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出頭嶺裡奔“出頭”

天津北方網訊:在薊州出頭嶺鎮,耕地資源有限,幫扶幹部因地制宜打造食用菌產業,如今小蘑菇成了“致富傘”,出頭嶺鎮的農戶們真正出了頭,小康路越走越寬。

30多年前,王麗軍嫁到了出頭嶺鎮李家倉村,家裡一年的收入,只有幾百塊。結婚沒兩年,丈夫陳國餘外出打工。王麗軍只能自己擔起了這個家。2017年,濱海農商銀行的張殿來來到這裡,成為駐村幫扶組組長。經過多方走訪調研,幫扶組決定幫村裡建大棚,做大食用菌產業。

規劃獲批後,鎮裡整合市、區、幫扶組等多方資金,籌集了5000多萬元,在出頭嶺鎮建起食用菌產業園。幫扶組還找來了農技專家,手把手教村民。通過大喇叭,王麗軍聽到了這個消息,覺得是個好機會,想把丈夫叫回來一起幹。

打拼十幾年,家裡也就存下了兩萬多塊,拿什麼幹?村裡不少人,心都活泛了,但就是卡在了錢上。濱海農商行有提供低息貸款的相關政策,張殿來和鎮裡商量,由合作社出面擔保,用低息貸款的方式解決農戶的資金困難。挨家挨戶的講政策,利息低,還款時間也寬裕。最終,16戶村民,拿到了300多萬貸款。

王麗軍和丈夫商量,也貸了小20萬,承包了兩個棚,投入不小,可種的好,一年就能掙個小十萬,丈夫陳國餘也回來了,一起努力奔個好收成。三個多月的收割期,將近三千多個菌棒,兩口子天不亮就進棚,下午,園區來車拉走,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奮鬥,致富的點子才能開花結果。兩口子一起加油幹,第一年,王麗軍就淨賺了8萬塊錢,3年時間,他們不僅還上了貸款,又承包了5個大棚,賺了幾十萬。(特技做在畫面上)產業園不斷做大,帶動5000多農戶,幹起了食用菌種植,全鎮年產食用菌8萬噸,年產值達到5億元,每家的年收入,比三年前,平均增長了近七千元。王麗軍家也買了車,住在出頭嶺,生活終於“出了頭”。(津雲新聞編輯李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