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正想要擺脫和逃離的,就是父母以為的:對你好

“從小到大你都不怎麼誇我,我考一百分,你都不帶多看我一眼的。”

這是電視劇《三叉戟》中,二十四歲的崔斌對做警察的父親崔鐵軍說的話。

崔斌,媽媽強勢,爸爸是警察,從小一直被壓抑著自己的個性,慢慢變得自卑並有些懦弱,面對喜歡的女孩不敢表白,擔心自己配不上對方,生活中處處不敢表露真實的自己。

直到自己不敢說的創業,隱藏辭掉媽媽安排的工作被父親發現,面對二十歲的兒子辭掉工作,爸爸批評,媽媽追著動起了手。

孩子真正想要擺脫和逃離的,就是父母以為的:對你好

面對媽媽的一句:“你居然自作主張,就不行”。

壓抑的崔斌終於喊出了多年的心聲:“我已經聽得夠多了,從小到大我沒有自己做一次主。”

“當初考藝校,是您逼著我學的新聞,可是我對新聞專業一點興趣也沒有。”

“畢業了,您把我安排到夕陽美雜誌社,你有問過我的想法嗎?”

“我總是在滿足你們的要求,活成你們想要的樣子。”

“我已經成年了,我可以為我自己的決定負責。”

孩子真正想要擺脫和逃離的,就是父母以為的:對你好

這種懦弱和有點自卑,在他面對喜歡的夏靜怡面前,卻不敢表達,直到夏靜怡逼到一定程度,才鼓著很大的勇氣吞吞吐吐的說出來。

崔斌,就是被以父母意志為轉移,教育長大的孩子,養成的懦弱,自卑的性格讓他學著順從,並沒有叛逆。

所以,在那次說心聲表露之後,母子與父子之間的關係也慢慢的得到了改善。一直認為兒子為慫包蛋父親,最終也認可兒子,還得到了兒子協助破案。

而劇中另一個警察家的孩子,夏靜怡,也有著被父親以自己的意志為關懷而長大的孩子。

她與崔斌不同,不能說是叛逆,但卻有著一些抗拒和牴觸。

在三叉戟偵查賣淫案情時,發現有夏靜怡的照片,出於長輩的關心和擔心,三位叔叔撬門偷查情況。

面對三位叔叔口中的“都是為你好”,夏靜怡毫不避諱的告知三位叔叔:“他們的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叫做非愛行為。你們自認為好的方式,去表達關心和愛,但是不管對方接受不接受,也不管對方承受著多大的壓力。”

孩子真正想要擺脫和逃離的,就是父母以為的:對你好

她告訴三位叔叔她爸爸就是這樣,她之所以去國外上大學,就是想擺脫這種壓力。沒想到三位叔叔也這樣。

叔叔們的這種關心,在夏靜怡心裡形成了防線。後來,在她進入黃有發設的D融寶騙局時,三位叔叔的提醒她再次當成“非愛行為”,沒有任何懷疑的任職在自己CEO的寶座上。

在崔斌,瞭解一些D融寶的內幕時,對她勸解,給她分析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為什麼就一下做到CEO的位置,小心被別人利用。夏靜怡沒有去分析,而是直接把崔斌的關心劃到了,心理學上的“非愛行為”,還說出崔斌與她爸爸,還有三位叔叔一樣,打著關心的旗號,去傷害身邊的人。

最後,在黃有發金融詐騙案事發後,夏靜怡說出了自己的後悔,當時沒有聽叔叔們的勸告。雖然她不會說出那是對勸告的抗拒,因為那是本能的反應,十多年來家長對孩子越界關懷形成了條件反射。

記得多次聽到一句話:讓你往西,你偏往東,不撞南牆不回頭。

這多數是父母說給自己孩子的,也都認為孩子倔強不聽父母的勸解,但沒有人能明白這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帶來的負面效果。

還記得電視劇《小歡喜》裡的喬英子嗎?

媽媽宋倩一直希望她考個北京大學,離自己和家都近,而英子就是想上南大,喜歡天文。而她這樣選擇的原因,在她離家出走跑去深圳要跳河時,終於大聲的喊出來:她並不是非上南大不可,她只是想逃離,逃離媽媽。

孩子真正想要擺脫和逃離的,就是父母以為的:對你好

媽媽宋倩,是一位離異媽媽,情緒並不穩定。對女兒要求嚴格,同時也把愛全部傾到女兒身上。從飲食的搭配,到學習時做的每一套卷子,都有著詳細規劃。那些可以,那些不可以,都列的清清楚楚。喬英子只管按照她的安排來做就好。

宋倩努力的生活著,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最好的方式方法都灌輸給英子。而英子,在這種長期的壓力中,並不快樂。

長時間的積壓,這種被壓抑的情緒,慢慢的吞噬了英子,變得抑鬱,最終形成了抑鬱症。厭學,逃離,甚至懷疑自己生命的價值。

孩子真正想要擺脫和逃離的,就是父母以為的:對你好

對孩子真正的愛,就是拋開你的意志,在孩子自身的發展給予指引,讓其自由翱翔。

曾多次看到這樣的話: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別用自己認為的好,來壓著孩子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