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麥:“下里巴人”代名詞?


—剖析熱搜事件


(不知道《驚雷》的朋友們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防diss(懟)欄:“下里巴人”現如今用於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喊麥:“下里巴人”代名詞?

圖| 來源網絡


近些日子,“楊坤diss《驚雷》”上了熱搜。楊坤老師只是隨口在直播間發表了一下對《驚雷》的看法,為什麼會得到如此多的關注呢?


喊麥:“下里巴人”代名詞?

圖| 楊坤diss《驚雷》


回顧楊坤diss《驚雷》現場,主要發表了這些意見,“太難聽”、“這根本就不是一首歌”、“俗氣”。從字面上來,慢慢地嫌棄、討厭已經溢出了屏幕,可以說,具有極大名氣的楊坤老師這麼一搞,算是代表性的公開表達了對《驚雷》的不滿。


分析爆火原因:


喊麥的文化衝突

我們知道喊麥屬於小眾文化,它沒有大範圍的流行開來,但是大多數人也對喊麥有些許瞭解,可能你我隨口都能哼兩句出來。喊麥屬於網紅文化,得益於這些年來直播的爆火,一批“MC”主播用無曲調,或者無明顯曲調的rap形式火了起來,並逐漸脫離了說唱,成為一種新的表演形式。


喊麥:“下里巴人”代名詞?

圖| 來源網絡


而正因為如此,說唱和喊麥本來就有一些文化衝突的,說唱的瞧不起喊麥的,喊麥的希望能夠證明自己的文化優越性。


喊麥的過往

但喊麥還有一個特點,如果說,小眾音樂是小眾喜歡,大眾無感的話,那麼喊麥卻是小眾接受,大眾中很大一部分是有點不太能接受,甚至討厭的,這也和他的形式和過往有關。


首先,喊麥的形式戾氣很重,歌詞中也充斥著狂傲和驕橫。談及喊麥,我們很容易就能聯想到“社會人”。喊麥喜歡套用一些古詩詞或者網絡流行語,用一些奇特的發音,語調,伴隨著節奏感強,但比較“土味DJ”的伴奏,去表現。一般來說,喊麥的人不是大多數不是科班出身,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專門的音樂背景。它不像藝術家那樣創造美好的藝術作品,讓人們陶冶情操,傳遞愛和正能量。當然這就要談及喊麥的過往了


形式是一方面,喊麥的過往是有些許不堪的,因為歌詞充滿戾氣,黃賭毒隨口就來,導致當年的知名主播mc天佑被封殺,這是必然的,價值觀導向不好,帶壞社會風氣,必然會招來封殺。也正是因為這種過往,導致了大多數人對喊麥的影響都是不好的。喊麥會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影響。


喊麥:“下里巴人”代名詞?

圖| 喊麥內容低俗


所以如果喊麥的形式趨於一成不變,內容導向依舊靠近“邊緣地帶”,那麼喊麥基本上不會有很好地發展的。


重回大眾視線

《驚雷》的爆火算是喊麥重新回到大眾視線的一個熱點事件,各個視頻播放平臺,包括一些音樂平臺上,《驚雷》脫穎而出,曝光率極大地增加,喊麥在被限流之後,重新得到了露面的機會,回到了大眾身邊。


而其實,大家聽《驚雷》,好多都是以獵奇的心態走的,從本質上來講,並沒有多少人會愛上這種音樂模式,反而楊坤老師的diss說中了大多數人心聲,既對於這種音樂形式的困惑不解。


在這個節骨眼上,作為公眾人物的楊坤老師選擇發生diss,自然吸引了多方的目光,換言之,也相當於是把文化衝突直接擺在了檯面上。

喊麥:“下里巴人”代名詞?

圖| 《驚雷》作者回應


除了《驚雷》作者回應之外,還有各路網紅出來聲討。但是選擇形式確實不太好, 除了選擇將楊坤老師的《無所謂》喊麥化,還將《驚雷》用《無所謂》的曲調唱出來,這波硬懟說實話,很沒有風度,其實也侵犯了版權。

喊麥:“下里巴人”代名詞?

圖| 各路網紅髮聲


所以這次事件只是一個途徑,給了機會使各種衝突得以爆發。


小結

如果按照價值觀導向來講,我們當然選擇尊重文化差異,但是這種尊重應當是值得的,相互的,文化得以發展必須要取精華去糟粕,這樣才能讓大眾接受,擦邊球更是要避免。文化本身沒有什麼錯,但是價值取向在時代大背景下是有對錯的,如果相違背而行,那麼就要受到輿論洗刷,收到指責和懲罰。


楊坤老師再發聲

不同於各路網紅的回應,楊坤老師的回應就顯得體面的多。

首先提倡不過多佔用公共資源。

“咖啡呢,我也愛喝。”

(品嚐咖啡)

“大蒜呢,我也愛吃。”

(品嚐大蒜)

“但是’驚雷’就算了”

並邀請喜歡或者不喜歡他的人都可以在週五(4月17日)晚八點半,來他的直播間。

“我們來好好聊一聊現在的網絡音樂”

“恩~”

(皺眉)

“味道很特別”

(再喝一口咖啡)

喊麥:“下里巴人”代名詞?

圖| 楊坤老師再發聲


原創:黑梟GC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各種各樣精彩的內容,希望各位能夠點贊,關注,轉發。各位的鼓勵是我前進的不竭動力。

希望各位能夠在我這裡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