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自由式滑雪

起源

自由式滑雪於20世紀60年代誕生於美國,是將高山滑雪和雜技相結合的一項運動;1988年,成為“冬奧會”表演項目,1992年成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

科普:自由式滑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技術要求

自由式滑雪基本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是非空翻技術動作,包括縱大一字跳、橫大一字跳、哥薩克跳、直體上肢扭擺90度、跳臺飛躍姿勢、後屈小腿挺身跳、後屈小腿扭擺、直體轉體360度、直體轉體720度,以及上述動作的重複或幾個動作的組合。

另一類是空翻技術,包括前空翻、後空翻和側空翻三個方向的翻轉及加轉體組成的技術動作,而且翻轉中身體姿勢又分為團身、屈體和直體。

科普:自由式滑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賽項目

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自由式滑雪項目設項相同,共設13個小項,分別是:男、女空中技巧,男、女雪上技巧,男、女障礙追逐,男、女U型池場地技巧,男、女坡面障礙技巧,男、女大跳臺,空中技巧混合團體。

場地

空中技巧比賽場地由助滑坡、過渡坡、平臺區、跳臺、著陸坡和終點區組成。出發區和終點區應設在開闊地帶。助滑坡長約70米、寬14米、坡度約25度。過渡區長約21米、寬約24米。著陸坡長約25米、寬18米、角度約38度。

雪上技巧比賽場地長200~270米,寬15~25米,坡度為24~32度。

障礙追逐比賽場地長800~1300米,垂直落差140~260米,坡度在12~22度。

U型池場地技巧比賽雪槽長150~170米,寬18~22米,槽壁高為6.7米,坡度為17-18度。

坡面障礙技巧比賽場地在1條、2條或多條可供運動員選擇的充滿各種各樣騰越、跳臺、桌臺、大跳臺等設置的賽道上進行。

大跳臺比賽場地長約164米,坡度約38度,起跳臺寬3米、高8米。

科普:自由式滑雪


2022年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比賽場地示意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裝備

自由式滑雪器材包括滑雪板、滑雪杖、滑雪靴、滑雪鏡、滑雪服、滑雪頭盔、滑雪手套等。

科普:自由式滑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賽規則概述

空中技巧比賽,先進行2輪預賽,選拔前12名進入決賽;再進行3輪決賽,採用單跳淘汰制,第1輪12進9,第2輪9進6,第3輪最後6 名運動員決出最終名次。

雪上技巧比賽,先進行2輪預賽,第一輪前10名運動員直接進入決賽,其餘運動員通過第二輪比賽再次決出前10名進入決賽;再進行3輪決賽,第一輪20進12,第二輪12進6,第三輪6人進行超級決賽,決出最後名次。

障礙追逐比賽,先進行1輪個人預賽,即每人獨自滑行並按其滑行時間進行排名;按排名將運動員每4人一組分為8組進行比賽,每組前2名進入下一輪,即32進16、16進8;前8名運動員分成兩組比賽,每組前2名進入大決賽,決出第1-4名,後兩名進入小決賽決出第5-8名。

U型場地技巧比賽,先進行2輪預賽,取最好成績,前10名運動員進入決賽;再進行3輪決賽,取最好成績,最終按照得分高低排名。

坡面障礙技巧比賽,先進行2輪預賽,取最好成績排名,男子前12名、女子前6名運動員進入決賽;再進行3輪決賽,最後一輪比賽的開始順序應與前2輪順序相反,取最好成績,最終按照得分高低排名。

大跳臺比賽,先進行2輪預賽,取最好成績進行排名,男子前12名、女子前8名進入決賽;再進行3輪決賽,取2輪不同種類動作最好成績相加進行排名。

科普:自由式滑雪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中國的發展

1989年始中國逐漸開展自由式滑雪運動。

2006年意大利都靈冬奧會,韓曉鵬獲得中國在自由式滑雪項目上的第1枚金牌。

科普:自由式滑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了解和自由式滑雪的朋友,請聯繫甘肅省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聯繫電話:0931-88275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