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神作天書奇譚背後小故事

創作背景

1980年初,英國廣播公司(BBC)提供了一箇中國神話故事劇本,

曾經神作天書奇譚背後小故事

柯明(左)與錢運達 先生

稱要由他們投資與上海美影廠合拍一部動畫長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提出由中方負責重新編寫劇本。執筆合拍片劇本的是包蕾和王樹忱,他們發現在原劇本的情節中,《平妖傳》裡狐狸精的故事大概佔了10%。

《平妖傳》在中國古典神話小說中並不算很成功,但裡面的幾個人物很有趣,王樹忱和包蕾保留了其中的三個狐狸精,把擔子、和尚兩個人物改成了小孩蛋生,並重新創作了劇本,很多情節幾乎都可以在中國傳統民間故事裡找到。

1980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天書奇譚》攝製組主創人員

曾經神作天書奇譚背後小故事

帶著文學劇本和構想到河北承德避暑山莊進行分鏡頭設計,編寫劇本。英國人覺得,這次重寫的劇本比原來的好。可是,BBC的資金遲遲沒有到位,而製作早已經啟動,美影廠只好自己拍。

幕後花絮

1. 《天書奇譚》中的很多角色形象來自於戲曲造型,生

曾經神作天書奇譚背後小故事

主要人物

旦淨末醜俱全,如狐女的斜眼、兩片腮紅,就吸取了京劇旦角臉譜的造型特點。

2. 初期的角色造型大部分都採用了,但蛋生的造型初稿卻因不容易“動”起來需要修改。最終的蛋生形象是由本片美術設計馬克宣和黃煒對初稿進行調整後形成的。

曾經神作天書奇譚背後小故事

3. 片頭“天書奇譚”4個字的背景是翻滾的雲卷是用油漆畫的,是在化學反應後,攝影師逐步把它們拍下來疊在4個字後面的。、

1983 優秀造型獎 (獲獎)

1980年由畫家柯明參與制作的《天書奇譚》是一代中國人心目中最好的動畫片之一。其從美術風格、故事,尤其是想象力來說都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 。(澎湃網評)

《天書奇譚》追求奇、趣、美的審美價值完全脫離了那個時代尚流行的塑造“高大全”人物形象的軌道,處處發散出幽默感。老少咸宜,雅俗共賞 。(人民網評)

《天書奇譚》作為動畫電影的繪畫功底即便在今日看來依舊充滿著中國特有的美學魅力,獨具匠心的畫風呼之欲出的是那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而於此中那天馬星空的奇想,行雲流水般簡單卻有賦有深厚寓意的神話架構,各色人物滑稽的動作、特異的造型,貼切的配音,使天真稚氣的蛋生、寬厚親切的袁公及其他諸如狐狸精、縣太爺、府尹、小皇帝等均是如此的鮮活立體,純準的童趣佈滿了整個銀幕,讓人忍俊不禁,使這部帶有鮮明民族風的動畫由內而外皆堪為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