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回天治理论坛第三期在北京联合大学成功举办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2019年11月16日上午,由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牵头,与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回天有我社会服务联合创新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转型与法治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回天治理研究院共同联合主办的"回天治理论坛"第三期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成功举办。本期论坛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构建回天社区治理共同体"为主题。

来自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市回天专班)、北京市疏整促专项办、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党建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昌平区委研究室、昌平区发改委、民建北京市委理论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对外经贸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社科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市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北京清研智库的专家学者,正在回天地区社区治理实践一线的回龙观社区网、立德社工事务所、绿之盟妈妈社群、东亚上北物业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及回天地区的居民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各界围绕学习贯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回天地区实际,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共同探索回天地区社会治理中行之有效的理念、方法和路径,在回天地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积堂教授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

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报告环节由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积堂教授主持。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教授、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王广宏先后致辞。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教授致辞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王广宏致辞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宋贵伦教授以"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为主题,阐述了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我国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认为学习四中全会"决定",主要是要围绕一条主线、抓住四个关键、落实13个方面的任务。这条主线就是现代化建设,四个关键就是制度建设、体系现代化建设、能力现代化建设和转化效能。"决定"把社会建设制度分别表述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两项制度,体现了对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把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这两方面的任务联系起来学习领会、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宋贵伦教授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构建社会建设理论体系、构建社会治理运行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等三种效能,并分别针对三种效能转换提出了具体的遵循原则和实践展开路径,并结合各地社会治理进展情况深入分析,就我国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宋贵伦教授作主旨报告

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李晓壮副研究员以《城市社区自治实践的基本路线--回天大型社区治理趋向》为题,提出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让我国社会治理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剖析了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深远意义。李晓壮提出社会生活共同或社会共同体,就是社区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需要通过"自治"的方式实现,并且社会治理体系是多元主体加治理技术,党委、政府等都是主体,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便是治理技术。由此,由多元主体加治理技术,实现新时代"枫桥经验",向共同体这种层面上去跃升。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李晓壮 副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李丁做了"互联网在基层治理共同体营造中的作用——以回天地区为例"的主旨发言。他从技术改进基层治理的情况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于回龙观治理主体的发育和成长中的作用,并提出当前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他认为技术确实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也改变了局部的社会结构,但是提供不了体制机制,这个体制机制是部门之间、群体之间协调和磨合的结果。技术也决定不了利益平衡与配置,理论上合适的体制机制最终需要经历利益的协调和博弈。他希望回天专班还有市里的领导在重视技术在治理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技术带来的社会群体结构的变化,构建一个合适的平台或体制把各方力量统合到一起,在三年行动计划结束后各方力量还能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共创现代新型熟人示范社区和美好家园。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李丁副教授作主旨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由全国青联常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廉思教授做了精彩点评。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廉思教授作点评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部负责人、回天有我联合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冯丹主持了论坛的"实践治理专题环节"。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部负责人、回天有我联合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冯丹主持论坛"实践治理专题"

在该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改革内参》编辑部主任刘学军,作为回天地区社区居民代表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以《知与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体察与反思》,提出了他的作为一个居民的"体察、反思、建议"。回龙观社区网站长、创始人刘强以《回龙观社区网与回天社区治理共同体构建》为题、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李新娥副教授以《回天社区治理与幸福家园构建》为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仝志辉教授以《党建体系与多村集中安置社区的融合》为题,分别结合自己的社区调研和实践,就回天地区社区治理创新和路径探索分别做了深入交流。该环节由回天有我联合创新实验室执行负责人刘烨结合回天治理实践进行了点评。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改革内参》编辑部主任刘学军发言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回龙观社区网站长、创始人刘强发言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李新娥副教授发言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仝志辉教授发言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回天有我联合创新实验室执行负责人刘烨评议

华北电力大学回天治理研究院刘妮娜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的"回天有我"专题。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华北电力大学回天治理研究院刘妮娜副教授主持"回天有我"专题

在论坛该阶段,立德社工事务所(回天地区社会组织)的游卓洋分享了《从观望到参与---回天地区动员居民参与的心得体会》,绿之盟(回天地区社会企业)创始人刘宇璟分享了《回天妈妈在行动——回龙观绿之盟妈妈社群的10年探索》,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玲娜代表北联大回天地区党员双报到团队分享了《发挥党建"1+1+1"共建机制服务回天社区》的构想和方案,本单元由昌平区委研究室朱文杰副主任结合昌平在推动"回天有我"活动方面的具体体会进行了点评。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立德社工事务所部门主任游卓洋发言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回龙观绿之盟妈妈社群平台创始人刘宇璟发言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玲娜发言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市昌平区委研究室朱文杰副主任评议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法律系主任王平教授主持了论坛的自由讨论环节。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法律系主任王平教授主持论坛自由讨论

北京联合大学首都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积堂教授以《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关于回天治理研究的思考》为题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举办本次论坛的初心和体会,交流了对回天治理研究的思考,提出回天研究和回天治理意义非凡,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尤其是既要 "融入、投入、深入"社区参与观察,又能够"跳出来"以更高的视野发现回天社区中"代表性、普遍性、特殊性"的真问题,再切切实实"落下去",尽力而为,力所能及地参与到社区治理实践中来。要在研究回天治理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在回天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中形成示范效应。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李素芳副主任讲话

本次论坛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李素芳副主任讲话指出:"回天治理论坛是伴随着回天地区的三年行动计划而产生的。这个论坛关注度很高,市发改委也很重视。前段时间在我们的回天专报里对上期论坛情况有个介绍,蔡奇书记还进行了批示,要求"把这个论坛办好"。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李素芳副主任认为"此期论坛主题非常及时。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以论坛形式,各位专家老师们聚集一堂,共同研讨交流回天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非常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既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实践的思考,尤其是今天还有住在回天的专家,以及扎根回天地区的社区组织代表,大家发言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工作也特别有指导的意义和价值。"

李素芳副主任强调"市发改委在组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旨在通过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回天社区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支撑。与硬件同步推进的,市领导也非常重视的,是我们市社工委民政局牵头的软件方面的建设,主要是加强社会治理方面的任务。伴随回天地区这样一个超大型社区治理应运而生的,是"回天有我"的品牌,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发展壮大"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品牌,围绕社会治理中的党建引领、政府服务、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以及动员百姓参与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实化相关任务。今天是一个良好开头,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实践专家都能够参与进来,"回天有我"是大我,希望大家都成为"我"的一分子。"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论坛结束前,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处(市回天专班)石威处长发言对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和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社会治理实践者表达了谢意,谈了自己对本次论坛的体会,他认为"确实感觉这次回天治理论坛非常的热烈,能感觉到大家真是为回天治理,为整个市委市政府这样一个重大决策的落实在出谋划策。" 石威处长谈到:""回天有我"四个字,"回"是什么概念?两个口融合在一起,大口和小口,就是大家讲诉求讲理念,最后形成共识,共识就是共建共治共享。"天"是二人,两个人合起来是"天",体现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理念。"有我","有"是我们考虑下一步工作,现在的渠道大家都知道了,政府在发力、社会企业也在发力,我们想下一步要再拓宽或者创新"有"的方式和"有"的途径。最后一个是"我","我"的内涵、"我"的主体、"我"的丰富的形式正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内容。"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处(市回天专班)石威处长发言

最后石威处长对如何办好"回天治理论坛"论坛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模式。第二还是建议共享,我们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在这个小圈子里面谈论,更重要的是要把咱们的信息,通过这个渠道发散出去,让大家共享,推动这个地区的建设,形成共识。第三是建议要务实,我们要深入到社区里面,了解到老百姓最真实最朴素的诉求和想法,这样的话我们的政策才有针对性。最后一点,从各位专家学者角度上来讲,这个论坛在研究上还是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从实践出发最好能上升到理论,最终我们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是要打造大型社区治理的示范,建设美好、幸福新家园,最终为这个目标来贡献咱们自己的力量。"

睡城苏醒,回天有力

最后,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宝秀教授代表本次联办牵头单位讲话,祝贺论坛的成功,感谢所有联办单位和参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社区治理实践者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和共同付出,举办这么一个高规格有深度有温度的好论坛。张宝秀院长同时特别呼吁,做社区治理要加强文化视角,首善之区,不是九龙治水,城市是一个有机地域综合体,特别呼吁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文化要素要大大加强,从文明提升角度、文化建设角度,文化产业同步融入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也是社会需要。

张宝秀院长强调,通过本次论坛,更加坚定了我们学院的方向,就是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我们是北京市属的综合性的大学,地方大学,就要像国外的地方大学,我国香港、台湾的地方大学一样,扎根这个区域研究地方服务发展。我们各个学科和社区融合得非常紧密,已经在社区治理、社区法治、社区营造、社区规划、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会更加坚定我们的发展特点,坚定学校的办学思路。为北京的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