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銀行赴港上市 衝刺七年首日遇冷

青島新聞網 10月12日訊(記者 陳曉晗)10月12日,威海市商業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9677,發行價為3.35港元,募資淨額為28.3億港元,這是年內繼渤海銀行之後第二家上市的港股銀行股,也是山東省第三家實現主板上市的銀行。

山東第三大城商行 背靠國資資產質量承壓

威海銀行於1997年成立,由威海市財政局在內七名非自然人股東及五家信用合作社的原有股東共同發起,是目前唯一一家網點覆蓋中國經濟第三強省-山東省所有地級市的城市商業銀行,按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資產總值、吸收存款總額及發放貸款總額計算,威海銀行在所有總部位於山東省的城市商業銀行中位列第三。

從業績來看,2017年至2019年,威海銀行營收分別為39.08億元、38.33億元和49.4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6.02億元、10.17億元和15.23億元。

對於2018年淨利潤下滑,威海銀行表示主要是基於監管新政,其2018年將所有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歸類為不良貸款,從而導致經營業績受到影響;2019年則得益於零售業務的持續發展,進而使得發放貸款和墊款淨額增加,同時利息淨收入以及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也繼續增加。

根據招股說明書,威海銀行的主要股東包括山東高速集團公司、山東高速及威海市財政局。背靠山東國資,威海銀行實力顯著。日前東方金誠發佈的評級報告指出,作為地方性商業銀行,威海市商業銀行在威海市擁有很強的網點優勢,較高的資本充足率水平為該行各項業務發展奠定較好基礎。且該行控股股東資本實力強,對該行資本補充、流動性支持等方面提供較強支持。

七年上市歷程坎坷 首日遇冷平市收盤

實際上,早在2013年,威海銀行就提出了上市計劃,且目標為A股。2013年4月,威海銀行在山東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2016年4月,威海銀行遞交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請。但到了2018年8月,威海銀行的IPO終止。當時,威海銀行向外界表示:“鑑於當時A股整體審批過程令上市時間表不確定,為了通過其他籌資方式補充資金,我們決定撤回A股申請。”

2020年4月,銀保監官網信息顯示,山東銀保監局同意威海銀行首次公開發行H股股票的申請,9月,威海銀行終於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上市計劃終於達成。

然而圓夢當日,威海銀行面對的確是較為冷淡的行情。上市首日,該股除了兩次短暫上漲至3.36港元/股,股價幾乎固定在發行價3.35港元。實際上,在10月9日,威海銀行更是暗盤“破發”,一度跌至3.24港元/股,收報3.28港元/股,跌2.09%。

行業內部人士分析,首日遇冷,與疫情以來,銀行經營壓力增大,監管加強,城商行、農商行生存空間被擠壓,未來預期轉負面有關。但同時,威海銀行業存在著自身的問題。不良貸款率連續6年呈上升趨勢、次貸不斷增加、逾期貸款金額和逾期率有所上升……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不被看好。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銀行股歷來在港股不受歡迎。主要原因是地方城商行規模較小,賺錢效應不明顯,流動性也遠不如A股市場,難以調動港股投資者的積極性。實際上,在港股上市的中小銀行股正在逐漸被邊緣化,未來前景堪憂。

省第三家主板上市公司 前兩家均在青島

據青島新聞網財經頻道記者瞭解,威海銀行是山東省第三家在主板上市的銀行,而此前兩家均位於青島。

2019年1月,青島銀行成為“A+H”上市城商行;2019年3月,青島農商行在深交所掛牌。兩家銀行均位於青島市嶗山區。在省內三家主板上市銀行中,青島農商行最為年輕,成立於2012年,從成立到上市僅用了7年時間,發展勢頭十足。根據半年報統計,兩家銀行2020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60.85億和50.44億元,在疫情之下逆勢保持了34.23%和17.45%的營收增幅。淨利潤也均有所增加,分別達到了15.31億元和14.84億元。

上市首日表現欠佳,眼下的威海銀行可謂“喜憂參半”,日後能否贏得資本市場青睞,還需時日觀察。但對於山東省金融行業的發展,其港股上市依然是值得慶祝的好消息。相關數據顯示,山東高速集團資產規模當前約佔省屬企業總資產的1/3,而威海市商業銀行資產佔山東高速集團總資產的1/4,該行的上市,將有效提高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水平、提升資產質量,對於打造我省地方金融品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