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無視美國可行嗎?孱弱的軍事實力,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我們都知道,在美國的每一次出兵行動中,澳大利亞是必須要露臉的,雖然人數較少,但是一樣的會令受害國痛恨不已。

從晚清八國聯軍侵華開始,澳大利亞人就加入了敲邊鼓的角色中,雖然彼時的澳大利亞還不夠自主,依舊在英帝國的控制下生存,但是也絲毫不能掩飾小跟班一般的國家屬性。

澳大利亞無視美國可行嗎?孱弱的軍事實力,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時到如今,澳大利亞舊習難改。

近些年來,無數針對中國的外交,貿易,軍事的行為,都有澳大利亞橫插一槓的醜態,甚至比挑事的人表現的更積極。這就令人很不爽了,跳樑小醜格外引人注目。

澳大利亞為什麼要這樣呢?自己沒有確實的戰略考量,就知道給別人敲邊鼓,到底是怎麼想的嗯?

同宗同門,血緣同一性

1770年,澳洲被英國人庫克船長登陸,並且宣佈為英國領土,此後英國人開始逐步進駐這片全新的大陸,從開始的罪犯流放之地,到1790年第一批的英國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土著被擠壓,這片獨立的大陸就成了英國人的殖民地。

澳大利亞無視美國可行嗎?孱弱的軍事實力,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同樣的北美大陸,在1607年起也開啟了殖民的序幕,歐洲人進駐北美,大多數是英國人,以至於後來形成的13個初期殖民地。雖然和英國本土最終決裂了,但是美國和英國的母緣關係是不可割捨的。

基於從同一個地方開枝散葉發展而來,澳大利亞和美國在根基上,是有著相同的感受和思維的。外貌特徵,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祖宗回憶,這些都會營造一種特殊的親近感。不管雙方的政治聯盟,普通百姓的內心,對於接受美國人是沒有任何抗拒的。

跟隨美國是為了政治野心

美國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這是澳大利亞緊抱大腿的主要原因。

澳大利亞無視美國可行嗎?孱弱的軍事實力,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1900年,在澳大利亞經營多年的英國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權利和金錢的面前,在美國獨立的案例在前,澳大利亞人覺得自己應該單幹,於是向英國提出了自治的要求。

澳大利亞的6個殖民區公投,建立了一個統一的澳大利亞聯邦,有了自己的憲法,澳大利亞成了英國的自治領地,成為了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到了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威斯敏斯特法案》,澳大利亞才有了獨立的內政外交權利,成為了英聯邦的正式成員國。

雖然澳大利亞在政治上,取得了極大的進步,到目前它還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跟加拿大,印度一樣,依舊奉伊麗莎白女王為共同君主。

澳大利亞無視美國可行嗎?孱弱的軍事實力,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既然歷史遺留問題無法解決,那麼澳大利亞為了國家形象的突圍,必須在區域政治裡有所表現。可是澳大利亞除了經濟發達一些,在其餘領域影響力有限,所以只能緊靠強大的美國的出招,針對某些事務做出一些誇張的動作。

有沒有用暫擱一邊,總能起到一些狐假虎威的效果。這就是澳大利亞在某些事務上,比美國人都積極的主要原因,也是有自己的政治野心的。

柺杖拄久了,腿就瘸了

澳大利亞獨居一個大陸,四外都是汪洋大海,可以說沒有鄰國威脅之憂。自從成立聯邦之後,也在英國的庇護下生存,完全沒有自己建立防務體系的需求。

澳大利亞無視美國可行嗎?孱弱的軍事實力,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二戰結束後,英國衰落,美國強勢崛起,澳大利亞立即靠向強大的美國,會同新西蘭跟美國簽訂了一個《奧美新安全條約》,這下更妥當了,有能力全球投送戰鬥力的美國,也成了自己的盟友,軍事戰備就更不用擔心了。

現在的澳大利亞常規軍隊只有5萬多人,還分為陸海空各軍種個,這樣的軍隊能有什麼威懾力。不過澳大利亞也確實沒有軍事需求,現在軍隊的最大作用就是,配合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軍事任務,比如中東,伊拉克,阿富汗等等。

澳大利亞無視美國可行嗎?孱弱的軍事實力,是繞不開的一道坎!

別說未來海洋軍事的發展,就算當下遠程武器的威脅,都是澳大利亞不能獨自處理的威脅。

長久依靠保護的澳大利亞,在國防工業體系方面的短板太過嚴重,一旦需要那也是猝不及防。所以,出於國防的需求,澳大利亞根本就離不開美國。

綜上,利益才是政治的前提。澳大利亞離不開美國的保護,再加上同宗同源,只能選擇一條道走到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