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愛上考古的鐘芳蓉衝上了熱搜,興趣打了誰的臉?

鍾芳蓉一夜之間紅了,並帶火了北大考古專業。

這位畢業於湖南省耒陽縣正源學校的應屆高中女生,2020年高考以676分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引發熱議的,不在於她的高考分數,也不在於她是一個長期與父母分離的“留守女孩”,而在於她謝絕了北大、清華招生老師向她推介的熱門專業,卻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這的確出乎意料。

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據“清博輿情”大數據監測結果顯示,截至8月3日17:30,總共有相關信息93,528條,主要集中在微博平臺。其中,7月29日事件討論開始升溫,31日達到頂峰,8月2日北大作出回應後,事件再度攪熱輿論場,高峰時刻微博相關數據達到25,676條。

一時間,“大學專業”、“考古”成為網絡熱詞,討論主要圍繞考古專業是否賺錢進行,同時,北京大學、各地的博物館也成為焦點。

截至8月3日,話題 #北大回應留守女生報考考古專業# 閱讀量4億+,討論1.3萬+,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這事兒看似奇怪,實則也不奇怪。

在很多人眼裡,考古是個冷門,而且這個專業似乎更適合男性,加上就業面窄,畢業後工作也不好找,最關鍵的是幹這一行不掙錢、掙不了大錢。

然而,旁人的這些困惑或擔心,在鍾芳蓉眼裡都不是個事。她之所以選擇北大考古系,只是因為“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啊!”

好一個“喜歡就夠了”!這理由也太樸素、太直白、太任性了吧?


父隨女願,鍾爸爸才是傳說中的“寵娃狂魔”!

值得點讚的除了鍾芳蓉,還有她的父親鍾元位,一個同樣十分樸素、直白的農民工。

鍾芳蓉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長年累月在外打工,所以,鍾芳蓉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據說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裡她與父母大都是電話聯繫,一年下來見面不過一兩回。

得知女兒的高考成績後,鍾爸爸喜極而泣。當他和妻子分頭從廣東趕回家鄉,感受著比過年還愉快的愉快時,掙錢不多的鐘爸爸對女兒的選擇投了贊成票。

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真的不知道她是怎麼喜歡上歷史,怎麼知道樊錦詩的。”“我只知道,父母做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能快樂,只要是她喜歡的事情,就支持她去做。”

談到因疫情工廠開工不足,收入下降,鍾爸爸似乎早已成竹在胸:“我是一個手藝人,會做木工,又會搞建築,不怕的,不是問題!”

當有人擔心鍾芳蓉未來的“錢途”時,她的回答乾淨利落:“我覺得我自己不需要很多錢,我父母有工作也不需要我掙很多錢回來給他們,所以我對金錢看得比較淡。”

瞧瞧,這一對鍾家父女,“一唱一和”毫無違和感。

原來,做木工的鐘爸爸才是傳說中的“寵娃狂魔”呢!


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考古曾經很差錢,但現在“錢途”與“前途”都光明著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鍾芳蓉的故事,讓範叔想到了另外一個人——中國第一位音樂考古學博士,現任武漢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幼平教授。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李幼平在武漢音樂學院師範專業主修民族聲樂,畢業後留校。如果他按常理出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收幾個私人學生,掙一點外快,日子也能過得很滋潤。

然而,李幼平卻選擇了讀研,方向是中國樂器史。由於湖北也屬文物大省,尤其是出土了舉世無雙的曾侯乙編鐘,這種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聰明的李幼平把目光聚焦於音樂考古,即潛心於新出土的古樂器研究。

當時正處在知識倒掛、“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特殊時候,考古專業是真窮,加上音樂考古又是考古學中一個很小的分支,鮮有人涉足,屬於極小極寒專業,也就特別差錢。

經費匱乏到什麼程度?有例為證:

1993年11月,李幼平的論文《中國古代巖畫中的樂舞藝術題材研究》入選國際圖像學會在印度召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但終因路費問題他不得不放棄了印度之行。

1994年11月,李幼平的另一篇論文《楚國祭祀活動中的樂器與樂舞》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開的“國際音樂考古學與圖像學學術研討會”,他作為中國的唯一代表應邀出席並在大會上宣講論文。然而,收到邀請函後,李幼平再次犯了難:囊中羞澀,沒有路費呢!

得知這個消息,範叔在《武漢晚報》寫了一篇報道,籲請有識之士助他一臂之力,最終促成了他的以色列之行。

當時的很多細節範叔已變得很模糊了,然而在接受採訪時李幼平有一句話卻讓我印象深刻:“音樂考古這個專業是很窮,但是既然我自己選擇了這條道路,那我就認了,窮就窮一點吧……”那語氣,那神態,那份淡定,MAN到了極點!

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時過境遷,現在的考古界應該不窮了,藉助媒體向公眾討盤纏的囧事早已翻篇。雖然比不了那些大富大貴的行業,但考古肯定是一個很體面的職業,“錢途”與“前途”都不差,公眾大可不必為鍾芳蓉未來的生計操心。

如此這般,能以一種內在的精神支撐,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考古學者,靜靜地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而不為外界所左右,人生亦不快哉?正如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所言:“真正的學者要具有超越世俗的純真與虔誠。工作對於他們來說,奉獻更重於謀生,其終極目的則在於追求更高層次的真、善、美。”

鍾芳蓉的高考難以複製,但每個家長都可以拷貝鍾家父母!

鍾芳蓉是一位很有主見的女生。當很多同齡人尚處於前途茫然、職業無感的混沌狀態時,她卻早早地鎖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鍾芳蓉的先知先覺得益於三點:

首先,她是一個讀活書的才女。

高中生所面臨的一項重要現實任務就是考大學。時間緊,任務重,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離不開苦讀。然而,光靠苦讀又是遠遠不夠的,否則就把書給讀“死”了。

鍾芳蓉沒有讀死書,就在於她明事理,知道自己為什麼讀書,為什麼高考,最關鍵的是她瞭解自己,所以她知道考古、知道樊錦詩先生。正如她在作文中寫的那樣:“人生道義,在於入無我之境,謙卑自我,鑄有我之魂,昇華自我。”

其次,她是一個心中有偶像的“後浪”。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後悔。”鍾芳蓉說,“很慶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響下確定自己的興趣並堅定地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讓我的成長有了更多的力量。”

選擇考古,除了遵從自己的性格和愛好,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鍾芳蓉視著名考古學家樊錦詩先生為偶像,她在微博中這樣表明心跡:“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考古專業。”

偶像是存在於內心的仰慕者、崇拜者,一個年輕人視誰為偶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鍾芳蓉的偶像是樊錦詩先生,因而,她堅決地推掉了她不感興趣的一些熱門專業,甘願選擇做考古界的一枚“後浪”。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她一夜之間成了中國考古界的“團寵”。

所以,做父母的不妨問問你家孩子,他(她)的偶像是誰?

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最後,她得益於懂女兒的父母親。

父母無不希望子女過上富足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所以當得知鍾芳蓉選擇考古專業時,她的父母也猶豫過,還曾請班主任出面幫忙做女兒的工作,希望她改變志願。然而,當真正瞭解了女兒的想法後,他們也就欣然選擇支持女兒的決定。

這一對看似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夫妻,卻是情商極高,最懂女兒的父母,他們的開明與寬容是鍾芳蓉能夠如願以償的重要前提。

所以,範叔以為,智商、情商,加上主觀努力、客觀機遇,鍾芳蓉的高考故事難以複製,但是,每一位家長是可以好好學一學鍾家父母的。

在我們周圍,父母不由分說、大包大攬、自作主張的事例實在太多了,為數眾多的父母總在憑家長之威替孩子作主,卻根本不顧及孩子的感受。這樣真的好嗎?

要知道,孩子的自我選擇若得不到父母的支持,總歸是一件缺憾事,反過來,父母的越俎代庖若得不到孩子的認可,那就一定是一件鬧心事。

所以,鍾芳蓉的事兒給天下每一位粑粑麻麻出了一道考題:如果這事發生你家孩子身上,你能遂孩子所願,而不會“錢途”而斷了孩子的“前途”嗎?

就未來的職業方向而言,我敢肯定很多粑粑麻麻早已心知肚明:計算機、經濟管理、金融是最熱門的,也是最掙錢的,自家的孩子將來最好從事這些行業。

家長有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應有一個前提:服從孩子的初心。

孩子喜歡幹什麼,孩子未來的興趣點是什麼?粑粑麻麻知道不?我猜想,很多粑粑麻麻並不清楚。

粑粑麻麻的選擇若與孩子的職業志向一旦發生衝突,是強力壓制,還是隻行使建議權?這道考題對粑粑麻麻而言,要想答得精彩、驚豔,一點不比高考考題簡單。

假如鍾芳蓉是你的女兒,講真,你會支持她填報北大考古專業嗎?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一併致謝。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