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代表了上海的三种常态圈层

#三十而已征文大赛#

《三十而已》代表了上海的三种常态圈层

钟晓芹代表的是上海本地阶层,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安稳,所以人生准则是不求多只求够就行,当一个人追求一种"无"的时候,她会显露天真,会显露单纯,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人就没那么多心机。读书毕业、工作、相亲、结婚都是按部就班顺其自然。而一旦这种安稳只是表象,实际婚姻生活中,她觉得自己不被老公在乎,她认为自己原本安稳的精神世界开始了塌方,老公的关爱量完全达不到自己的感情剂量,老实人的小宇宙也会爆发,于是离婚会发生在钟晓芹这种单纯善良的女人身上也就不奇怪了。

王漫妮则不一样,沪飘想在上海扎根,工作性质面对金钱的诱惑又比较多,及其容易产生拜金心态,所以与钟晓芹的"无"相比,王漫妮必然追求的是"有",她给自己设定的30岁年限很快就到了,混不好就回老家,回去也就意味着随便找个人结婚,随便找个工作,可是见过了大海会觉得池塘大吗?怎么可能随便?为什么感情不将就呢?因为她的眼界,因为她的不甘心,因为他要抓住点东西,她想突破现状,可是她又能有什么通天的本事呢?论出身、论长相、论身材、论体力、论学历、论年龄,后生都能把她拍死在沙滩上,于是单身的时候就尽力做到事业有成,而找个高富帅是她这个阶层能想到唯一破局的方法,也是她一直等的那个"有"。

抓住了那个"有"的女人们,命运发生了转折,成功挤进了"太太圈",阶层的特点就是臭味香味趣味皆相投,但进高阶层往往有一个前置条件,比如有钱、办事靠谱、会来事、会安排等等,而进太太圈的前置条件则是百万名包,有钱不代表高尚,坏人不会因为有钱就变好人,顾佳看透了这一切的名利场,她发现有钱人要么渣,要么蠢,要么坏,因为顾佳自身实在太完美了,她不想让自己的完美被这群坏女人给污染了,她要追求什么,她自己都不知道,明明她的起点就已经是很多人的天花板了,可她还想变得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那种永恒的好,她渴望进步,喜好学习,而这种人放眼整个上海滩都筛不出几个,所以顾佳的矛盾在哪里?这种对无限美好的追求应该存在于艺术家或者政治家的野心里,而顾佳却只是一个全职的生活家。明明自己是对的,可是最后还是错了!因为同类太少,往往会孤单。顾佳代表了城市高认知的人、高素养的人却郁郁不得志,这种人反倒是要交智商税,所以天下早已失道,而顾佳的醒悟也是代表着中产阶级的醒悟:"做金钱的奴隶不如做金钱的主人,如果不甘于平凡,那么需要与世界的邪恶为伍!"直到茶园的出现,才明白自己的价值路线,顾佳想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人变得"有",而不是在欲望的漩涡中勾心斗角。

《三十而已》代表了上海的三种常态圈层
《三十而已》代表了上海的三种常态圈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