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最近,随着《三十而已》的热播,女主角顾佳也成为了朋友圈、微信群里热议的对象。


不为别的什么,就是因为“太真实了”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顾佳是典型的女强人,上学时是学霸,和丈夫白手起家创办烟花公司后为了陪伴孩子所以当起了全职妈妈。

在老公和孩子起床前便准备好丰盛的早餐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在老公公司业务受阻时积极帮忙解决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为了让孩子上私立双语幼儿园,费尽全身解数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她每天保持高度自律,从未停止过提高自己:

健身,烘焙、护肤、法语、陶艺、花艺……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热播剧火爆的背后,总有一些社会现象值得探讨,这部剧所关注的便是女性成长的话题。

相信老师们在看《三十而已》时,能够感同身受到女主角顾佳的“累”和“难”。

昨天看见一位老师发的朋友圈: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当老师不是应该很清闲吗?还有寒暑假可以放!”


除了课堂教学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老师们的非课堂教学工作也十分繁杂:备课、教研、听课、开会、批改作业、教学反思。即使在所谓的寒暑假,老师们也要进行各种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撰写读书笔记……另外还有班级纪律管理,早晨组织学生晨练,晚上领学生打扫卫生,自习课辅导学困生……


有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教师每周工作时间都在54小时以上,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25%,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的个人时间奉献给工作。


即便这样,“老师”这个角色依然在社会上受到严苛的要求和无端的质疑。


“你是一个妈妈,你怎么能不管孩子呢?”


女老师在生活里同样也要扮演着教书匠、妻子、妈妈等多种角色,且每一个角色都身担重任。但在权衡职场和家庭的平衡之中,女老师们总是舍弃了自己的私人时间,将天平悄悄地倾斜在学生身上。


即便这样,女老师还是会被周围人所指责有失为人妻、为人母之责任,不被理解。


@子鸢

我是一所乡镇中学的班主任加两个班英语老师,怀孕了依旧每天早上坐45分钟车去学校上课,坚持到了八个半月,才请了产假。孩子出生后两个多月又回到岗位上,管理班级,教学英语。上班130个孩子,下班一个小娃。真心体会到,当了妈妈的班主任老师,特别累!!


@红玉

我既是一位小学英语老师,也是一位妈妈。但对于这两种身份,也有不平衡的时候:班上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可能一年就只有开学能见到他们,其他时候都只能在电话里面沟通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面对这些留守儿童,我也曾想过以后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带她在身边,可事实上:自己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上班的学校离家远,每个周五都要坐车回去陪陪孩子,周末下午又要返回学校。现在孩子已经四岁了,对她的更多是亏欠,她的第一句牙牙学语(我不知道);她第一次放手走路(我没有参与)。每次要离开前,女儿都会特别粘人,各种撒娇和哭泣。那种感觉既是幸福又有无奈。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在学校好好培养孩子们,让他们成人成才;在家就一心一意的陪着孩子(因为我再不陪着我的贴心小棉袄,她都要长大了)


这就是当代女老师现状,也是当代千千万万独立女性角色中的一隅。


“没有二十岁的洒脱肆意,没有四十岁的云淡风轻,三十,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这是剧中台词,更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女性想要表达的声音。她们或为人女,或为人妻,或为人母;她们可以是全职太太,也可以是职场达人;她们可能是20岁,也可能是30岁、40岁……


二十岁的时候,我们怀揣着梦想考取了教师资格证走上讲台,为的就是一份授业解惑育人成才的使命;三十岁,我们成家生子,承受了更多责任和压力,但我们不忘初心,跟随内心的自由和选择,所以依旧坚挺且乘风破浪。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仿佛看到了身为老师的我自己


无论是对女性,还是全社会,坚守自我选择,创造自身价值,不依附、不偏激,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洽,都是需要持续学习的过程。我们不必被任何一个身份束缚,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无限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