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100億買個教訓:放棄電動車計劃,造車夢已碎?

戴森當初宣佈要進軍新能源造車時業內就不少質疑的聲音,雖然它的實力雄厚,但是在造車領域絲毫沒有經驗的戴森能夠在新能源領域有成就嗎?最近戴森的創始人在內部郵件宣佈了一件事:戴森將會放棄電動車計劃。而給出的解釋是不具備商業可行性。當然這不具備的主題是對於戴森來說的。要知道對於傳統車企,新能源車型的開發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和投資。戴森的跨界造車夢的確沒有那麼容易。但這一切到底是如何發展又是如何結束的?

戴森100億買個教訓:放棄電動車計劃,造車夢已碎?

雖然是承認停止研究電動汽車,但是詹姆斯還表示實際上工程師們已經開發了一款十分出色的電動汽車,不過它最終不能上市的原因在於它在商業上並不可行。換句話說,成本太高,根本沒法賺錢。可見戴森發展這一項目的目的是為了賺錢。想象也就不難明白了,畢竟一個不賺錢的項目賣給誰也不太好賣。戴森也在找買家,但是談何容易?戴森正在逐步解釋電動汽車項目,也要關閉在英國以及新加坡的研發機構,跨界造車最終還是夢碎了。

戴森100億買個教訓:放棄電動車計劃,造車夢已碎?

但是雖然戴森說它已經研究出了極好的新能源車,但是為什麼不能拿出來呢?哪怕是讓我們一睹它的芳容也好?也許這中間的問題我們普通人不能摸清,不過花了20億英鎊,換成人民幣也有180億之多了。投進去這麼多錢一臺實車拿出來撐下場子還是可以的吧?當然如果按照新勢力造車的模板來說這點錢的確不夠,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的負責人都表示過沒有200億根本玩不轉這個新能源造車。也許這時候戴森也十分精明的發現再投錢只能更虧,所以及時止損了。

戴森100億買個教訓:放棄電動車計劃,造車夢已碎?

所以雖然政府各有扶持政策,市場對高科技新能源車的接受力也在進一步加大,但是戴森仍然不願繼續在這一領域投入了。畢竟自己家的吹風機那麼賺錢,何苦費勁來蹚渾水呢?當然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固然有它固定的模式和需求,不過戴森當年之所以選擇新能源還是因為它的門檻相對較低。如今戴森嘗試過後一定發現雖然它的門檻比較低,但是畢業的門檻卻並不低。如同一所寬進嚴出的大學一樣,想要從新能源汽車領域找到商業模式來盈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如果能及時意識到這些並且及時止損,也是不錯的。

戴森100億買個教訓:放棄電動車計劃,造車夢已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