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巴珍的家庭旅館夢

2020-10-07 11:14

身材瘦小、臉龐黝黑的巴珍,今年39歲,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錯高村村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

錯高村有57戶,海拔3528米,坐落在美麗的巴松措湖畔,雖然景色優美,但環境閉塞,距離最近的鄉還有20公里,村民生活比較艱苦。

巴珍有11個兄妹,她排行老六,小時候家裡窮,15歲初中畢業就去了工布江達縣賓館當服務員,工作挺累,每月只掙100多元錢。後來遇到了同在縣裡打工的丈夫。丈夫長她9歲,是四川內江人,燒得一手地道四川菜。二人結婚後決定回錯高村開飯館。飯館規模不大,能接待十來個人,就夫妻倆幹,丈夫炒菜,巴珍端盤子洗碗筷。“雖然開了飯館,生活也算不得富裕,但比起在外打工強多了。”巴珍說。

雖然一家人靠開飯館過上了無憂的生活,但在巴珍的心裡一直有個開辦家庭旅館的夢想,規模不用太大,幾張床,幾道菜,客人來了有房住、有飯吃。“但也就是想想而已,當時家裡房子老舊,環境也不好,沒有條件開辦家庭旅館。”巴珍回憶說。

巴珍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好,做父母的總希望他們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所以我們一直在想辦法掙錢。”

2013年至2015年,錯高村先後被授予“歷史文化名村”“傳統古村落”“中國十大最美鄉村”等稱號,其所在的巴松措景區也於2017年被評為5A級景區。

隨著村子名氣的增大,巴珍小飯館的生意越來越好,旅遊旺季每天的營業額達到2000元。

真正的轉變出現在2018年。錯高村作為西藏林芝市惟一一個完整保持了工布藏族傳統村落佈局、民居建築風格、生活習俗

的文化村落,於2018年3月實施整村搬遷項目,總投資9255.4萬元,佔地91108.82平方米。

新村莊就在舊村落邊上,隨著整村搬遷的實施,柏油馬路也修到了村口,古村落得到完整保護。

巴珍一家也在2019年住進了新居。新居170餘平方米,二層小樓,古色古香,院子裡種著花草,搭著涼棚。新房的修建完全由政府出資,用錯高鄉黨委書記旦增頓珠的話說就是“交鑰匙工程”,各戶根據戶籍人口分配,不用掏一分錢。“從以前的老房子搬到現在的新家,還不用花錢,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巴珍說。

為了提高搬遷後村民的勞動技能,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工布江達縣多次組織村民免費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包括廚師、家庭旅館經營等,巴珍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她說,“學習內容很豐富,收穫也很大,老師教我們衛生、防疫、安全、禮節、民宿管理等知識,還教我們做藏餐”。

如今,巴珍的家庭旅館辦齊了各類證照,今年正式開張了,多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目前旅館只有1間客房的接待能力,能住3個人,旺季每天收280元,淡季收200元。”巴珍說,“現在旅館的經營規模還是太小了,計劃在自家院落裡再蓋幾間房,或租用別的村民家的房屋,把家庭旅館的接待能力再擴大一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勝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