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尹蘭英

『人物』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尹蘭英


尹蘭英,1953年生,豐臺區溫馨精康園院長。她領導的精康園被中國殘聯授予殘障人康復“陽光家園”全國示範單位,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授予“殘疾人之家”,被豐臺區民政局評為“5A級社團組織”,她的事蹟被北京電視臺、豐臺區電視臺報道。北京市第五屆扶殘助殘先進個人。


北京豐臺區溫馨精康園是全市唯一收治精神殘障患者的非營利性民辦福利機構。


退休前,尹蘭英是某大型運輸公司的廠醫,她的職業生涯裡當過醫院院長、敬老院院長,當然是精康園院長的不二人選。


2004年,剛剛退休的尹蘭英從市、區殘聯領得一紙聘書,成為豐臺區溫馨精康園院長。


這一干,就是馬不停蹄的14年,就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14年。


14年來,她將全部熱情和心血投入精神殘障病人的康復治療。她不是精神康復專業領域的行家,卻是精神殘障人可以依靠的親人。


精康園近年來共收治精神殘障人員2000多人次,目前在院入住康復的精神殘障人員近300人。


住在精康園的患者,情況都相當特殊。他們不能自主服藥,完全依靠工作人員的監督與呵護,有時候甚至是“連哄帶騙”。好多人沒有親人,不知道家是什麼,時間久了,精康園就成了他們的精神寄託。


每月一次的生日會,是精康園的一件大事。尹蘭英會親手給過生日的老壽星送上蛋糕與祝福,在“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中,許上一個願,吹滅生日蠟燭。


所有的患者都心存感激,他們用簡單質樸的語言表達著對尹蘭英和所有工作人員的謝意。


尹蘭英說:“我幹這個,當初真的沒人看好。大家覺得精神病人讓人特別害怕,不願意接觸,怕感染負面情緒。”


但是,人道主義關懷就是從社會底層開始的。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的特蕾莎修女幫助的就是那些垂死者、麻風病人、流浪兒童。特蕾莎說:“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還不夠。”


尹蘭英希望自己能有這樣的大愛之心。


她長年累月與精神殘障患者同吃同住,就是要讀懂他們的心,讓他們成為有勞動能力的人。


平時,除了正常的吃藥、治療外,這些患者總會因無事可做而產生摩擦衝突,輕則動口,重則大打出手。這些問題不但造成患者之間關係緊張,更會降低治療效果,導致舊病復發。


怎麼能讓他們靜下來?得讓他們有個事兒做,別閒著。


她到小印刷廠攬下點簡單的手工活,回去分配給患者,每個參與者按勞取酬,大家做完後看到自己不但有了收入,還能為社會做貢獻,都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是,一旦埋頭幹活,他們就沒工夫鬧騰,也不會犯病了,可謂是一舉多得。


2012年7月21日是個週末,北京城的一場特大暴雨,使溫馨精康園成了受災之地。


尹蘭英和精康園的工作人員在一米深的洪水中組織部分能自理的殘障人抗洪搶險,面對牆倒、房裂、觸電的危險,安全轉移了所有受困的精神殘障病人。


這個使用了8年的平房小院已被洪水侵蝕得破敗不堪。


水災過後,尹蘭英狠下心將自家房子抵押,在市區殘聯幫助下,將所有款項投入到一座標準更高的新精康園建設中。


在黨和各級政府的殷殷關懷下,新的精康園終於落成。2015年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所有病人喜遷新居。新精康園成為了集職業康復、醫療(醫保定點機構)等於一體的綜合康復機構。


從最早僅有72張床,設施簡陋的平房小院,發展壯大到擁有360張床位,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嶄新高樓,精神殘障病人的康復和住宿條件有了徹底的改善。


2018年,豐臺區開始推廣政府“買單”提供老年人短期託養服務,也就是為失能、失智的老年人的照顧者提供“喘息服務”。溫馨精康園成為了首批提供“喘息服務”的社會福利機構,也是豐臺區唯一一家指定接收失智老人入院服務的機構。精康園接手了原本壓在這些老人家屬身上照顧重擔,使他們有了休養機會,這樣一種有溫度的服務使尹蘭英和她的精康園有了老年之友的美譽。


也是在這一年,尹蘭英將管理精康園、照顧精神殘障病人的重任交給女兒邢尹立。女兒放棄了工商銀行的優越工作,與母親共同擔起這份責任。


用尹蘭英的話講,女兒是被她“拽下水”的。她給女兒的教育是:你需要人家提供給你什麼樣的服務,需要人家怎麼對你,那你就去怎麼對待人家,照著你照顧你爸媽的樣子去照顧他們。


而女兒剛一接管,就因資金捉襟見肘而頭疼。


由於經常有患者因其他疾病需去綜合醫院住院治療,這些患者或者沒有親人,或者親人再也無力負擔額外的費用,尹蘭英從來都是治病救人為先,錢日後再慢慢要。


精康園的賬面上顯示,從2012年至今,由精康園墊付或者患者拖欠的護理費加醫藥費共有150多萬元。


女兒希望能儘早要回欠款,除了能改善患者和醫護人員的生活水平,更有利於精康園持續、健康地發展。


除了女兒,尹蘭英的老伴邢老先生也當了義工。不幸的是,老伴外出給醫院採購,遭遇車禍昏迷,被急救車送到了醫院。


在丈夫的看護與精康園的運營之間,尹蘭英難以抉擇。


女兒邢尹立勇敢地挑起了精康園的日常工作,讓母親專心照顧父親。


在女兒邢尹立看來,他們這個小家就是為了這份事業和這群人而生的。這個事業幹到一定程度就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割捨不下的情和義,母親15年前一諾千金,她必須義無反顧地接過這份大愛與責任。


而在尹蘭英看來,她還遠未到含飴弄孫、退休養老的時候。雖然把管理的擔子交給女兒,那只是為了照顧受傷在家的老伴兒,是暫時的。


她心裡早就規劃好了自己和精康園的未來。


近幾年來,好多患者家屬帶著患者慕名來到精康園,患者在不斷增加,精康園的床位日漸趨緊,她希望能借社會的力量籌資建設一所養老院,用來收治更多的精神殘障病人。


她和這些患者之間的喜怒哀樂,其實就是在享受她人生的天倫之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