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兩個高學歷女兒,結婚後只吵兩架,深圳殘疾人夫婦有啥祕訣

認識不到兩個月閃婚,結婚幾十年僅吵過兩次架,最窮的時候交不出女兒的學費;妻子肢體殘疾,但面對艱苦的生活從不氣餒,一邊帶三個孩子,一邊做手工玫瑰花維持生計;丈夫是聾啞人,同時也是一名出色的木工,早年憑這門手藝在村內做起了木門、木床等維持生計。一家人日子過得簡樸卻充實。

這是光明區新湖街道樓村花園麥婉敬家的故事,夫婦二人遭遇生活的挫折,卻用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讓生活開出花來。更值得欣慰的是,在夫婦二人科學理性的教育理念薰陶下,兩個女兒以出色的成績考取醫護系統博士和本科學位,在各自的崗位上煥發光彩。 而在去年年底,通過各街道、各單位、各系統的層層選拔推薦,麥婉敬家庭獲評成為光明區15戶文明家庭之一。

培養出兩個高學歷女兒,結婚後只吵兩架,深圳殘疾人夫婦有啥秘訣

老伴摟著麥阿姨看風景。

人物檔案

麥婉敬:1959年出生,61歲,深圳光明樓村人。她和老伴都是殘疾人,一家人不抱怨,處事態度溫和,將三個兒女撫養成才。

培養出兩個高學歷女兒,結婚後只吵兩架,深圳殘疾人夫婦有啥秘訣

麥阿姨陪老伴做木工。

培養出兩個高學歷女兒,結婚後只吵兩架,深圳殘疾人夫婦有啥秘訣

麥婉敬老伴在做木工。

甜蜜閃婚

相識不到兩個月

一輛中巴車開啟38年陪伴旅程

“我們82年認識的,不到兩個月就結婚了。”沒想到,麥阿姨還玩起了“閃婚”。關於和老伴的相識,她說,他們彼此看了一眼就這麼定了。那時候,老伴直接過來問要不要結婚,麥阿姨一口答應下來。

麥阿姨家在合水口,老伴家在樓村,兩家都在光明,辦起婚禮來也輕鬆了不少。“他家開了箇中巴,過來就把我拉過去了,很壯觀。” 回憶到婚禮儀式,麥阿姨現在還歷歷在目,比如用車,比如新娘禮服是盤扣的。

看到現在年輕人結婚戴戒指,麥阿姨也忍不住對老伴提起戒指的事:“我都嫁給你30多年了,還沒有戒指。”這時候,老伴雙手一拍口袋:“我哪有戒指,沒錢怎麼有。”講完這個片段,麥阿姨又好氣又好笑,最後噗呲一下笑出來。“他現在老了說話就是這樣,但是感情也挺好。”

生活磨礪

最困難時女兒學費拿不出

做玫瑰花、種荔枝維持生計

麥婉敬夫婦都是殘疾人,學歷有限,職業選擇也受限制。老伴從小學習木工,早年憑藉優秀的木工手藝維持生計,但因為不會說話,接業務非常受限制,漸漸地,養家的重擔落到了麥阿姨身上。

麥阿姨介紹,最困難的時候,家裡連女兒學費都拿不出來。“我買了幾塊錢的布,做一堆玫瑰花來賣。”為了維持生計,麥阿姨打起了手工玫瑰花的主意,幾個小孩一放學就幫忙撕花葉,更別談有玩具了。“我做玫瑰花做了十幾年,眼睛都花了。”也正是當年沒日沒夜的做玫瑰花,麥阿姨迄今不願意做用眼的細活。

再後來,麥阿姨一家跟上了樓村大範圍種植荔枝的時代。荔枝苗長四年結第一波果,之後每年需要精心護理,而打農藥的時機非常關鍵。

“荔枝樹有花的時候要打藥,一個星期打一次,荔枝果實開始紅的時候要少打藥,十幾天打一次,完全不打農藥不行,蟲子咬了既不好看口感也不好。”麥阿姨說,從荔枝護理到收穫,一忙就是好幾個月,老伴往往顧不上家裡,她忙完家裡的事情就要去幫忙。

相處之道

言語不通但內心彼此關心

老伴發脾氣她等氣消再溝通

組成家庭後,麥阿姨和老伴不僅共同賺錢維持生計,還在生活方面處處關心對方。

身體狀況決定了老伴不便與人溝通,麥阿姨非常擔心他在外受委屈。很久以前,麥叔叔留過一個紙條,說去東莞做木工活了,但到晚上七八點吃晚飯的時,麥阿姨左等右等也沒看到麥叔叔,到處都問不到消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終於到了晚上九點,老伴回家了,原來是被人冤枉偷了摩托車,但因不會說話沒法澄清事實,等警察查清事實才回家。

這次事件後,麥阿姨非常關心老伴的行蹤,儘量少讓他一個人出遠門。如今,麥阿姨家還保存有些許荔枝林,老伴堅持要去林地看看情況。“你不要去,跌倒了累的是三個小孩。”據麥阿姨介紹,老伴曾因心梗動過手術,她擔心他的身體狀況受不了,不讓他去荔枝林。

老伴在生活方面也很關心麥阿姨。以前樓村人用水都要到水井去打,麥阿姨有一次懷孕正是農忙季節,老伴也自顧不暇,但他無論每天多晚回來,都會把第二天要用的水打回來。“我有水了,什麼都不怕了。”麥阿姨說,她很感激那段時間老伴的體諒。

麥阿姨說,她和老伴結婚三十多年,只吵過兩次架。其中的秘訣在於包容。老伴脾氣差,她就在他發脾氣的時候不說話,等他氣消了再和他溝通。

子女成才

培養出兩個高學歷女兒

兒子打算從事教育工作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看著父母努力生活,三個小孩也非常懂事。麥阿姨說,她不在家時,三個小孩會形成默契,誰先放學回來誰做飯,如果三個一起回來,就各自分配洗衣、煮飯、撕花葉的任務。

麥阿姨現在還記得一個場景:小兒子放學回來不願意做作業,有沒有什麼東西玩,就讓他幫忙撕花葉,晚上自己加工一下做成玫瑰花。

在一家人最困難的時候,兄弟姊妹和社區的援手無疑是雪中送炭。孩子們也懂得感恩,讀書時尤為爭氣。大女兒本科畢業後當了醫生,現在在光明區的一家醫院任職。小女兒研究生畢業後,考上了英國的一所知名院校,現在在讀博士。兒子已經成家,打算在光明找一份老師的工作。

生活這麼苦,有沒有抱怨過?“抱怨什麼?我自己願意嫁給他的!”在麥阿姨心目中,喜歡是結婚的唯一標準,只要兩個人同意就可以走在一起,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大女兒偶爾會抱怨自己老公沒錢,麥阿姨也會當即制止:“當初人家沒錢,你也走過去了,現在結婚一年多了,你也不要老說人家沒錢。”

對於子女的婚姻,麥阿姨最大的要求就是希望他們各自和和美美。“只要你們兩個不打架,幫你們兩個做什麼都願意。”麥阿姨說,一看到夫婦兩個人打架,她心裡就堵著慌。以前阿叔發脾氣的時候,她往往是等他脾氣消了才去溝通。“兩個人一定要有一個能包容的。”

和美家庭

去年獲評區文明家庭

照顧孫輩幸福舒心

去年年底,通過各街道、各單位、各系統的層層選拔推薦,麥婉敬家庭獲評成為光明區15戶文明家庭之一,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出現在鏡頭裡。近日,南都記者探訪了麥阿姨位於樓村花園的家。

7月10日上午,記者來到麥阿姨兒子家,入眼即是一個粉色和紫色相間滑梯,目光再向前是一個四層的置物架,也裝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或許,正是小時候缺失了玩鬧的經歷,麥阿姨一家也儘量滿足兩個小孩物質方面的需求。

“這個大門是我老伴親手做的,還有那幾把木頭椅子。”麥阿姨和善地介紹道。前幾年,村委按照老伴的股份分了幾套房子,一套給了兒子做婚房,老伴當時的設想是幫兒子做傢俱,但無奈進度太慢,最後只好請人做。

採訪中,麥阿姨輕快的語氣、和善的面容尤其讓記者印象深刻。生活很難,但面對生活不抱怨、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

現在的麥阿姨不再擔憂全家人的生計,每天就帶帶孫兒們給兒子一家做做飯,其他的時候心情舒暢笑口常開。“奶奶,她(姐姐)報跆拳道不行的,會打我的。”麥阿姨眉飛色舞地講起兩個孫兒的趣事,整個人煥發出幸福的色彩。今年,麥阿姨的願望是希望三個兒女幸福美滿,兩個孫兒快快樂樂地上學,她自己苦點累點都沒關係。

聲音

“抱怨什麼?我自己願意嫁給他的!”

——在麥阿姨心目中,喜歡是結婚的唯一標準,只要兩個人同意就可以走在一起,選擇了就不要後悔。

“兩個人一定要有一個能包容的。”

——以前阿叔發脾氣的時候,麥阿姨往往是等他脾氣消了才去溝通。

採寫:南都記者 陳蓉 通訊員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