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基礎軟件生態正撐起多樣性算力的未來

文/IT創事記 祁萌

與其說這是鯤鵬計算產業的號召力,不如說,這是計算市場本身的號召力。

鯤鵬基礎軟件生態正撐起多樣性算力的未來

在市場面前,沒有誰是宿命論者;但每20年1次的計算架構創新,以及隨之而來的基礎軟件與應用軟件同步創新規律,還是讓領域內的從業者們開始留意市場變化——畢竟,機遇的窗口一旦打開,獲得先發優勢就有了可能。

最先系統論述這種可能性的,是一本只有30頁的白皮書。當人們在去年華為全聯接2019上聽到它之後,一些有心人立刻下載了它。

這本白皮書叫做《鯤鵬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簡稱《白皮書》),由綠色計算產業聯盟協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ARM中國、IDC等會員及相關單位發佈。

它描述了鯤鵬計算產業的未來,也包括了基礎軟件的未來。

按照IDC的預測,未來計算產業發展方向必然是多種計算架構共存,而云服務的普及更將會加速這一進程。

“場景的多樣性,帶來數據的多樣性(如語音、文本、圖片、視頻等)是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沒有一種計算架構可以高效滿足所有業務訴求。”《白皮書》指出,計算多樣性已經成為必然。

鯤鵬基礎軟件生態正撐起多樣性算力的未來

華為鯤鵬生態發展部部長 郝應濤

在1年後的華為全聯接2020上,華為鯤鵬生態發展部部長郝應濤再次強調了這種算力的多樣性——x86+ARM+NPU+GPU。

“進入萬物互聯網時代,5G、雲、AI加速了數據的產生與流動,這讓數據迎來爆炸式增長,其中非結構化數據的增長尤為快速。”郝應濤引用預測數據(IDC,Huawei GIV)說,到2025年,全球新增數據將達180ZB,其中80%以上是非結構化數據。

無論是因為算力多樣性的判斷,還是因為這些關於非結構化數據的預測,在鯤鵬計算產業新鶯初啼1年後,那些早早相信了鯤鵬計算產業未來的人們,已經在基礎軟件的窗口期進入了第一梯隊。

按照華為全聯接2019宣佈的基礎軟件開源計劃,如openEuler操作系統在2019年12月31日開源等。經過9個月的高速發展,已有超過2000名貢獻者,超過70+SIG興趣組,以及超過60家國內領先企業參與其中。

這距離早期提出針對鯤鵬計算產業的開源軟件方法論,也不過1年時間——考慮到早期生態的單薄,當時,華為希望通過包括建立openeuler.org社區,開源OS源代碼等一系列方法,來縮短廠家構建基於openEuler的發行版OS的開發週期。

而1年後,“中國TOP6操作系統廠家已經加入社區併發布了商業發行版,其中麒麟軟件公司已經成為社區第二大貢獻者、規模商用節奏最快。”郝應濤說,此外,還包括了稍晚完成開源的openGauss數據庫和openLooKeng數據虛擬化引擎的生態參與者,分別有6家和1家。

這是開源基礎軟件生態走出的第一步。從可用,到好用,任何軟件生態的成型與成熟非此不可。

《白皮書》指出,基礎軟件平臺是服務行業客戶以及做大計算產業的“黑土地”,產業鏈上下游廠商共同構建一個開放、合作、共贏的鯤鵬計算產業基礎軟件生態至關重要。

而這一平臺的發展,開源的主導力量只能是華為。畢竟,開源openEuler操作系統、openGauss數據庫,及openLooKeng數據虛擬化引擎,使能夥伴發佈自有品牌的商業發行版本,都是一切生態系統發展的開端。

郝應濤認為,在此之上,只用堅持開源開放模式,打造堅實的基礎軟件底座,才能促進中國基礎軟件的可持續發展,並使能全球開源體系更好地支持多樣性計算——“跑得更快,行得更穩”——在用戶端,這將意味著“好用”。

在鯤鵬高性能開源組件、加速軟件包及工具的支持下,目前華為已經在大數據、分佈式存儲、數據庫、虛擬化、雲原生、Web、CDN和HPC等八大主流應用場景中,實現了應用性能的倍增。這為促進基礎軟件的生態繁榮帶來了可圈可點的進步。

鯤鵬基礎軟件生態正撐起多樣性算力的未來

生態夥伴參與“如何協同全棧軟硬件發揮鯤鵬澎湃算力”圓桌研討。

@ 易捷行雲攜手華為打造了基於鯤鵬的多雲異構雲平臺。由於對底層異構資源技術差異性進行了有效的屏蔽,這一多雲異構雲平臺充分滿足了企業用戶對多樣性計算需求和多雲形態方面的訴求。

“易捷行雲是適配華為鯤鵬最快的中立私有云企業之一。”易捷行雲技術總監劉建介紹說,2019年時,易捷行雲在1周內便完成了底層操作系統適配,並在1個月內便完成了產品全功能的適配。

@ 依託鯤鵬服務器多核、高併發的性能優勢,華為中間件領域的合作伙伴東方通在2020年實施了10個地市級數據共享交換項目——中間件作為應用支撐,負責整體資源的整合共享,其對數據處理量和需求很好地匹配了鯤鵬所長。

東方通解決方案總監曾鵬冰表示,目前東方通全線中間件,包括應用中間件、數據集成工具、消息中間件,以及交易中間件等,都已經完成鯤鵬兼容適配認證,並全面適配了openEuler操作系統和openGauss數據庫等。

@ 同樣充分利用了鯤鵬多核高併發、高轉發和高IO優勢的,還有大數據平臺提供商星環科技。星環科技資深架構師呂品介紹說,星環科技的一站式大數據平臺TDH經與鯤鵬大數據解決方案進行優化配置後,對比開源+x86,在數據集市場景下,性能提升了32.71%,在數據倉庫場景下,性能提升了23.94%,而在NoSQL這種IO密集型數據庫上,性能也提升了10.01%。

這種性能上的明顯提升最新吸引的客戶目前已經“嚐到了甜頭”。呂品介紹說,這位客戶在將原x86集群遷移到了基於鯤鵬的星環大數據平臺上之後,收益頗豐——原批處理集群大數據任務從3小時30分鐘,被縮短到了2小時42分鐘,性能提升了22.8%。

@ 在基礎軟件領域,海量數據有一項特殊的榮譽——它是華為開源數據庫openGauss社區貢獻第一的公司。目前,海量數據已經基於openGauss發行了海量數據庫Vastbase產品,並在政務、金融等眾多領域落地商用。

“openGauss提供了面向多核的極致性能、全鏈路的業務和數據安全、基於AI的調優和高效運維的能力。”海量數據總裁肖楓說,Vastbase海量數據庫正是海量數據基於openGauss內核,並融合對行業應用場景理解打造出的企業級關係型數據庫。它在原有功能基礎上,增加了大量企業級數據庫的兼容特徵、增強的安全功能、空間數據技術等,並同時配套了異構數據庫遷移平臺exBase。

在某政務熱線用戶中,該數據庫目前將該用戶的核心業務性能大幅提升了超過40%。肖楓介紹說:“(在該項目中,)單臺鯤鵬數據庫服務器已經支撐了過去三臺某傳統數據庫服務器的服務能力。”

@ 作為openEuler社區Ceph分佈式存儲技術的主要維護者和貢獻者,XSKY長期聚焦於分佈式存儲與華為的生態兼容。

“數據即是資產,而存儲是底座。”XSKY產品總監呂磊表示,在這一認知的基礎上,XSKY數據湖正努力在多樣性算力的基礎上,更大程度地釋放數據潛能。他介紹說,在此前一項基於15個節點,長達1個月的壓測中,鯤鵬服務器的塊存儲IOPS性能超出了非創新CPU架構達10%~20%之多。

目前XSKY已經完成了針對鯤鵬生態的深度對接,其分佈式存儲產品也已面向政府、廣電、運營商、金融、製造、航空運輸、教育、醫療等多行業客戶構建了鯤鵬場景化解決方案。

“硬件提供算力,基礎軟件釋放算力。”郝應濤表示,基礎軟件生態系統的繁榮,讓鯤鵬計算生態實現了從“可用”到“好用”的突破,生態夥伴市場的商業價值也因此得到了拓展。

這一點,在華為全聯接2020於25日舉行的圓桌研討中,已經作為“共識”被記錄了下來;而更具體的共識則與生態夥伴的業務推進直接相關。

“鯤鵬不是華為的鯤鵬,而是整個計算產業的鯤鵬。”華為鯤鵬計算領域副總裁江大勇在研討中強調說。

鯤鵬計算產業涵蓋了從底層硬件、基礎軟件,到上層行業應用的全產業鏈條,只有一個由跨廠商深度參與的、全棧的技術創新融合,才能真正廣泛地實現面向客戶場景和行業場景的算力及應用價值提升。

與此相關,鯤鵬一體機的話題是另一個很快達成共識的熱點話題。呂品在討論中認為,在生態和軟硬件一體適配基礎上推出一體機,將幫助生態夥伴形成更高的競爭力。據介紹,目前鯤鵬一體機已經進入了星環科技的產品路線圖。

易捷行雲是已經發布鯤鵬雲一體機的生態參與者之一。劉建認為,在第一波多樣化計算需求中,易捷行雲的這一決策將有利於幫助自身積累這批早期客戶。

不難發現,其實無論是跨廠商的全站技術融合,還是鯤鵬一體機,這些話題同時都指向了“好用”這一目標。

事實上,為了“好用”,華為甚至從最底層的庫函數做起,推動Glibc, ZSTD, x265等眾多通用軟件庫接納針對於鯤鵬的優化特性,並最終將平均性能提升了10%+。這一努力,直接惠及了所有上層軟件和開發者。

在華為全聯接2020中發佈以上內容之前,已有超過120傢伙伴的200多個主打基礎軟件產品全面適配了鯤鵬,產業鏈上TOP30夥伴100%完成鯤鵬適配及性能優化;同時,還有有1000家ISV、3000個解決方案完成適配。

郝應濤介紹說,在鯤鵬計算創新中心這一共享區域生態平臺的支持下,那些覆蓋了眾多領域和場景的方案孵化持續催生出了新的商機。

目前,在基礎軟件繁榮生態的支持下,鯤鵬已在國計民生多個行業實現了規模商用,客戶涵蓋了運營商、政府、金融、安平/電力,以及諸多大型企業等。

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勢頭正在加速。郝應濤引用的數據顯示,僅2020年H1,鯤鵬的出貨量就超過了2019年全年,10倍於市場增速。

在這樣的增速中,鯤鵬計算產業在基礎軟件上的佈局與推進的效果已一覽無餘。

郝應濤介紹說,目前華為除將繼續“做厚”賦能開發者,和“做深”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外,已經成立了兩隻專職的生態運營支持團隊,為鯤鵬開源生態夥伴在產品全生命週期中遭遇的痛點和訴求提供專家資源保障。

可以說,縱觀基礎軟件領域發展所需,如今的鯤鵬已經事無鉅細地做到了全面覆蓋,全產業鏈的協同以及持續壯大,更是為鯤鵬計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空間,同時也拓展了空間。

可以想見,一個繁榮的鯤鵬基礎軟件生態圈,將會對應出一個多樣性算力充分釋放的未來——那將是一個個政企用戶的智慧化未來,也將是整個社會的數字經濟的未來。

【IT創事記】聚焦於企業級科技生態、策略及商業知識。你可以在各主流媒體平臺看到IT創事記的同名文字專欄和【IT創事記·視頻】專欄。如果你有相應的內容希望分享,記得在公眾號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