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農業大趨勢就是智慧農業!這場比賽中,中國能獲取哪些優勢?

智慧農業是農業中的智慧經濟,或智慧經濟形態在農業中的具體表現,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後發優勢、經濟發展後來居上、實現趕超戰略的主要途徑。所以在全球農業範圍內,智慧農業對於發展中的國家來說屬於雪中送炭型的科技,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屬於錦上添花型的。所以在未來,智慧農業整體的趨勢我們就不難看出,是屬於要大力支持,欣欣向榮的一個產業。

全球農業大趨勢就是智慧農業!這場比賽中,中國能獲取哪些優勢?

我們就以我國為例,來探討一下智慧農業的發展階段。智慧農業的發展一共是經歷了三個階段,萌芽期——快速發展期——規模應用期,目前我國正在處於第三個階段規模應用時期。隨著21世紀的到來,精準農業、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農業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農業無人植保也都在不斷的發展。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根本出路,畢竟現在國家在智慧農業或智慧農業產業化上也給予了諸多的政策及扶持。2017年的一號文件中,明確了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到了加快科技研發,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和農業裝備智能化;2018年一號文件的主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到了發展數字農業,推進物聯網實驗和遙感技術的應用。

全球農業大趨勢就是智慧農業!這場比賽中,中國能獲取哪些優勢?

那“智慧農業”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有利的作用與優勢呢?

第一、“智慧農業”能夠有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智慧農業將農田、畜牧養殖場、水產養殖基地等生產單位和周邊的生態環境視為整體,並通過對其物質交換和能量循環關係進行系統、精密運算,保障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在可承受範圍內,如定量施肥不會造成土壤板結,經處理排放的畜禽糞便不會造成水和大氣汙染,反而能增強土地肥力等。

第二、“智慧農業”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

智慧農業基於精準的農業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利用雲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進行多層次分析,並將分析指令與各種控制設備進行聯動完成農業生產、管理。這種智能機械代替人的農業勞作,不僅解決了農業勞動力8益緊缺的問題,而且實現了農業生產高度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提高了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風險的應對能力,使弱勢的傳統農業成為具有高效率的現代產業。

全球農業大趨勢就是智慧農業!這場比賽中,中國能獲取哪些優勢?

第三、“智慧農業”能夠轉變農業生產者、消費者觀念和組織體系結構

完善的農業科技和電子商務網絡服務體系,使農業相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夠遠程學習農業知識,獲取各種科技和農產品供求信息:專家系統和信息化終端成為農業生產者的大腦,指導農業生產經營,改變了單純依靠經驗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的模式,轉變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傳統農業落後、科技含量低的觀念。另外,智慧農業階段,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越來越大,生產效益越來越高,迫使小農生產被市場淘汰,必將催生以大規模農業協會為主體的農業組織體系。

可能在智慧農業的發展過程當中,仍然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例如人才短缺、農業從業人員文化程度不高、設備和軟件等的成本過高、技術的可操作性不強等等一些問題。但是都不能掩蓋智慧農業所帶來的這個強大優勢,如果我們能夠把智慧農業全面普及,規模化應用,那我們就再不用擔心農業還是一個落後的產業了,要想追上農業發達的國家發展腳步也會容易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