空間站集成了人類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也是目前人類所創造的最昂貴的裝置。


花了20年,超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都在研究什麼?對我們有用?


自1993年計劃建立國際空間站到1998年的第一批模塊升空,直到2011年才完成初步的組建。目前,國際空間站已經花費超過1300億美元,內部配有許多最尖端的實驗室設備,雖然整體並沒有地球上的一些實驗室那麼大,但是它有一個所有地球實驗室都無法比擬的特殊環境,那就是微重力。利用國際空間站的微重力環境,有助於科學家們研究許多科學領域的基本現象。

空寂空間站都研究些什麼呢,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幫助?

其實,國際空間站目前主要有五個方向的研究,生物學技術,物理科學,空間科學,人體研究和地球科學。


花了20年,超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都在研究什麼?對我們有用?


那麼他們有哪些成果呢?國際空間站從2015年5月起,就通過培育蔬菜品種,研究各種植物在失重條件下的生長狀況了,當年的8月,宇航員就培育出了在太空生長的長葉蔬菜並嘗試食用。還進行了花卉和西紅柿以及草莓的種植,新鮮的農產品可以豐富宇航員的生活品質,補充宇航員需要的微量元素有助於健康。當然記錄這些培訓實驗信息,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長期太空旅行或者移居其他星球時種植蔬菜,通過對太空環境下植物根系生長的研究,科學家也可以設計更科學的地球水培或者溫室生長條件,促進目前農業生產。


花了20年,超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都在研究什麼?對我們有用?


國際空間站也是蛋白質晶體生長的理想平臺,一些分子在太空環境中會長出更大更純的晶體,研究這些晶體結構,能為許多高價值蛋白質,提供比地面更好的三維結構,幫助研究人員確定具體的蛋白質功能,有利於研究人員研究靶點藥物,從而提高人類健康。

對於基礎物理學,國際空間站也有一定的條件優勢,比如2011年5月,安裝在空國際空間站的質譜儀,就能在太空中精確的測量宇宙射線中的帶電粒子和光子,其涵蓋了多種宇宙線粒子,包括正電子流,反質子,質子比以及電子等等,有助於科學家解釋一些前沿物理現象,瞭解整個宇宙。

在微重力環境的空間站,冷凝物可以保持其波狀的形式5到10秒,這為科學家提供了進入量子領域的窗口,對理解量子相變,輔助驗證離子物理的理論有重大意義。


花了20年,超13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都在研究什麼?對我們有用?


2018年10月,一臺3D打印材料回收系統被送上了空間站,這臺設備由地球遙控,通過攝像機監控制造物品,和地球的3D打印機不同,它採用回收的研磨塑料顆粒來製造新產品,可以把送入空間站的多種塑料比如泡沫和包裝都變成原料,從而製造出塑料餐具或者簡易工具,大大節約太空航行的成本。

當然。還可以通過對宇航員身體的研究,瞭解有關人體如何適應太空旅行的大量信息,其中包括防止人類在太空中骨質流失,視力減弱等。從基因水平到宇航員如何處理在航天器的長期隔離的研究,可以幫助人類為未來載人航天太空居住做好準備,也為地球上的人們帶來了許多附加的利益。

據統計,目前全球太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4000億美元,隨著航天航空技術的發展,相信未來太空領域,會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片藍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