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緒剛說事# 【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隨著歷史的腳步前行,“三夏”大忙,已完全顛覆了以往親身經歷的搶收、搶種時沒黑沒明的忙活。 如今,一般大面積種植的麥子,完全採用機械化收割,已徹底改變了往日靠人工“收割、捆綁、拉運、攤場、碾打、揚場……”等等一系列辛苦、複雜的勞動過程。周至自改種獼猴桃產業以後,夏收麥子便成了歷史......

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往年“六一”兒童節前後,家鄉周至在種植獼猴桃之前還是“以糧為綱”,主要種植小麥與玉米,便有了“三夏”大忙與秋收、秋播了。隨著家鄉農業生產結構的不斷調整,如今廣種獼猴桃,已名揚天下。每當我想起兒時親歷的艱苦勞作場景時,用一個字“苦”來形容不為過……

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自上學記事起,每到“三夏”大忙時節,學校便要放“忙假”,安排我們幾位小夥伴在村口的樹蔭下襬上一張桌子,一邊寫作業,一邊放哨,那會叫“紅小兵”崗哨,主要任務是監督一些自私自利與不自覺的群眾去揀拾集體麥子……

上了初中、高中以後的每年“三夏”時,我便隨大人拉上架子車,從地裡把收割放倒的麥捆子,一車一車地運送到打麥場上,掙起了工分(勞動報酬)。直至從當兵到參加工作後的每年“三夏”農忙時,我便請假回到周至家裡,割麥、碾打、揚場、晾曬……忙上半個多月。在此期間,我穿上勞動服,頭頂烈日,揮汗如雨;夜晚也是加班加點,挑燈夜戰……不洗頭,不洗腳;虎口奪食,衛生根本沒法講究,還要忍受瘋狂蚊子的侵襲。由於我的個子高,用鐮刀割麥子有些“窩人”不舒服,加之鋒利的麥芒不時刺傷手腕與腳腕,伴著流淌的汗水,那是一個鑽心“蟄”人的疼痛,至今讓我對“三夏”大忙仍心有餘悸!我入伍後,便在筆記本上寫下了“本是同一黃,遭遇卻各異;苦死農八億,歡喜者少許;這種人間事,定要換國策。”

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面對繁重艱苦的勞作,我沒有怨言,在外“扎勢”就把勢紮起,回家勞動就埋頭苦幹,“下勢”而為之。為了提高勞動效率,我便努力學會了用“撒子”(一種收麥子工具)來收割麥子。時光匆匆,以至於見過我當年收過麥的人,如今還說“你歷害的很!”

緒剛說事:再憶往日的“三夏”大忙

如今,家鄉周至自獼猴桃規模化經營以來,由於種植麥子的人越來越少,以前的農忙已成為回憶,村裡人日子也是“口吃甘蔗——節節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