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賣菜女工,卻成為副國級幹部,晚年創業成為著名企業家

引言

再平凡的職業,在不同的人進行不同的努力後,終會綻放出不同的絢爛色彩,結出累累的碩果。而在這之中,最重要的便是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內心,古往今來自私的人哪怕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也很難得到世人們的認可,更不用說那些恃強臨弱,橫行霸道的惡徒了。

一個人如果只會為別人"著想",從未進行過一點實際的行動也是沒有絲毫幫助的。因此只有一個人在為他人著想的同時,為他人做出幫助,才能夠真正得到人們的尊敬與讚賞。

瀋陽賣菜女工,卻成為副國級幹部,晚年創業成為著名企業家

我國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說法,在我看來這並不是說所有職業都是平等的,它的意思應該是,不論做什麼,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創造與努力,才會成為那所謂的"狀元"。而來自瀋陽的買菜女工李素文,就是這樣一位處於平凡職業的"狀元"。

李素文於1935年出生於我國瀋陽市郊區的農村中,而李素文的家庭條件也並不富裕,因此她在小時候並沒有經過什麼正式的教育,但這並不妨礙她的聰慧與善解人意。1956年時,李素文與一個瀋陽人結婚,在她與之結婚後,才離開了她一直生活著的農村,來到了繁華的城市之中,而她充滿故事色彩的人生也由此開始。

瀋陽賣菜女工,卻成為副國級幹部,晚年創業成為著名企業家

在李素文來到了瀋陽後,很快便找到了一份在菜市場做銷售員的工作,這個工作確實沒什麼難度,並且工作量也不是特別大,起初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平平淡淡的下來了。直到有一次,一位顧客來買菜的時候,說了一番話才使這位平凡的售貨員走上了不平凡的道路。

那位顧客在來到了她的攤點之後,拿起一把蔬菜,但隨即便放下了,嘴裡惋惜地念出,菜是好菜,可惜自己根本做不出來菜的味道,說完便遺憾的離開了攤點。雖然這位顧客只是無心之言,但李素文將他的話聽見後,心裡便開始了思考。如果人們不買菜的原因是因為不會做的話,難麼,是不是隻要知道了菜的做法,就會讓人們產生買菜的想法呢?李素文這樣想到。

在這種想法的指引下,李素文很快便行動了起來,就在當天下班了之後,她便去食堂裡找到了一位做飯的老師傅,而老師傅在聽到李素文想要學習做菜時也十分痛快的答應了。自此,李素文天天下班之後就去食堂跟老師傅學習做菜,而老師傅也毫不吝嗇,十分認真的教著李素文,很快李素文便掌握了一身的廚藝。

瀋陽賣菜女工,卻成為副國級幹部,晚年創業成為著名企業家

李素文從老師傅那裡學成歸來後,每天上班時便給客人們介紹菜的做法,再到後來,她將這種做法向其他的菜商們推薦,一時間學習做菜的人越來越多,買菜的的人也越來越多。而李素文也靠著自己的努力,順利的被人們推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在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李素文進行了《為革命買菜》的演講,得到了臺下的一眾好評。1975年時,她被選調到北京擔任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副委員長。

到了1991年時,退休在家的李素文身體並不安穩,反倒時常住院,有一天,她的一位老朋友給她推薦了一款新型的床墊,說是對她的病有好處,李素文將信將疑的試了試,發現過真不錯,於是,已經將近60歲的李素文再度興奮了起來,開辦了瀋陽的第一家高科技產品專賣店,讓更多的人體會到了時代發展帶來的好處與便利。

瀋陽賣菜女工,卻成為副國級幹部,晚年創業成為著名企業家

結語:

李素文憑藉著她的努力,好學以及為人民著想的理念,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售貨員到全國人大常委。在新中國建立以來,百廢待興的社會情況中,正是有著無數像李素文一樣的人物,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指揮,使得行業得到了迅速的提高與發展,人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李素文:昔日人大副委員長的跌宕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