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我們在評價一臺車好不好開的時候,總是會提到動力的匹配和轉向的手感,但是卻常常忽視了駕駛視野的影響。一臺車駕駛視野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到駕駛時的安全性,而且也會大大影響駕駛員的駕駛信心,但是日常試駕時,我們卻很難量化一臺車視野的好壞,也很難用語言直觀地描述出一臺車的視野表現。

為了彌補這個空缺,我們制定了一套辦法評價車輛前方和側方的盲區大小,以考核一臺車駕駛視野的好壞。由於這個測試對場地有要求,並且佈置場地費時費力,所以目前主要還是用於多車橫評。此前我們已經做過兩期,分別是8款自主品牌SUV橫評:《八款SUV盲區橫評:尺寸越大盲區越大?》和6款豪華品牌SUV橫評:《豪華入門SUV盲區評測:盲區最大的居然是它》,收穫頗豐。這次盲區測試第三期,我們又找來了6款熱銷的合資品牌緊湊型SUV,它們分別是上汽大眾途觀L、東風日產奇駿、廣汽本田皓影、廣汽三菱歐藍德、長安馬自達CX-5和長安福特銳際。

按照慣例,不弔胃口,我們先拋結論,本次測試視野由好到差(即盲區由小到大)的排名為:

大眾途觀L>福特銳際>日產奇駿>馬自達CX-5>三菱歐藍德>本田皓影

測試方法: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按照規定,評測時,我們首先將車輛駕駛座位按新車評的空間測量標準調整完畢,然後將前排坐墊根部距離頂棚的豎直高度調整至92cm。接著將車停進設計好的2.5米寬的車位,調整位置保證車輛居中,車頭與第一排樁桶平齊。最後,由同一名駕駛員身體貼緊靠背,轉動頭部,目視觀察車輛前方、左方和右方一共能看到多少樁桶。看到樁桶越多,視野當然就越好,盲區自然也就越小。按照本次橫評的條件,車越寬越不佔優勢,符合日常用車的真實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樁桶本身有30釐米的高度,在不同車上,除了看到樁桶數量有差別,每一個樁桶能看到的高度也是有區別的。為了更直觀地展示,每臺車都會在駕駛座用手機模擬人眼的位置,拍下三個方向的照片,雖然不可能做到完全和目視相同,但是也八九不離十。同時,本次橫評加入了車輛盲區輔助配置的對比,看看哪臺車盲區輔助配置更齊全、更好用。

測試結果:

第六名:本田皓影

車身尺寸(mm):4634×1855×1689

盲區輔助配置:前/後倒車雷達、360°全景影像、車側盲區影像

可見樁桶數量:14(前3、左8、右3)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本次盲區橫評可見樁桶最少的車,是全場公認顏值最高的本田皓影。初次開上皓影,你會覺得它很大、很寬,但實際上在本次橫評的車型中,皓影的車寬只是排在第3位。在測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皓影停入車位後,前方只能看見4米處的3個樁桶的尖尖,其餘樁桶全都被隆起的車頭遮住了。由於後視鏡與A柱形成的盲區較大,皓影右側的視野也不好,只能看見4米處的3個樁桶,好在窗線不高,左側視野表現良好,可以看見8個樁桶。

有意思的是,前兩期橫評可見樁桶數量最少的分別是哈弗H6和捷豹E-PACE,而這次則是皓影,它們都是當場橫評的車型之中我們認為顏值較高的,而且車身造型設計上也都屬於較為方正、突出力量感的類型,符合我們對SUV要大、要“硬”的審美需求,但是這樣的設計卻很難保證車身周邊良好的視野。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在駕駛輔助配置方面,皓影的高配車型配備了前後倒車雷達、360°全景影像和本田特色的車側盲區影像,雖然攝像頭成像質量一般般,且全景影像無法局部放大,但是這些裝備對駕駛信心的提升非常明顯。如果買的是皓影的低配車型,建議後期加裝360°全景影像。

第五名:馬自達CX-5

車身尺寸(mm):4555×1842×1685

盲區輔助配置:前/後倒車雷達、倒車影像

可見樁桶數量:22(前12、左6、右4)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以彎道能力著稱的馬自達在設計車型時可能是考慮到了劈彎的需求,馬自達CX-5機蓋兩側下溜的曲線帶來了很好的邊角視野,3米處和4米處兩側都可以看到較為完整的樁桶,這樣的設計在過彎時可以更好地判斷車頭的位置。不過因為機蓋中部還是比較高,正前方視野一般,只能看到4米處樁桶的頂部。又因為窗線較高,CX-5右側的視野表現也比較差,只能看到4個4米處的樁桶的一小部分。好在,得益於後視鏡置於門板上的設計,A柱與後視鏡沒有形成大的盲區,所以左側能看到2米處5個較為完整的樁桶和1米處一個樁桶的頂部。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馬自達CX-5全系都不提供全景影像,次低配開始都配備了前後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好的是CX-5的雷達靈敏度很高,用起來很舒服,不好的是倒車影像清晰度一般般,而且CX-5是6臺車之中唯一一臺沒有倒車隨動軌跡線的,可能馬自達認為他們的車主都是老司機吧。

第四名(並列):三菱歐藍德

車身尺寸(mm):4705×1810×1710

盲區輔助配置:後倒車雷達、360°全景影像

可見樁桶數量:22(前11、左7、右4)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三菱歐藍德是本次橫評的車型中寬度最小的,按照我們的測試方法它是佔了便宜的,不過,它並沒有將車寬小的優勢充分發揮。歐藍德的前方視野表現與馬自達CX-5類似,都是兩邊好中間一般,車頭兩側可以看見6個較為完整的樁桶,中間只能看到樁桶的頂部,但是不同的是,歐藍德兩邊視野好是得益於車頭向前收窄的設計,而且車寬比CX-5小了差不多4釐米。而兩側的視野方面,因為後視鏡和A柱形成的盲區較大,抵消了車寬小的優勢,左右各能看到7個和4個樁桶。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歐藍德可見樁桶數量和馬自達CX-5相同,排在第四位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駕駛輔助配置更多。歐藍德高配車型配備了後倒車雷達和360°全景影像,不過全景影像顯示比較模糊,而且不能局部放大,用是能用,但是有時候得湊近仔細瞄瞄。

第三名:日產奇駿

車身尺寸(mm):4675×1820×1724

盲區輔助配置:前/後倒車雷達、360°全景影像

可見樁桶數量:24(前10、左9、右5)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奇駿車頭並沒有很明顯的隆起,前方視野表現良好,4米處的樁桶全部可見,右側還能看見2個3米處的樁桶的一部分。作為橫評之中車寬排名倒數第二的車型,奇駿較窄的車身配合上較低的窗線給駕駛員提供了較好的側面視野,車身左側可以看到9個樁桶,全場最佳,右側則可以看到5個樁桶,而且這些樁桶中有9個能完整地看到或者看到大部分。同時,奇駿的後視鏡造型合理,後視鏡根部很細,而且整體往外收窄,所以轉頭的時候可以從後視鏡與車身的夾縫中得到更多的視野,左側有1個樁桶就是在轉頭的過程中才能看到,所以照片拍出來只顯示8個。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奇駿的360°全景影像裝備率很高,除了2.0L和2.5L的最低配車型之外都有配備,而且2.5L車型除最低配外都配備了前後雷達。不過,奇駿2.5L最低配和2.0L車型除最低配外的車型都沒有配備倒車雷達,而且奇駿的全景影像清晰度只是比歐藍德稍好而已,也無法局部放大。考慮到全景影像後期改裝比倒車雷達更貴、更麻煩,日產這個做法也無可厚非。

第二名:福特銳際

車身尺寸(mm):4585×1882×1688

盲區輔助配置:前/後倒車雷達、倒車影像

可見樁桶數量:25(前11、左8、右6)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福特銳際的車身設計在本次橫評的車型之中絕對屬於“異類”,它的設計思路有點像保時捷的Macan,雖然是一臺SUV,但是卻有著轎車化的、低矮的、往前下溜的車頭,所以,雖然銳際的車寬達到了驚人的1882mm,全場最寬,但是前方依然有良好的視野,車頭兩側的視野表現與車寬最窄的三菱歐藍德基本相同,能看到6個較為完整的樁桶,正前方4米處的樁桶也都能看到一部分。不僅如此,銳際還有著全場最低的窗線,左右兩側合計能看到14個樁桶,而且全部都能清晰、明顯地看到,側方視野全場最佳。

銳際的表現讓我想起了首期盲區橫評測試的眾泰SR9,高度模仿保時捷Macan造型的眾泰SR9依靠車身造型奪得了那次橫評的最佳,銳際這次沒能奪冠,主要原因是A柱與後視鏡形成的盲區還是太大了,如果能像Macan一樣把後視鏡放在門板上,銳際的側面視野表現應該還會更好。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輔助配置方面,銳際全系標配後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頂配車型配備了前後雷達,但是360°全景影像需要選裝,不過以銳際的售價來說,這樣的配置水平已經很良心了,而且銳際的倒車影像成像質量還行,還能局部放大,實用性不錯。

第一名:大眾途觀L

車身尺寸(mm):4716×1859×1677

盲區輔助配置:前/後倒車雷達、360°全景影像

可見樁桶數量:26(前13、左8、右5)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沒想到,大眾不僅性能測試跑分厲害,盲區測試表現也很強。大眾途觀L能在本次橫評奪冠主要依靠兩個優勢,一是短而傾斜的車頭,二是置於門板上的小尺寸後視鏡和A柱的三角窗,前者提供了全場最佳的前方視野,可見樁桶13個,4米處的樁桶全部都可以明顯地能看到,後者大大減少了側方的盲區,左右可見樁桶分別為8個和5個。

六款合資緊湊型&中型SUV盲區橫評:顏值高和盲區小不可兼得?

不僅如此,途觀L的360°全景影像也是全場最好用的,不僅顯示清晰,而且可以局部放大查看。不過,途觀L作為全場定位最高的車型,卻只有旗艦版配備了全景影像,最低配的風尚版連倒車影像都沒有,還好雷達的配備率還是比較高的,倒車雷達全系標配,中高配車型都有前後雷達,實用性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