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假如去評選最令人討厭的工作,相信大部分人給自己所在崗位投上一票。幹一行恨一行,這幾乎成了必然。

即便這份工作做起來無痛、工資也令人欣慰,但正是這種絲滑讓人感到寡淡,如同你無法從一部看過幾百遍的AV裡再尋找到刺激,隨著時間生活最終會成為一個重複播放的放映機。

年輕人忍不了:我這一雙能拿刀、能劈磚的手,犯不上只在網絡上重拳出擊。在迫切的逃離中,大家竟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送外賣這種方式。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黃袍加身,每天與大魚大肉相伴的日子值得期待嗎?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疫情之前的一天深夜,那時候氣溫很低,天上還下著小雨。我在樓下便利店遇到一個騎共享單車送外賣的小哥,心中暗道牛逼。

急忙上前搭訕,小哥答曰:睡不著覺,權當鍛鍊身體。隨後取了餐,騎上共享單車一騎絕塵。

受共享單車外賣小哥感召,我也註冊了一個外賣平臺的騎手。當晚接到第一單,身為路痴的我,才發現完成這個一公里多的單子如同取經一樣難,連問了兩個老大爺才找到目標所在地。

萬萬沒想到,大冬天,開門的小夥只穿著一條內褲。路姐我雖閱男無數,也尷尬的頭掉。

受此一役的陰影影響,我的職業生涯徹底報銷,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兼職送外賣已然成為一種潮流。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B站up主@吳君_是一位外賣小哥,他用運動相機記錄下了送外賣的生活,引來成千上萬的人關注,單條視頻播放量最高達到四百多萬。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戰歌一響,顱內高潮。

即便大部分鏡頭固定在時速30公里的送餐路上,但手機屏前的年輕人像重獲自由一般,配上戰歌《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彷彿又找回“那個少年”的感覺。

美團發佈的《2019及2020年疫情期間美團騎手報告》顯示,2019年,有美團騎手總規模達到了398.7萬,40歲以下超過80%。如果算上餓了麼,僅年輕騎手的數量就要超過全國公務員人數的一半。

疫情期間,全行業哀嚎遍地,但各地外賣騎手的數量都在激增,送外賣成為了很多人職業選擇的第一備胎。經常性看到“橫店群演無戲可演,選擇去送外賣”、“健身教練無鐵可擼,選擇去送外賣”、“程序員長時間沒有甲方罵,選擇去送外賣”的新聞。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送外賣當成第二職業?

如果僅僅解釋為能多賺錢的話,那真的是小看現在年輕人的驕傲了。

根據《2019年大學生騎手洞察報告》顯示,“體驗生活”超越賺錢,成為大學生兼職送外賣的第一動因。報告中提到“不少年輕人還表達了希望通過做外賣騎手改變性格、接觸更多的人和發現城市不為人知的角落等兼職初衷。”

對於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送外賣是快速瞭解一個城市的良方。互聯網時代的消費不用面對面,外賣員補充了“買”與“賣”中的必要社交。

從這個角度說,外賣小哥才更瞭解真實世界裡的衣食住行。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臺北知名外賣小哥馬英九

想看看這個世界,如果你買不起去遠方的機票,那送外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每天日行百里,走遍城市的角落。幸運的話,還有美麗的小姐姐為你轉身開門。這種風景,是再高檔的寫字樓裡也看不到的。

拋開自我的感受,外賣員中也可以說是臥虎藏龍,他們中的六成有第二職業,在這個群體中幾乎可以得到全行業的信息。之前就有一個外賣小哥,在不經意間講述起在外交部做保安的故事,這般江湖秘辛也只能在這些江湖人物口中聽到。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送外賣對技能要求不高,只需要一人一騎,工作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對於職場中的年輕人來說,沒有什麼比“上下班自由”更具有吸引力的了。

95後小夥張賢健原是一名程序員,主攻PHP語,擇偶標準是“認為PHP是世界上最好編程語言的女孩”。

工作三年後,他月薪2萬,但頭髮日漸稀疏,女朋友也沒有眉目。自從送起了外賣,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關鍵是頭也不禿了。每天見到異性多了,距離找到那個“她”更近了一步。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身為90後設計師的陳建,月收入有四五萬,同時也有著先人一步的容顏。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自從送了一年的外賣後,他重新找回了自己,“脂肪肝也跑沒了”,關鍵是——

工作三年,月入兩萬,他毅然放棄工作,決定去送外賣

此前,真實故事計劃發佈了一篇名為《一個北大畢業生決定去外賣》的文章,引起全網討論。作者張根出身律師家庭,女友留學國外,自己名校出身且工作有成。旁人看來,他多buff加身,人生路上砍瓜切菜如有神助。

年近三十歲,在抬腳步入中產階級的前夕,他卻辭去工作,成為了一個外賣員。

愛好攝影的他,用相機記錄下外賣路的上的瑣碎事情。每天和雨雪、小區保安、大桶的礦泉水做鬥爭,但生活好像突然開出一朵花來。

在文中,他寫到送外賣的原因:我只是想尋找一塊粗礪的磨刀石。

前浪為錢,後浪為夢。年輕人越來越懂得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些看似上得了檯面的工作,往往伴隨著身、心的雙面摧殘。在苦熬的日日夜夜裡,不是想拿刀捅死自己,就是想拿刀捅死領導。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端著身子在寶馬車裡堵成狗,就不如騎上我心愛的小摩托了。

*文章圖片均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