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綠色產業 建綠色城市 荊州全力推進綠色發展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湖北日報 時間:2020-10-12 09:13

興綠色產業 建綠色城市 荊州全力推進綠色發展

荊州園博園一景。

閱讀提要

長江荊州段,上至松滋車陽河,下至洪湖新灘口,483公里,幾乎佔全省江段一半。保護母親河,荊州重任在肩。近些年來,荊州全力推進綠色發展,成效明顯。

金秋十月,長江綠水如碧。國慶剛過,荊江上游的松滋車陽河碼頭4個泊位停滿貨輪,黃色的硫磺、灰色的磷礦正在卸載,石灰石和集裝箱正在裝船。9月2日,滿載400噸生物柴油的集裝箱貨輪從這裡駛向比利時。

車洋河碼頭的背後,是17平方公里的國家級循環產業示範基地——松滋臨港新區。企業內部小循環、園區企業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產業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國慶長假第一天,荊江下游的洪湖金灣花海風景區,一大早停車場就已經車位難求,來往遊客絡繹不絕。洪旅集團環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聶趙陽介紹,當天金灣花海景區總共接待遊客5000餘人,旅遊港接待1000多人。

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產業提檔升級;長江禁捕,湖泊拆圍,生態改善成效明顯;大型文旅項目相繼落地,文旅產業方興未艾……從松滋到洪湖,荊州長江兩岸綠色發展如火如荼。

工業轉型升級 培育綠色產業

9月下旬,荊州開發區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能特科技有限公司新廠區搬遷快速推進,廠房主體工程完工,新設備正在調試。公司總經理張光忠介紹,能特搬遷既是國家環保政策要求,也是企業自身發展要求。

按照長江大保護要求,能特老廠區不在化工園區內,需要整體搬遷至綠色循環產業園。隨著產能擴大,公司原有規模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需要新建生產線。2019年初,能特開始實施搬遷,現在已經完成60%的進度,今年底可以全部完工。

“新廠區總投資8.8億元,主要生產治療哮喘和抗過敏的孟魯司特鈉中間體、治療高血脂和高膽固醇的瑞舒伐他汀中間體等系列產品,年產900噸高級醫藥中間體,比老廠區增加3倍多。”張光忠說,今年以來,能特克服疫情影響,實現產值5.37億元,同比增長12.9%,利潤總額1.63億元。

荊州市經信局局長黃林強說,荊州有76家沿江化工企業需要關改搬轉,總資產近140億元,需分流安置職工1300多人。目前所有企業均已啟動,可按期完成規定任務。

同時,“萬企萬億”技改工程快速推進。

億鈞玻璃在老廠區對面投資32.8億元新建節能材料產業園,今年新開工項目包括兩條低輻射鍍膜新材料生產線、精深加工生產線,可生產扭曲變形玻璃建材和防火玻璃建材等新產品。

“今年疫情期間逆勢增長,1至8月銷售9.8億元,實現利稅2.15億元,同比雙增長,企業發展韌勁十足。”億鈞玻璃公司董事長李傳兵介紹,新項目建成後公司將成為國內大型建築節能新材一線企業。

打造水清岸美環境

沙市洋碼頭長約2公里,西起荊州和順汽渡碼頭,冬至白雲機電廠區,曾經是荊州長江沿線最繁華地段,也是髒亂差的代名詞。近些年來荊州全力推進沿江岸線整治,企業、居民、市場全部搬遷,餐館、廠房、設備全部拆除,復墾地塊,種植林木,恢復生態。同時,荊州在洋碼頭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力圖將其打造成荊江風情帶核心區、省級綠色發展示範區。

洋碼頭文創園副總經理餘波介紹,洋碼頭項目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只拆不建,保留老建築80多棟,對沙市商埠文化、工業文化及民俗文化遺蹟進行保護性改造,打造沙市工業成就展館、文星樓狀元文化展館、荊江生態文化展館等,保留荊州沙市的歷史人文記憶。

從洋碼頭往西,就是萬壽塔公園、臨江仙公園,荊江風情帶雛形初現。今後,洋碼頭與柳林洲、學堂洲、松滋涴市、洪湖一河兩岸、江陵、監利城區江段修復工程一起,連珠成串,共同構成荊州濱江綠色廊道。

2018年起,荊州率先在22個保護區實施全面禁捕。今年荊州在全省打響長江禁捕“第一槍”。荊州還率先開展秸稈禁燒行動,率先出臺《荊州市揚塵汙染防治條例》,頒佈實施首個“一湖一法”《荊州市長湖保護條例》,率先實施長江岸線管理員制度,將防洪員轉化為岸線管理員,實現從“萬人巡堤”到“萬人護綠”。

荊州還與湖南共同搭建洞庭湖區域內政協主席和發改委主任聯席機制,共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大計;與湖南嶽陽聯合開展護漁行動,探索生態化發展路徑;與宜昌、荊門、潛江等地合作共同推進流域治理,構建水清岸美生態環境。

建綠色新區生態新城

從荊州中心城區北行,穿過方特、園博園,很快就到了非遺小鎮項目所在地。這是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新校區,現已建成部分教學樓、食堂和學生宿舍。國慶節後,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大專部學生將會從荊州東城區搬遷至此,開始新的學習生活。

長江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是全國唯一手工技藝特色高職學院,也是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去年5月,學校搬遷重建,總投資15億元,建設“非遺保護”“千匠萬徒”等六大工程,屬於湖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的重點項目。

荊楚非遺工匠小鎮是該項目最大亮點,計劃打造全省首個、全國先進的漆創工匠主題特色小鎮,包含楚式漆器髹飾、楚式斫琴等20個項目的非遺展示、保護、傳承、教學和生產的工作坊,涵蓋旅遊接待、文化傳承、非遺展示、傳習研學、民宿餐飲等功能,成為傳承荊楚文化的產業新地標。

荊楚非遺工匠小鎮是荊州紀南文旅區發展文旅產業的縮影。

紀南文旅區是荊州為了發展文化旅遊而特意打造的一個新區,已吸引一大批知名企業入駐。深圳華強建設的方特園已成為荊州旅遊新地標,荊楚文化大觀園、圍棋小鎮、郢城文化園、歲時灣等重大文旅項目正在抓緊推進和建設,總投資逾500億元。(記者羅序文通訊員崔巍肖永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