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民間故事:“掘尾龍拜山”

順德民間故事:“掘尾龍拜山”

“掘尾龍拜山”可看作是每年三四月間一種天氣現象的別稱:明明是麗日藍天,但轉瞬之間天色會黑如墨汁,繼而風動雷鳴、滂沱大雨傾盆而下。因為時值清明,所以老人家看到這種現象,都會聯想到是掘尾龍拜山所致。

掘尾龍拜山

這一句個個順德人都聽過的歇後語,其故事發源地竟然就在杏壇!

掘尾龍原是一條大蛇,被逢簡(今順德杏壇鎮北端)一學生哥收救,兩人成為好朋友。後來,大蛇因為驚嚇了學生哥的母親而被其將尾巴弄斷。學生哥因病死去之後,大蛇前往拜祭之時化身為巨龍。之後每年的清明,掘尾龍都會前往拜祭學生哥,而此時必然會烏天暗地、密雲蓋頂、狂風驟雨。這個故事的神話意味十足,而“報恩”的主旨卻是十分明顯。不過,該版本並非最多人知,因為掘尾龍的故事更多是與龍母傳說相關。

順德民間故事:“掘尾龍拜山”

南朝宋人沈懷遠 《南越志 》載: 端溪縣 (治今廣東德慶縣 ) 有個溫氏婆 , 以捕魚為生。一日 , 她在溪邊撿得一個其大如斗的蛋 , 抱回家放在盆裡。過了十多天 , 從蛋裡爬出一個尺來長的其樣像壁虎的動物出來。

它長大後便為溫婆入水捕魚。一天 , 溫婆不小心將它的尾巴割斷了。它負痛遠去 ,一去就是好幾年 , 回來時鱗光閃閃 , 一身光鮮。龍兒在溫婆身邊盤旋遊戲 , 親馴的又像當初一樣。秦始皇聽說此事 , 說: “ 此龍子也 , 朕德之所招致 !”於是下詔 , 派人帶著禮物把溫婆帶到京城來。溫婆戀土戀鄉 , 悶悶不樂。龍兒知道她的心思 , 所以她坐的船雖離家鄉有千里之遙 , 一夜之間就將

她的坐船帶回原地。

順德民間故事:“掘尾龍拜山”

這樣反覆三四次 , 秦朝的使者也膽怯了 , 灰溜溜地返京。後來 , 溫婆老死了 ,葬在江南 , 龍兒常在水中捲起大波 , 將沙子推到墓邊 , 堆壘成大墳 , 這就是龍母媼墓。而人們則稱龍兒為 “ 掘尾龍” , 將船叫做 “ 龍掘尾 ” 。

我國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神話傳說,正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中國的天帝是由人間創造一樣,歷來的神話傳說,其實也是由人們創造的。口口相傳,各說各的,我們也不必考究孰真孰假。由於時代和歷史侷限,前人留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精華與糟粕雜陳,掘尾龍的傳說也是如此。今天,誰也不會相信有什麼掘尾龍,但這些傳說強調感恩和警世的理念,依然能給人以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